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3965发布日期:2021-09-18 01:0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除特斯拉之外各知名跨国车企均快速调整汽车发展方向,纷纷推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计划,且基本上都在2020年左右实现量产,2025年左右发力,最终在2030~2040年停售燃油车。在此背景下,充电设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于此同时,充电设施也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推进的最大短板。近两年来,诸如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发展滞后现象正在日益突出,而且现阶段大部分充电桩的充电时间都较长,即使是快充依然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导致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存有疑虑。也因此,大功率快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3.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充电桩用电缆按充电模式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用电缆。其中交流充电桩由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不是很大,所以不能很好的实现快速充电;直流充电桩可提供足够的功率,可实现有限的快充要求,但其使用的电缆结构也相对复杂,存在电缆直径大、质量大的不足,且散热效果受电缆结构制约,无法有效提升充电的功率。仅管有业界研发出液冷的方案提高电缆的散热效果,但液冷方案的存在漏电风险,安全性差,另外液冷管路和冷媒会导致电缆的重量变大,同时提高了成本。
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由总成缆、外绕包层、内护层、铠装层以及外护层组成;
8.所述总成缆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外绕包层,所述外绕包层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内护层,所述内护层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外护层;
9.其中,所述总成缆包括正极主电源线、负极主电源线、地线、正极辅助电源线、负极辅助电源线、两组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以及一组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所述总成缆中的各线材之间形成有空隙,构成总成缆经所述外绕包层绕包之后,所述空隙成为密闭的气冷通道,该气冷通道用于流通气态冷媒;
10.各所述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均由两信号线绞合而成且包覆有双屏蔽层,双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层;
11.所述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由多根信号线绞合而成,绞合线芯外紧密绕包有内绕包层,内绕包层外包覆有护套层。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3.1.上述方案中,所有芯线的导体均为符合qc/t 1037

2016的c型铜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所述特种耐高温高抗撕硅橡胶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1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由内而外包括总成缆、外绕包层、内护层、铠装层及外护层;总成缆包括正极主电源线、负极主电源线、地线、正极辅助电源线、负极辅助电源线、两组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及一组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总成缆中的各线间形成有空隙,成为密闭的气冷通道流通气态冷媒;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由两信号线绞合而成且包覆有双屏蔽层,双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层;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由多根信号线绞合而成且绕包有内绕包层,内绕包层外包覆有护套层。
16.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总成缆中涉及空隙,其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形成一个专门的气冷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作用的冷却气体,通过冷却气体和内部主电缆的直接接触,可以通过动力泵推动低温气体在电缆内进行流动从而把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带出,借此设计,可在充电的同时通过冷却气体进行散热,极大程度提升充电的功率,以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的目的,满足了充电技术后续发展的诸多技术要求。
17.同时,通过采用空隙作为气冷通道,免去了专门的管路设计,因此可缩小电缆直径,让充电设备在满足充电速率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降低充电接口温升数值,提升充电体验。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以上附图中:1.总成缆;2.外绕包层;3.内护层;4.铠装层;5.外护层;6.正极主电源线;7.负极主电源线;8.地线;9.正极辅助电源线;10.负极辅助电源线;11.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2.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3.气冷通道;14.信号线;15.护套层;16.pp填充物;17.铝箔屏蔽层;18.编织屏蔽层;19.内绕包层;20.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22.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2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2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25.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气冷大电流直流快充电缆,由总成缆1、外绕包层2、内护
层3、铠装层4以及外护层5组成。
26.所述总成缆1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外绕包层2,所述外绕包层2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内护层3,所述内护层3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铠装层4,所述铠装层4的外周紧密包覆有所述外护层5。
27.其中,所述总成缆1包括正极主电源线6、负极主电源线7、地线8、正极辅助电源线9、负极辅助电源线10、两组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1以及一组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2;所述总成缆1中的各线之间形成有空隙,构成总成缆1经所述外绕包层2绕包之后,所述空隙成为密闭的气冷通道13,该气冷通道13用于流通气态冷媒;在电缆使用时,所述气冷通道13中的流动冷媒可带走导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电缆能够在额定的使用温度要求下实现更高的载流。
28.通过所述气冷通道13的设计,其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形成一个专门的冷却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作用的冷却气体,就可以通过动力泵推动低温气体在电缆内进行流动从而把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带出,借此设计,可在充电的同时通过冷却气体进行散热,以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的目的。
29.各所述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1均由两信号线14绞合而成且包覆有双屏蔽层,双屏蔽层外包覆有苯乙烯类弹性体护套层15,绞合线芯由pp填充物16填充,绞合线芯外紧密绕包一层铝箔屏蔽层17,铝箔屏蔽层17外紧密包覆由镀锡编织丝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18,编织屏蔽层18外包覆有苯乙烯类弹性体护套层15。通过铝塑复合层17+编织屏蔽层18组成双屏蔽通信信号组,高密度精编工艺配合铝箔绕包的屏蔽形式实现了电缆在复杂电路中使用时抵抗电磁干扰的目的,实现了信号传输稳定。
30.所述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2由多根信号线14绞合而成,绞合线芯外紧密绕包有内绕包层19,内绕包层19外包覆有苯乙烯类弹性体护套层15。
31.其中,所述双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1的作用是用于通讯数据传输,远程数据采集;所述非屏蔽通信信号线组12的作用是用来对车内充电连接确认和充电确认,可实现车辆充放电的预警控制、充电状态的数据采集等功能。
32.所述地线8为单芯电缆,其作用是用于接地保护。所述铠装层4具有防护内部以及对无填充物的总成缆1进行结构支撑和加强的作用。
33.所述外绕包层2及所述内绕包层19均可为无纺布绕包带。
34.其中,所述冷却气体为惰性气体(如氮气或者氩气等),温度为

20
±
2℃,流量为2 ~4l/min,工作压力为1~2 bar。其冷却能力为600 ~ 1000w,工作温度为

30~+65℃。
35.其中,所有芯线的导体均为符合qc/t 1037

2016的c型铜导体,以保证电缆的整体柔软性。所有芯线指的是正极主电源线6、负极主电源线7、地线8、正极辅助电源线9、负极辅助电源线10以及各信号线14。
36.所述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20,所述绝缘层20由所述特种耐高温高抗撕硅橡胶制成,能够经受规定的火花试验,具有优良的耐温和绝缘电性能。
3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交、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小,充电慢的问题,该气冷技术使大功率充电更易实现,电缆设计时在内部留下充气空隙,其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相当于一个专门的气冷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作用的冷却气体,就可以通过动力泵推动气体流动从而把热量带出,可以在充电的同时用冷媒进行散热,以实现大电流快
速充电的目的。
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