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2979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高解析度面板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主流,随着像素集成度的增加,设计规则的紧缩,制程良率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像素修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显示单元制程中,如果发现像素金属走线发生短路,就需要用激光将短路走线切断。对于顶发射型发光二极管,可在基板面和彩膜基板面进行金属走线修复。如果从彩膜基板面进行修复,由于彩膜基板面的阴极与盖板之间通常有很厚的有机封装膜层,激光在经过这层有机膜层时大部分能量会被吸收,导致没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切断底下的金属走线,同时会造成很大的损伤面积,难以达到量产的标准。从基板面修复是可量产的方案,由于金属走线与基板之间不设置有机封装膜层,激光在切断金属走线时不存在能量衰减的问题,可有效地透过基板切断金属走线。

但是,对于顶发光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仍存在一个问题,由于阳极是不透光的,从基板面修复像素后无法立即从基板面判断像素的发光状态,目前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案,显示面板修复后,再把显示面板翻转过来确认像素的状态,但这种方式会增加机台的复杂度和制程时间,且这种修复方式需要不断翻转显示面板,在修复柔性显示面板时会大大增加破片的风险。

第二种方案:在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面放置一个摄像头,这样可以实时观察像素的发光情况,但这种方式也会增加机台的复杂度,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支撑显示面板的支撑柱是间隔分布,对于柔性显示面板会有下垂和变形的问题,且支撑柱在修复时会不断移动,会对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面的阻挡层造成磨损,同样不适用于修复彩膜基板面容易划伤的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做基板面朝上的修复时需要翻转显示面板才能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以及

阳极,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所述第一阳极部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还包括第二阳极部,所述第二阳极部与所述第一阳极部连接,所述第二阳极部的材料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且所述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阳极部围绕所述第一阳极部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域,所述第一阳极部与所述发光区域的中间位置对应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阳极部围绕所述第二阳极部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阳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阳极部的边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阳极部的平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五边形或七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铟锌氧化物、氧化锌铝、氧化铟镓锌、氧化锌和锌锰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阳极部的宽度为2微米-10微米。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阳极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阳极子部和第二阳极子部,第一阳极子部和第二阳极子部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以及

所述第二阳极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阳极子部、第四阳极子部和第五阳极子部,所述第三阳极子部和所述第五阳极子部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第四阳极子部的材料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且所述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阳极,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所述第一阳极部为透明阳极部,所述第一阳极部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将第一阳极部设置为透明阳极部,使得光线可以从基板面观测到,无需将显示面板翻转,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沿a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阳极的放大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显示面板沿bc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沿ab线的截面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和阳极200。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基板100包括衬底层110、晶体管层120和平坦化层130。晶体管层120和平坦化层130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层110上。衬底层110可以为刚性衬底层或柔性衬底层。刚性衬底层可以为玻璃衬底层。柔性衬底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酯等。晶体管层1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层110上的遮光层121、缓冲层122、有源层123、绝缘层124、栅极125、层间介质层126、源极127、漏极128和钝化层129。遮光层121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包括mo、ag、cu、al和ti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无机材料包括sion、sixny和sio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缓冲层122材料包括sion、sixny和sio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有源层123材料包括铟镓锌氧化物、氧化锌或氧化铟锡等。绝缘层124材料包括sion、sixny和sio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栅极125材料包括mo、cu、al和ti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层间介质层126设置有第一通孔1261和第二通孔1262。第一通孔1261贯穿层间介质层126以暴露有源层123的一侧。第二通孔1262贯穿层间介质层126以暴露有源层123的另一侧。层间介质层126材料包括sion、sixny和sio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源极127设置于层间介质层126上,并延伸入第一通孔1261以电连接有源层123。漏极128设置于层间介质层126上,并延伸入第二通孔1262以电连接有源层123。钝化层129覆盖层间介质层126、源极127和漏极128。钝化层129材料包括sion、sixny和sio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平坦化层130设置于钝化层129上。平坦化层130设置有第三通孔131。第三通孔131贯穿平坦化层130和钝化层129以暴露漏极128。

阳极200设置于平坦化层130上,并延伸入第三通孔131与漏极128电连接。阳极200包括第一阳极部210。第一阳极部210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铟锌氧化物、氧化锌铝、氧化铟镓锌、氧化锌和锌锰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阳极部210的宽度w为2微米-10微米。具体的,第一阳极部210的宽度w可以为3微米、5微米、8微米或9微米等。

