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3316发布日期:2021-08-24 12: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封极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真空断路和隔离开关的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常规的固封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vacuuminterruptor)和断路器(circuit-breaker)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或热塑性材料这类容易固化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的,使整个断路器极柱成为一个整体的部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搭配隔离刀闸一起使用,形成完整的断路器。

但现有的具有真空灭弧室的固封极柱和隔离刀闸为两个独立的模块,组装难度大且断路器整体体积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封极柱,能够将真空断路和隔离开关集成在一起,且真空断路和隔离开关之间隔离效果好,不会相互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封极柱,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壳体、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软连接、下出线座、上出线座和滑动式隔离刀,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相隔离且相背设置的左安装侧和右安装侧,所述左安装侧形成有真空灭弧腔和位于真空灭弧腔上方的分合闸操作腔,所述分合闸操作腔具有上开口;所述右安装侧形成有隔离刀操作腔;所述真空灭弧室装配于真空灭弧腔内,所述下出线座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下端位置并连接真空灭弧室的静端,所述绝缘拉杆设置于分合闸操作腔内并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所述上出线座为环形出线座,并固定于隔离刀操作腔内,所述滑动式隔离刀套于上出线座内并可上下滑动,所述软连接的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另一端穿过用于隔离左安装侧和右安装侧的隔板层连接至上出线座;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壳体、上隔离刀静触头和上隔离刀弹簧触片,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向右安装侧方向延伸有绝缘帽,所述上隔离刀弹簧触片装配于绝缘帽上并朝下以对应滑动式隔离刀,所述上隔离刀静触头装配于绝缘帽上并连接上隔离刀弹簧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侧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固定螺纹孔,所述下出线座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右安装侧的下端位置,并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极柱下出线连接真空灭弧室的静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出线座包括环形导电座以及设置于环形导电座的内环面的触指簧,触指簧弹性抵接于滑动式隔离刀上而形成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刀操作腔具有一外侧开口以及顶部开口,上出线座装配于隔离刀操作腔的顶部开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式隔离刀包括固定导向杆、隔离刀驱动座以及导电筒,所述固定导向杆垂直设置并固定于隔离刀操作腔内,所述导电筒具有一导向内孔,所述导电筒套于上出线座内,其导向内孔套接固定导向杆,所述隔离刀驱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向杆包括杆部以及套接于杆部上的导向环,所述杆部的直径小于导电筒的导向内孔的孔径,所述导向环与导电筒的导向内孔相适配以进行导向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帽的外沿还向下延伸有隔离帽檐。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帽檐完全覆盖上隔离刀弹簧触片的外周并向下延伸至超过上隔离刀弹簧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离刀静触头朝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还向上延伸有隔离凸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用于设置真空灭弧室和绝缘拉杆的左安装侧与用于设置滑动式隔离刀的右安装侧相背且相隔离设置,使得真空灭弧室与滑动式隔离刀集成于一起,也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真空灭弧室动端与滑动式隔离刀之间通过穿接于中间隔板层的软连接实现电接触,实现真空灭弧室与滑动式隔离刀的电连接;同时,第二部分的第二壳体向右安装侧方向延伸的绝缘帽结构,更好的达到隔离刀与真空灭弧室动端之间的绝缘要求,实现真空断口和隔离断口的紧密结合,集成效果好且体积更小,不会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的立体是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在正视状态下的剖视图一,其中,隔离刀闸处于分闸状态;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在正视状态下的剖视图二,其中,隔离刀闸处于合闸状态;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的左视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封极柱,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壳体10、真空灭弧室21、绝缘拉杆23、软连接24、下出线座(未示出)、上出线座25和滑动式隔离刀30,所述第一壳体10形成有相隔离且相背设置的左安装侧12和右安装侧13,具体的,第一壳体1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间位置具有一隔板层11,左安装侧12和右安装侧13分别位于隔板层11的左右两侧,即左安装侧12和右安装侧13通过中间的隔板层11进行隔离。

所述左安装侧12形成有真空灭弧腔(未示出)和位于真空灭弧腔上方的分合闸操作腔102,所述分合闸操作腔102具有上开口;所述右安装侧13形成有隔离刀操作腔103。

所述真空灭弧室21装配于真空灭弧腔内,具体的,其静端朝下、动端朝上设置。所述下出线座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下端位置并连接真空灭弧腔21的静端,所述绝缘拉杆23设置于分合闸操作腔102内并连接真空灭弧室21的动端,以带动真空灭弧室21的动端进行分合闸动作,所述绝缘拉杆的上端伸出分合闸操作腔102,以用于连接驱动装置。该分合闸操作腔102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隔离保护真空灭弧室21的动端。

