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2199发布日期:2021-01-23 21:4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医用机器人电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机器人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国际上医疗机器人产业和市场已初具规模,而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医用机器人电缆是医用机器人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使用医用电缆连接内窥镜和影像处理平台,同时用于操控台和手术车的连接。目前市场上医用机器人电缆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无法满足频繁的弯扭机械运作,耐弯曲和耐扭转性能不理想,使用寿命短;二、现有线缆抗干扰能力不足,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机器人电缆,缆型结构合理、数据传输性能好、耐弯扭性能优异。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机器人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电源线缆和至少一根同轴电缆,所述缆芯中心设有中心填充,所述同轴电缆和电源线缆以所述中心填充为中心设置在所述中心填充外侧,所述同轴电缆和电源线缆之间设有隔离填充;所述电源线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导体由纤维和合金丝绞合束绞构成,所述纤维和合金丝的绞合节距为绞合外径的5~7倍。
[000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体由纤维和多股合金丝绞合束绞构成。
[0006]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合金丝为铜锡合金丝。
[0007]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缆芯包括两根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支持工作频率dc-3ghz。
[0008]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同轴缆芯、设置在所述同轴缆芯外侧的内编织层、设置在所述内编织层外侧的内护套层。
[0009]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还包括信号屏蔽层,所述信号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缆芯外侧。
[0010]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信号屏蔽层为铝箔层。
[0011]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还包括外编织层,所述外编织层设置在所述信号屏蔽层外侧。
[0012]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还包括离型纸层,所述离型纸层嵌套在所述外护套内侧,且包覆在所述外编织层和外护套之间。
[0013]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外护套为医用级tpu材料制成。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机器人电缆,一缆两用,支持传输数据和传递电力,电源线缆的
导体采用高柔韧性合金丝与纤维绞合束绞,并配以合理的绞合节距可以显著提高电源线缆的抗折断和抗拉断强度,由此构成的电缆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数据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和玩着性能,同时屏蔽、衰减、驻波等电气性能良好,保证了信号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进而确保影像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医用机器人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号说明:
[0018]
2-电源线缆,4-同轴电缆,6-中心填充,8-隔离填充,10-导体,12-绝缘层,14-同轴缆芯,16-内编织层,18-内护套层,20-信号屏蔽层,22-外编织层,24-离型纸层,26-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
实施例
[00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机器人电缆,主要用于内窥镜机器人中连接内窥镜和影像处理平台、连接操控台和手术车,参照图1所示,该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26,所述缆芯包括电源线缆2和至少一根同轴电缆4,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所述缆芯优选使用两根同轴电缆4,两根同轴电缆4分别用于连接内窥镜机器人的内窥镜和影像处理平台、连接操控台和手术车。两根同轴电缆4的规格相同,复合m17/113标准,支持工作频率dc-3ghz,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和弯折性能,同时屏蔽、衰减、驻波等电气性能良好,能够保证信号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进而当电缆用于连接内窥镜和影像处理平台时保证影像的清晰度。
[0022]
所述缆芯中心设有中心填充6,所述同轴电缆4和电源线缆2以所述中心填充6为中心设置在所述中心填充6外侧,所述同轴电缆4和电源线缆2之间设有隔离填充8。中心填充6完全支撑缆芯,隔离填充8隔离开同轴电缆4和电源线缆2,确保同轴电缆4和电源线缆2之间无相互挤压。制缆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放小中心填充6和隔离填充8的张力,能够保持缆芯的回弹性。
[0023]
所述电源线缆2包括导体10和绝缘层12,所述导体10由纤维和合金丝绞合束绞构成,所述纤维和合金丝的绞合节距为绞合外径的5~7倍。医用机器人电缆通过电源线缆2传递电力,其中,导体10采用高柔韧性合金丝与纤维绞合束绞,并配以合理的绞合节距可以显著提高电源线缆2的抗折断和抗拉断强度,由此构成的电缆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尤其是,所述导体10由纤维和多股合金丝绞合束绞构成,合金丝优选使用铜锡合金丝,进一步提高电源线缆2的抗折断和抗拉断强度,改善电缆的耐弯曲性和耐扭转性。
[0024]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同轴电缆4包括同轴缆芯14、设置在所述同轴缆芯14外侧的内编织层16、设置在所述内编织层16外侧的内护套层18。内编织层16优选采用纤维编织层,形成轻型保护,主要作用是增强内护套层18的抗撕裂强度。内护套层优选使用医用级别tpu材料支撑,满足生物兼容性要求。
[0025]
进一步的,医用机器人电缆还包括信号屏蔽层20、外编织层22和离型纸层24,所述
信号屏蔽层20设置在所述缆芯外侧,所述外编织层22设置在所述信号屏蔽层20外侧,所述离型纸层24嵌套在所述外护套26内侧,且包覆在所述外编织层22和外护套26之间。所述信号屏蔽层20优选使用铝箔层,有效屏蔽外接的信号干扰;外编织层22优选采用纤维编织层,主要作用是增强外护套26的抗撕裂强度。离型纸层24位于外护套26和外编织层22之间,隔离外护套26和外编织层22,使得剥离外护套26时外编织层22不会被同步剥离,一方面起到利于外护套26剥离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剥离外护套26时保证外编织层22的完整性。所述外护套选用医用级tpu材料支撑,满足生物兼容性要求,同时紧包覆在外编织层22外,能够很高的保证里面的缆芯不松动,保证缆芯经过反复扭转弯曲运动后不发生位移,同时保证产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002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