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2229发布日期:2021-09-28 23:47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天线转向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国外市场上,只有用于短波八木天线转向用的大型天线转向器。对于中小型天线转向装置,市场还是一个空白,为此本人设计了这款中小型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由于大型天线转向器成本高昂,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少则两三千,贵则四五千五六千一台,能用得起的人很少,就更不用说奢侈的用它来转动中小型天线了,中小型天线转向装置,不需要太大的扭力,转速在每分钟一转左右,扭力30公斤/厘米就完全可以达到应用状态,但是由于u/v及fm调频广播段的八木天线长的时候也可能达到2米左右,其在受到突发的强风或者遇到障碍时会产生远大于30公斤/厘米的反向力矩而损坏变速箱。因而减速箱就不能采用比较小型的,因为强度问题,只能用大一些的传动减速装置,因而体积和成本又成为问题,为此本人在减速传动装置的中间环节加入了pu皮带传动部分,因为pu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的扭矩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打滑,从而释放了天线端,由于风力或者遇到障碍等的力矩回馈,而对小型减速传动装置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这样就解决了由于采用小型减速传动装置的强度不够,不耐冲击等问题,从而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包括壳体、转轴、电机、减速箱、第一角度传感器、轴承、控制器和限位机构,所述轴承对称设置在壳体内上下两端,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在对应的轴承中,所述转轴上端延伸出壳体,所述转轴上对称设有第一带轮,所述转轴上设有皮带槽,所述壳体两个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板下端,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上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pu皮带和皮带槽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另一个固定板上,所述减速箱设置在固定板上电机的一侧,所述电机和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上下端均延伸出第二转动轴,位于减速箱下端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出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pu皮带和第一带轮连接,所述轴承上均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呈度夹角,所述控制器和电机、第一角度传感器配合。
5.作为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t形板、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复位弹簧和第三圆柱,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轴承上且通过螺栓和壳体连接,所述t形板通过轴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t形板位于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一圆柱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一圆柱和t形板配合,所述第二圆柱设置在t形板上,所述第三圆柱设置在支撑板上t形板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圆柱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圆柱上。
6.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盒体、控制主板、第二角度传感器、角度控制旋钮、
0
°
校准按钮、360
°
校准按钮、电池和开关,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控制盒体内,所述电池设置在控制盒体内,所述角度控制旋钮设置在控制盒体前端且角度控制旋钮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盒体内,所述角度控制旋钮延伸至控制盒体内的一端设有齿带轮,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控制盒体内壁上,所述齿带轮通过齿形带和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通过线路和控制主板连接,所述0
°
校准按钮和360
°
校准按钮对称设置在控制盒体前端,所述开关设置在控制盒体前端,所述控制盒体上端设有充电口,所述控制盒体和壳体上均设有数据线连接头,所述控制盒体上设有角度刻度。
7.作为改进,所述转轴延伸出壳体的一端设有挡雨装置。
8.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栓和壳体连接。
9.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一侧对称设有卡箍,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卡箍通过固定螺栓和壳体连接。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天线转向装置设有限位机构和电机、减速箱、第一角度传感器等,转轴动力传递用pu皮带和电机及减速箱连接,两个限位机构可以形成450度转角限位,角度传感器可以把转轴转动角度传输给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设备,利用pu皮带传动在传动的扭矩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打滑,从而释放了天线端,从而避免对小型减速传动装置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这样就解决了由于采用小型减速传动装置的强度不够,不耐冲击等问题,从而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控制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6.图6是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控制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7.图7是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18.图8是图5中b

b处的剖视图。
19.图9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10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如图所示:1、壳体,2、转轴,3、电机,4、减速箱,5、第一角度传感器,6、轴承,7、控制盒体,8、皮带槽,9、第一带轮,10、固定板,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带轮,13、第二转动轴,14、第三带轮,15、支撑板,16、t形板,17、第一圆柱,18、第二圆柱,19、复位弹簧,20、第三圆柱,21、控制主板,22、挡雨装置,23、盖板,24、卡箍,25、固定螺栓,26、第二角度传感器,27、角度控制旋钮,28、0
°
校准按钮,29、360
°
校准按钮,30、电池,31、开关,32、充电口,33、齿带轮,34、数据线连接头,35、角度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结合附图1

