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698发布日期:2020-12-25 08:1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作为驱动电机用控制器内部至关重要的零部件,承担着储能、缓冲、滤波、连接电源与igbt模块的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驱动电机用控制器的结构要求更为紧凑,同功率体积逐步减小的趋势。所以薄膜电容的结构对整体控制器的布局起到关键作用,薄膜电容的结构发展呈现集成化与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紧凑、结构简单的薄膜电容来适用集成化与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具有结构紧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够有效减少转接零部件、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包括电容本体,还包括绝缘膜、负极输入铜排、正极输入铜排、y电容接地片、外壳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所述绝缘膜设于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之间,所述正极输入铜排、绝缘膜和负极输入铜排紧贴在一起输入至电容本体内部,所述负极输入铜排的端部设有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所述正极输入铜排的端部设有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所述电容本体左侧面设置有薄膜电容输出铜排,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包裹有外壳,所述绝缘膜、负极输入铜排、正极输入铜排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均穿过外壳从而位于外壳的外部,所述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安装孔位、定位孔位和安装孔位,所述y电容接地片为薄膜电容内部集成的y电容的接地片,该接地片直接穿过外壳的顶部并引伸至安装座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孔位上。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膜的绝缘材料为pet,能够有效达到高压绝缘的目的,且能够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输入铜排和正极输入铜排均采用多次弯折的异形设计且与薄膜电容输出铜排设于电容本体同一侧面,异形设计可以使外部高压电源直接连接到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和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上,减少转接零部件,工艺紧凑节省空间占用,且为薄膜电容输出铜排与igbt模块的安装连接预留空间,方便作业,提高效率。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和电容本体整体用环氧胶灌封,填充并固定电容本体,提高产品安全性。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电容输出铜排与igbt模块直接连接,减少转接零部件的使用,节省空间的同时方便操作,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位用于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壳体固定连接,使得薄膜电容的壳体固定面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壳体直接接触,有效增加了薄膜电容的散热功能,提高了薄膜电容的性能。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实现了正负极输入铜排通过绝缘层叠加在一起引入电容本体内部,减少了空间布局,且正负极输入铜排采用的异形设计,使外部高压电源与薄膜电容正负极输入铜排直接连接,减少转接零件,节省空间分布,减少薄膜电容体积;

2、本技术实现了y电容接地片作为薄膜电容内部集成的y电容接地引脚,直接引申至薄膜电容安装孔位上,使结构简单,减少重复固定;

3、本技术实现了薄膜电容输出铜排与igbt模块直接连接,减少转接零部件的使用,节省空间的同时方便操作,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4、本技术实现了薄膜电容的固定面与控制器壳体直接连接,增加了薄膜电容的散热功能,提高了薄膜电容的性能,更好的发挥其性能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的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包括电容本体,还包括绝缘膜1、负极输入铜排2、正极输入铜排5、y电容接地片6、外壳9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所述绝缘膜1设于正极输入铜排5和负极输入铜排2之间,所述正极输入铜排5、绝缘膜1和负极输入铜排2紧贴在一起输入至电容本体内部,所述负极输入铜排2的端部设有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3,所述正极输入铜排5的端部设有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4,所述电容本体左侧面设置有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包裹有外壳9,所述绝缘膜1、负极输入铜排2、正极输入铜排5、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穿过外壳9从而位于外壳9的外部,所述外壳9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安装孔位8、定位孔位7和安装孔位8,所述y电容接地片6为薄膜电容内部集成的y电容的接地片,该接地片直接穿过外壳9的顶部并引伸至安装座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孔位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膜1的绝缘材料为pet,能够有效达到高压绝缘的目的,且能够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极输入铜排2和正极输入铜排5均采用异形设计(即多次折弯设计)且与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设于电容本体同一侧面,异形设计是为了方便外部高压电源输入时,线鼻子可以直接连接到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3和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4上,减少转接零部件,工艺紧凑节省空间占用,且为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与igbt模块的安装连接预留空间,方便作业,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9内部和电容本体整体用环氧胶灌封,填充并固定电容本体,提高产品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用于与igbt模块直接连接,减少转接零部件的使用,节省空间的同时方便操作,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本技术通过pet绝缘膜1将负极输入铜排2与正极输入铜排5隔开后一起输入薄膜电容本体里面,外部的高压电源与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3和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4安装固定连接,y电容接地片6为薄膜电容内部集成y电容的接地引脚同时引申到电容本体左上角的安装孔位8上,定位孔位7作为薄膜电容的安装前定位孔,安装孔位8用于薄膜电容与控制器壳体的安装并固定,使薄膜电容后侧固定面与控制壳体直接连接,有效增加了薄膜电容的散热功能,提高了薄膜电容的性能,薄膜电容输出铜排10与igbt直接连接,外壳9罩在电容本体上,整体用环氧胶灌封固定。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包括电容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膜、负极输入铜排、正极输入铜排、y电容接地片、外壳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所述绝缘膜设于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之间,所述正极输入铜排、绝缘膜和负极输入铜排紧贴在一起输入至电容本体内部,所述负极输入铜排的端部设有负极输入连接固定孔,所述正极输入铜排的端部设有正极输入连接固定孔,所述电容本体左侧面设置有薄膜电容输出铜排,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包裹有外壳,所述绝缘膜、负极输入铜排、正极输入铜排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均穿过外壳从而位于外壳的外部,所述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安装孔位、定位孔位和安装孔位,所述y电容接地片为薄膜电容内部集成的y电容的接地片,该接地片直接穿过外壳的顶部并引伸至安装座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孔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绝缘材料为pe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和正极输入铜排均采用多次弯折的异形设计且与薄膜电容输出铜排设于电容本体同一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和电容本体整体用环氧胶灌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容输出铜排用于与igbt模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用于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薄膜电容,包括电容本体、绝缘膜、负极输入铜排、正极输入铜排、Y电容接地片、外壳和薄膜电容输出铜排,绝缘膜设于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之间,正极输入铜排、绝缘膜和负极输入铜排紧贴在一起输入至电容本体内部,电容本体左侧面设置有薄膜电容输出铜排,电容本体的外侧包裹有外壳,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安装孔位、定位孔位和安装孔位,薄膜电容内部集成的Y电容接地片直接穿过外壳的顶部并引伸至安装座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孔位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够有效减少转接部件、实现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良;秦兴权;梁瑞;张胜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