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1015发布日期:2021-03-02 18: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电抗器。


背景技术:

[0002]
直流电抗器,又称平波电抗器,主要用于变流器的直流侧,在通用变频器上有较多的应用。电抗器中有流过的具有交流分量的直流电流。主要用途是将叠加在直流电流上的交流分量限定在某一规定值,保持整流电流连续,减小电流脉动值,改善输入功率因数,并可以抑制变流装置产生的谐波。
[0003]
普通的直流电抗器中进线排及出线排均位于线圈的上方,且均与安装架垂直,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在电抗器绕组的侧面接线时,需要使用异形铜排或者电缆绕圈接线,增加了电抗器的维修难度,降低了电抗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的直流电抗器中进线排及出线排因设置位置与一贴特殊使用场景不匹配造成电抗器的维修难度增大、稳定性降低的弊端的直流电抗器。
[0005]
一种直流电抗器,包括:上铁轭、下铁轭、左铁芯、右铁芯、左绕组以及右绕组,
[0006]
所述下铁轭与所述上铁轭相对设置;
[0007]
所述左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上铁轭固定连接,所述左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铁轭固定连接;
[0008]
所述右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上铁轭固定连接,所述右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铁轭固定连接,所述右铁芯与所述左铁芯平行;
[0009]
所述左绕组绕设于所述左铁芯上,所述左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有左进线排,所述左绕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左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及所述左出线排均位于所述左绕组的一侧;
[0010]
所述右绕组绕设于所述右铁芯上,所述右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有右进线排,所述右绕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右出线排,所述右进线排及所述右出线排均位于所述右绕组的一侧,所述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及所述左出线排位于同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及所述左出线排均设置于左绕组和右绕组的一侧,从而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在电抗器绕组的侧面接线时可直接安装,而不需要使用异形铜排或者电缆绕圈接线,从而降低了电抗器的维修难度,提升了电抗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
图2是图1中的直流电抗器的左视图;
[0014]
图3是图1中的直流电抗器的俯视图;
[0015]
图中:1-上铁轭、2-下铁轭、3-左绕组、4-右绕组、5-上安装架、6
-ꢀ
下安装架、31-左进线排、32-左出线排、51-上固定部、52-第一上安装部、 53-第二上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抗器,包括上铁轭1、下铁轭2、左铁芯、右铁芯、左绕组3以及右绕组4。
[0018]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下铁轭2与所述上铁轭1相对设置。所述左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上铁轭1固定连接,所述左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铁轭2 固定连接。所述右铁芯的一端与所述上铁轭1固定连接,所述右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铁轭2固定连接,所述右铁芯与所述左铁芯平行。
[0019]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左绕组3绕设于所述左铁芯上,所述左绕组3 的一端电连接有左进线排31,所述左绕组3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左出线排32,所述左进线排31及所述左出线排32均位于所述左绕组3的一侧。
[0020]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右绕组4绕设于所述右铁芯上,所述右绕组4 的一端电连接有右进线排,所述右绕组4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右出线排,所述右进线排及所述右出线排均位于所述右绕组4的一侧,所述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31及所述左出线排32位于同侧。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的有益效果是: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在电抗器绕组的侧面接线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的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31及所述左出线排32均位于左绕组3和右绕组4的一侧,从而可直接安装,而不需要使用异形铜排或者电缆绕圈接线,从而降低了电抗器的维修难度,提升了电抗器的稳定性。
[0022]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还包括上安装架 5,所述上安装架5包括上固定部51、第一上安装部52及第二上安装部53,所述上固定部51与所述上铁轭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固定部51与所述上铁轭1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安装部52与所述上固定部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安装部52上开设有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第二上安装部53与所述第一上安装部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安装部53上开设有第二上安装孔,所述第二上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上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上安装架5的作用是将上铁轭1固定在电柜内,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第一上安装孔或第二上安装孔安装,由于第一上安装孔与第二上安装孔垂直,从而可以分别对应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两种情况,从而提高了本电抗器的安装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上安装架5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上铁轭1的两端,从而增强了安装强度。
[0023]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还包括下安装架 6,所述下安装架6包括下固定部、第一下安装部及第二下安装部,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下铁轭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安装部与所述下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下安装孔;所述第二下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下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
下安装孔,所述第二下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下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下安装架6的作用是将下铁轭2固定在电柜内,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第一下安装孔或第二下安装孔安装,由于第一下安装孔与第二下安装孔垂直,从而可以分别对应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两种情况,从而提高了本电抗器的安装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下安装架6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下铁轭2 的两端,从而增强了安装强度。
[0024]
优选地,请参照图3,所述左进线排31位于所述左出线排32的上方。所述右进线排位于所述右出线排的上方。
[0025]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3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在电抗器绕组的侧面接线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抗器的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31及所述左出线排32均位于左绕组3和右绕组4的一侧,从而可直接安装,而不需要使用异形铜排或者电缆绕圈接线,从而降低了电抗器的维修难度,提升了电抗器的稳定性。
[002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右进线排、所述右出线排、所述左进线排31及所述左出线排32均设置于左绕组3和右绕组4的一侧,从而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在电抗器绕组的侧面接线时可直接安装,而不需要使用异形铜排或者电缆绕圈接线,从而降低了电抗器的维修难度,提升了电抗器的稳定性。
[0027]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