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5044发布日期:2021-11-10 0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转动连接有中防护辊(19);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两根导电的下检测辊(18),两根导电的下检测辊(18)设于中防护辊(19)两侧,两根下检测辊(18)两侧均设有多个沿弧形排列设置的下防护辊(16);所述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上活动检测辊(11),上活动检测辊(11)一侧设有与壳体(1)固接的上固定检测辊(15),上活动检测辊(11)和上固定检测辊(15)设于下检测辊(18)上方;所述壳体(1)上固接有多个防护板(9),防护板(9)设于相邻下防护辊(16)之间和下防护辊(16)与下检测辊(18)之间;所述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与中防护辊(19)垂直设置的调节板(6),壳体(1)上还设有与调节板(6)相连接的调节结构(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固接有两组上防护辊(8),两组所述上防护辊(8)分别设于两组下防护辊(16)远离中防护辊(19)的端部,壳体(1)两端均固接有与上防护辊(8)和下防护辊(16)相对应的弧形设置的导向板(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7)包括与壳体(1)固接的调节腔,调节腔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上螺接有与调节腔滑动连接的滑块(20);所述滑块(20)上转动连接有主动杆(21),主动杆(21)另一端与调节板(6)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腔上转动连接有从动杆(22),从动杆(22)另一端与调节板(6)滑动转动连接,主动杆(21)中心位置和从动杆(22)中心位置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接有一对与防护板(9)固接的支撑板(17),一对所述支撑板(17)靠近中防护辊(19)的一端均固接有清理板,调节板(6)与清理板滑动连接,壳体(1)上设有一对清理口(12),一对清理口(12)设于调节板(6)两侧,清理口(12)设于一对清理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调节板(6)上均设有与上活动检测辊(11)相配合的活动槽(13),上活动检测辊(11)两端均螺接有螺母。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有挡板(2),挡板(2)设于导向板(5)下面,挡板(2)上均设有提手(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有一对耳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芯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中的放料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转动连接有中防护辊;壳体上还设有两根导电的下检测辊,两根导电的下检测辊设于中防护辊两侧,两根下检测辊两侧均设有多个沿弧形排列设置的下防护辊;壳体上滑动连接有上活动检测辊,上活动检测辊一侧设有与壳体固接的上固定检测辊,上活动检测辊和上固定检测辊设于下检测辊上方;壳体上固接有多个防护板,防护板设于相邻下防护辊之间和下防护辊与下检测辊之间;壳体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板,壳体上还设有与调节板相连接的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矫平机速度和冲床速度难以保持一致,造成引线框架发生损伤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艳 裘培明 朱召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