在一实施例中,阳极200还包括第二阳极部220。第二阳极部220与第一阳极部210连接。所述第二阳极部220的材料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且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非透明导电材料的材料包括ag、al和m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阳极部220围绕第一阳极部210设置。

请参阅图3,图3为阳极的放大的截面示意图。第一阳极部2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阳极子部211和第二阳极子部212。第一阳极子部211和第二阳极子部212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第二阳极部2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阳极子部221、第四阳极子部222和第五阳极子部223。第三阳极子部221和第五阳极子部223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第四阳极子部222的材料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且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

非透明导电材料以及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包括ag、al和m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设置为由第一阳极子部和第二阳极子部构成,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将第二阳极部设置为由第三阳极子部、第四阳极子部和第五阳极子部构成,第三阳极子部和第五阳极子部起到保护第四阳极子部的作用,避免第四阳极子部受到损伤,进而避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异常,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使得第一阳极部的区域可以实现双面显示,即,位于第一阳极部的发光层的出光方向,既可以从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面射出,也可以从而发光层靠经基板的一面射出,而第二阳极部采用非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且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使得第二阳极部的区域正常显示,即,位于第二阳极部的发光层的出光方向是从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面射出。当采用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时,不用翻转显示面板就可以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从而直接判断像素的修复效果,进而减少对彩膜基板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二阳极部采用非透明导电材料以及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形成,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做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无需采用彩膜基板面朝上的修复方式,进而简化机台结构,进而减少修复时间,进而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显示面板沿bc线的截面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400。像素定义层400设置平坦化层130以及阳极200上。像素定义层400设置于有第四通孔401。第四通孔401贯穿像素定义层400以暴露阳极200。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发光层500。发光层500设置于第四通孔401中。发光层500包括红色发光层510、绿色发光层520和蓝色发光层530。

第一阳极部210用于将发光层500发出的光线从基板100远离阳极200的一侧透出。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阴极600。阴极600设置于发光层500远离基板100的一面上。阴极600材料包括mo、cu、al和ti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使得第一阳极部的区域可以实现双面显示,即,位于第一阳极部的发光层的出光方向,既可以从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面射出,也可以从而发光层靠经基板的一面射出,而第二阳极部采用非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且非透明导电材料具有反射作用,使得第二阳极部的区域正常显示,即,位于第二阳极部的发光层的出光方向是从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面射出。当采用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时,不用翻转显示面板就可以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从而直接判断像素的修复效果,进而减少对彩膜基板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二阳极部采用非透明导电材料以及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形成,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做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无需采用彩膜基板面朝上的修复方式,进而简化机台结构,进而减少修复时间,进而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显示面板10包括发光区域700。第一阳极部210与发光区域700的中间位置对应设置。发光层500位于发光区域700。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210与发光区域700的中间位置对应设置,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基板面朝上修复像素结构时,较快的查看发光状态。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阳极部210围绕第二阳极部220设置。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设置为围绕第二阳极部设置,降低第一阳极部对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影响的同时,使得当采用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时,不用翻转显示面板就可以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从而直接判断像素结构的修复效果,进而减少对彩膜基板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五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阳极部210设置于第二阳极部220的边缘。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阳极部210设置于第二阳极部220的边缘,降低第一阳极部对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影响的同时,使得当采用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时,不用翻转显示面板就可以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从而直接判断像素结构的修复效果,进而减少对彩膜基板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六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阳极部210的平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五边形或七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红色发光层510之下的第一阳极部210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位于绿色发光层520之下的第一阳极部210的平面形状为半圆形。位于蓝色发光层530之下的第一阳极部210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

在本申请中,不同平面形状的第一阳极部不同对应设置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层,使得在做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时,在基板面可以根据第一阳极部的形状判断不同像素结构的修复状态,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阳极,阳极设置于基板上,其中,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和第二阳极部。通过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使得第一阳极部的区域可以实现双面显示,即使得光线可以从基板远离阳极的一面观测到;当采用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时,不用翻转显示面板就可以看到像素的发光状态,从而直接判断像素的修复效果,进而减少对彩膜基板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良率;将第一阳极部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做基板面朝上修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像素结构,无需采用彩膜基板面朝上的修复方式,进而简化机台结构,进而减少修复时间,进而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