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2980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且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出现在建筑群中,新型建筑如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有着诸多的优点,建筑中,窗户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之一,窗户承担着建筑内的采光与通风的责任,而现有的窗户仅仅是通风功能,无法将室内的温度保持,夏天时通风使得室内温度升高,而冬天时通风使得室内温度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窗户通风无法保证室内温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开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泵气板,所述泵气板与空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窗框内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贯穿对应的所述空腔,所述窗框内贯穿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面延伸至对应的空腔内,所述窗框贯穿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延伸至上方的空腔内并与所述泵气板胶合,所述连接杆位于窗框外部的一端胶合有风动块,两个所述空腔通过连通腔连通,两个所述泵气板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泵气板内设置有发电装置,所述窗框内设置有循环变换装置。

在上述的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有泵气板内导电棒和设置有所述窗框内的蓄电池,所述导电棒与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窗框内设置有若干磁性板,所述窗框内设置有自适应转换装置。

在上述的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中,所述自适应转换装置包括开设在窗框内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侧壁通过杆件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块内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转动块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金属,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转动块上表面胶合有第一导电块,所述转动块下表面胶合有第二导电块,所述安装腔内侧壁胶合有两个第三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块与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电连接。

在上述的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中,所述循环变换装置包括多个与窗框贯穿固定连接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两端延伸至两个空腔内,所述循环管内设置有泄压阀、第一电磁阀,所述气孔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窗框侧壁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通过导线串联。

在上述的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表面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贯穿窗框并延伸至外界。

在上述的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中,所述转动块为氮化铝材质,所述配重块与滑块偏置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夏季时,此时温度较高,记忆金属处于伸展状态,从而使得滑块滑动,转动块位于滑块的一端位于底部,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与上方的第三导电块接触,第二导电块与下方的第三导电块接触,使得半导体制冷片通电,从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上端为冷端,下端为热端,此时泵气板将外界的空气抽入上方的空腔内,半导体制冷片吸收抽入空气的热量,从而使得泵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更低,避免通风使得室内温度升高;

2、冬季时,此时温度较低,记忆金属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使得滑块滑动,转动块位于配重块一端位于底部,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与下方的第三导电块接触,第二导电块与上方的第三导电块接触,从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反向通电,此时半导体制冷片下端为冷端,上端为热端,此时泵气板将外界的空气抽入上方的空腔内,半导体制冷片对抽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后泵入室内,从而使得泵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更高,避免通风使得室内温度降低;

3、通过风力块与弹簧带动两个泵气板上下往复运动,进行通风的同时,使得导电棒不断切割磁性板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供给半导体制冷片使用,使得通风、制冷与制热均不需要外接电源,更加节能;

4、通过温差发电片感受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当内外存在温差时,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内外通风,当内外不存在温差时,风力只会使得空气内循环,从而进一步保证室内的温度;

5、当夏季处于内循环时,下方的泵气板将空气吸入下方空腔内,并泵入上方的空腔内,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的低温使得空气的水在冷端冷凝后,通过吸水海绵排向外界,再将除湿后的空气泵入室内,降低室内湿度,使得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c-c处部分剖面图;

图5为图1中的d-d处部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窗框、2空腔、3气孔、5泵气板、6连接杆、7风动块、8弹簧、9半导体制冷片、10蓄电池、11导电棒、12磁性板、13安装腔、14转动块、15滑块、16记忆金属、17配重块、18第一导电块、19第二导电块、20第三导电块、21温差发电片、22循环管、23泄压阀、24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6连通腔、28吸水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新型建筑用风力自通风窗户,包括窗框1,窗框1内开设有两个空腔2,空腔2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泵气板5,泵气板5与空腔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8,窗框1内开设有若干气孔3,气孔3贯穿对应的空腔2,气孔3内均设置有两个单向阀,且位于上方气孔3内的单向阀与位于下方气孔3内的单向阀方向相反,单向阀使得上方的泵气板只能将空气从外界抽入上方空腔2内后泵入室内,而下方的气孔3的单向阀使得下方的泵气板只能将空气从室内吸入下方的空腔2内泵向室外,窗框1内贯穿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9,半导体制冷片9两面延伸至对应的空腔2内,窗框1贯穿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贯穿延伸至上方的空腔2内并与泵气板5胶合,连接杆6位于窗框1外部的一端胶合有风动块7,风动块7上表面为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当风吹过时,下表面处空气流动慢,压力大,上表面处空气流动快,压力小,从而使得风动块7受到向上的升力,两个空腔2通过连通腔26连通,两个泵气板5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泵气板5内设置有发电装置,窗框1内设置有循环变换装置。