8,一种八木天线转向装置,包括壳体1、转轴2、电机3、减速箱4、第一角
度传感器5、轴承6、控制器和限位机构,所述轴承6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上下两端,所述转轴2的两端设置在对应的轴承6中,所述转轴2上端延伸出壳体1,所述转轴2上对称设有第一带轮9,所述转轴2上设有皮带槽8,所述壳体1两个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固定板10,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5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板10下端,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5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1,所述第一转动轴11上端延伸至固定板10上方,所述第一转动轴11上端设有第二带轮12,所述第二带轮12通过pu皮带和皮带槽8连接,所述电机3设置在另一个固定板10上,所述减速箱4设置在固定板10上电机3的一侧,所述电机3和减速箱4连接,所述减速箱4上下端均延伸出第二转动轴13,位于减速箱4下端的所述第二转动轴13延伸出固定板10,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3上均设有第三带轮14,所述第三带轮14通过pu皮带和第一带轮9连接,所述轴承6上均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呈180度夹角,所述控制器和电机3、第一角度传感器5配合。
24.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15、t形板16、第一圆柱17、第二圆柱18、复位弹簧19和第三圆柱20,所述支撑板15设置在轴承6上且通过螺栓和壳体1连接,所述t形板16通过轴和支撑板15转动连接,所述t形板16位于转轴2的一侧,所述第一圆柱17设置在转轴2上,所述第一圆柱17和t形板16配合,所述第二圆柱18设置在t形板16上,所述第三圆柱20设置在支撑板15上t形板16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圆柱18上,所述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圆柱20上。
25.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盒体7、控制主板21、第二角度传感器26、角度控制旋钮27、0
°
校准按钮28、360
°
校准按钮29、电池30和开关31,所述控制主板21设置在控制盒体7内,所述电池30设置在控制盒体7内,所述角度控制旋钮27设置在控制盒体7前端且角度控制旋钮27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盒体7内,所述角度控制旋钮27延伸至控制盒体7内的一端设有齿带轮33,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26设置在控制盒体7内壁上,所述齿带轮33通过齿形带和第二角度传感器26连接,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26通过线路和控制主板21连接,所述0
°
校准按钮28和360
°
校准按钮29对称设置在控制盒体7前端,所述开关31设置在控制盒体7前端,所述控制盒体7上端设有充电口32,所述控制盒体7和壳体1上均设有数据线连接头34,所述控制盒体7上设有角度刻度35。
26.所述转轴2延伸出壳体1的一端设有挡雨装置22。
2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盖体23,所述盖体23通过螺栓和壳体1连接。
28.所述壳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卡箍24,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螺栓25,所述卡箍24通过固定螺栓25和壳体1连接。
29.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卡箍24把设备固定到柱子上,然后把天线固定到转轴2上,设有限位机构和电机3、减速箱4、第一角度传感器5等,转轴2动力传递用pu皮带和电机3及减速箱4连接,第一角度传感器5通过pu皮带和转轴2连接,可以避免限位机构机构失灵的时候损坏第一角度传感器5,两个限位机构可以形成450度转角限位,角度传感器5可以把转轴转动角度传输给控制器7,可以通过控制器7来控制设备,利用pu皮带传动在传动的扭矩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打滑,从而释放了天线端,从而避免对小型减速传动装置造成的破坏性冲击,第一角度传感器5与转轴2之间是由非齿形的pu皮带进行动力传递的,因而使用久了必然会因为皮带的打滑而使第一角度传感器5与转轴2之间的角度感应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角度校准,因此位于壳体1内上下端的两个轴承6上均设有限位机构,这样就可以实现

45度至405度的机械限位,这样可以通过强制转动转轴2至405度限
位点,再强制转动转轴2至

45度限位点,即可完成角度传感器与转轴2之间的校准,也可以通过控制器的校准键进行强制转轴2运行至405度与

45度的限位点来进行校准,控制盒体7上设有角度刻度35,角度控制旋钮27超过角度刻度35的范围时转轴2会自动停止运行,本控制器还设有总电源开关,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关掉总开关,以提高内置电池30的储存时间;
30.其次是转轴2的转速是可变的,就是转轴2转角小角度调整时转轴2是低转速,大角度调整时是高速,并设有低速旋转受阻滞时会延时自停止供电(既在低速旋转时,因为这时的扭力比较小,如果转轴2出现出现卡滞,使转轴2没有达到所设置的角度就停转,这时由于转轴2没有到位,所以电机会一直通电,而电机在堵转时会因过电流而烧毁),转轴2转速可变可以抑制在天线比较重时由于惯性使天线旋转到达所设定的角度时产生来回摆动的喘振现象。
31.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