所述上出线座25为环形出线座,并固定于隔离刀操作腔103内,所述滑动式隔离刀30套于上出线座25内并可上下滑动,所述软连接24的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21的动端,另一端穿过用于隔离左安装侧12和右安装侧13的隔板层11连接至上出线座25;具体的,所述隔板层11上开设有贯通分合闸操作腔102和隔离刀操作腔103的豁口(未示出),软连接24穿过豁口进行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壳体40、上隔离刀静触头52和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所述第二壳体40固定于第一壳体10的上端,且向右安装侧13方向延伸有绝缘帽41,所述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装配于绝缘帽41上并朝下以对应滑动式隔离刀30,所述滑动式隔离刀30向上滑动能够与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抵接而实现电接触,即如图4所示的隔离刀闸处于合闸状态,所述滑动式隔离刀30向下滑动与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分离而实现分闸,如图3所示。所述上隔离刀静触头52装配于绝缘帽41上并连接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

进行电连接时,上隔离刀静触头52用于连接进线端,而下出线座用于连接出线端,当隔离刀闸和真空灭弧室21均处于合闸状态时,电流的流向为:上隔离刀静触头52→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滑动式隔离刀30→上出线座25→软连接24→真空灭弧室21→下出线座,电流依次从上到下流通,布局好,工作稳定。

本方案提供的固封极柱,真空灭弧室21与滑动式隔离刀30集成于一起,也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真空灭弧室21动端与滑动式隔离刀30之间通过穿接于中间隔板层11的软连接24实现电接触,实现真空灭弧室21与滑动式隔离刀30的电连接;同时,第二部分的第二壳体40向右安装侧13方向延伸的绝缘帽41结构,更好的达到隔离刀与真空灭弧室21动端之间的绝缘要求,实现真空断口和隔离断口的紧密结合,集成效果好且体积更小,不会相互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安装侧1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固定螺纹孔14,用于固定至断路器机架上,以实现与断路器机架的固定。所述下出线座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右安装侧13的下端位置,并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极柱下出线连接真空灭弧室21的静端。具体的,隔离刀操作腔103的下方位置形成有下出线安装座106,所述下出线座装配于下出线安装座106上。该下出线座的位置,在该极柱进行固定后处于朝外设置,便于连接出线端。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出线座25包括环形导电座以及设置于环形导电座的内环面的触指簧,触指簧弹性抵接于滑动式隔离刀30上而形成电接触。实现上出线座25与滑动式隔离刀30的电接触,同时不会阻碍滑动式隔离刀30的上下移动。效果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电接触的滑动配合方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刀操作腔103具有一外侧开口以及顶部开口,该侧向开口用于让位连接滑动式隔离刀30的驱动臂,顶部开口用于让位滑动式隔离刀30的上下移动。所述上出线座25装配于隔离刀操作腔103的顶部开口位置,如此设置,能够使上出线座25远离下出线座的位置,也同样远离真空灭弧室21的动端位置,绝缘效果更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式隔离刀30包括固定导向杆31、隔离刀驱动座33以及导电筒32,所述固定导向杆31垂直设置并固定于隔离刀操作腔103内,再具体的,固定导向杆31的下端连接一横向固定杆34,所述横向固定杆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形成隔离刀操作腔103的二侧壁上,实现固定导向杆34的设置。所述导电筒32具有一导向内孔321,所述导电筒32套于上出线座25内,其导向内孔321套接固定导向杆31,通过导向内孔321与固定导向杆31的配合实现上下移动。所述隔离刀驱动座33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筒32,所述隔离刀驱动座33用于连接驱动臂,通过驱动臂驱动导电筒32上下移动,通过导电筒32与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相配合,实现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式隔离刀3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

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导向杆31包括杆部311以及套接于杆部311上的导向环312,所述杆部311的直径小于导电筒32的导向内孔321的孔径,所述导向环312与导电筒32的导向内孔321相适配以进行导向接触配合。如此设置,导电筒32与固定导向杆3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在保证能够起到导向的同时,很好的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使得动作更顺畅、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帽41的外沿还向下延伸有隔离帽檐411,能够有效的隔离保护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与滑动式隔离刀30的电连接。更为优选的,所述隔离帽檐411完全覆盖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的外周并向下延伸至超过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将上隔离刀弹簧触片51完全的隐藏,隔离效果更好、更稳定。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隔离刀静触头52朝上设置,形成于整个固封极柱的顶部,空间大,容易进行接线操作。

再具体的,在实际运用中,一个断路器机架上会并排设置二个或三个固封极柱,为将相邻固封极柱之间的接线端进行绝缘隔离,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40还向上延伸有隔离凸壁42,通过隔离凸壁42的设置来很好对相邻固封极柱之间的接线端进行绝缘隔离,效果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成型好、绝缘性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绝缘的材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