发电装置包括设置有泵气板5内导电棒11和设置有窗框1内的蓄电池10,导电棒11与蓄电池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窗框1内设置有若干磁性板12,窗框1内设置有自适应转换装置,每个空腔2处均设置有两个磁性板12,磁性板12产生与导电棒11相切的磁感线。

自适应转换装置包括开设在窗框1内的安装腔13,安装腔13内侧壁通过杆件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4,转动块14为空心结构,转动块14内滑动套接有滑块15,滑块15与转动块14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金属16,转动块14内设置有配重块17,转动块14上表面胶合有第一导电块18,转动块14下表面胶合有第二导电块19,安装腔13内侧壁胶合有两个第三导电块20,第一导电块18、第二导电块19与蓄电池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三导电块20与半导体制冷片9通过导线电连接,如图6所示,第一导电片18与第二导电片19与上下方的第三导电片20的不同连接可以改变电流方向,转动块14为氮化铝材质,氮化铝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更好的将温度传递至记忆金属16,且不导电,不会影响电路,配重块17与滑块15偏置设置,如图4所示,偏置设置的滑块15与配重块17才可使得转动块14发生转动,对称设置则不会发生转动。

循环变换装置包括多个与窗框1贯穿固定连接的循环管22,循环管22两端延伸至两个空腔2内,循环管22内设置有泄压阀23、第一电磁阀24,气孔3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5为常闭电磁阀,通电打开,第一电磁阀24为常开电磁阀,通电关闭,窗框1侧壁设置有温差发电片21,温差发电片21、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通过导线串联。

半导体制冷片9表面设置有吸水海绵28,吸水海绵28贯穿窗框1并延伸至外界,通过吸水海绵吸收半导体制冷片9冷端冷凝的水,并排向外界。

本发明中,当室内与室外存在温差时,此时温差发电片有电流产生,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阀25通电打开,第一电磁阀24通电关闭,此时气孔3与外界处于连通状态,可以外界通风;

夏季时,此时温度较高,记忆金属16处于伸展状态,从而使得滑块15滑动,使得转动块14位于滑块15的一端位于底部,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18与上方的第三导电块20接触,第二导电块19与下方的第三导电块20接触,使得半导体制冷片9通电,从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9上端为冷端,下端为热端,此时在风力作用下,风力块7带动上方的泵气板5向上运动,通过上方的泵气板5通过液压油带动下方的泵气板5一同向上运动,此时上方的泵气板5通过气孔3将外界的空气抽入上方的空腔2内,而下方的泵气板5将已经抽入下方空腔2内的室内空气排向外界,由于此时半导体制冷片9上端为冷端,下端为热端,因此可以将外界抽入空气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温度降低,当风吹过后,两个泵气板5在弹簧8弹力下复位,上方的泵气板5将降温后的空气泵入室内,而下方的泵气板5将室内的空气抽入下方的空腔内,从而使得室内外空气产生流动通风,且保证夏季时泵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较低,避免通风使得室内温度升高;

冬季时,此时温度较低,记忆金属16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使得滑块15滑动,转动块14位于配重块17一端位于底部,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18与下方的第三导电块20接触,第二导电块19与上方的第三导电块20接触,从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9反向通电,此时半导体制冷片下端为冷端,上端为热端,此时泵气板5将外界的空气抽入上方的空腔2内,半导体制冷片9对抽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后泵入室内,从而使得泵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更高,避免通风使得室内温度降低;

当泵气板5不断上下运动过程中,会带动导电棒11一同运动,切割磁性板12的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蓄电池10进行收集,供给半导体制冷片9使用;

当夏季时,若室内外不存在温差时或温差极小时,此时温差发电片21不产生电能,此时第二电磁阀25断电关闭,第一电磁阀24断电打开,此时随着泵气板5向下运动,下方的泵气板5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下方的空腔2内,上的泵气板5将上方空腔2内的空气泵入室内,当泵气把俺5向上运动时,下方的泵气板5将刚刚抽入的空气通过循环管22排向上方空腔2,此时由于半导体制冷片9上端与冷端,此时空气内的水会在半导体制冷片9的冷端冷凝,从而降低空气湿度,使得泵入室内的空气更加舒适;

冷凝后的水被吸水海绵28吸收,由于此时处于夏季,外界温度较高,位于外界部分的吸水海绵28内的水迅速蒸发,此时位于内部吸水海绵28内的水会迅速传递至位于外界的部分,从而使得吸水海绵28不断的将冷凝水排向外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