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51569发布日期:2021-11-24 2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筒体,所述环氧筒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金具和下端金具以形成棒体,所述棒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外套,所述环氧筒体开设有朝上敞开的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内安装有芯体,所述芯体与所述环氧筒体之间设有密封保护层,所述芯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堆叠的绝缘棒、电极块和电阻片组,所述电极块电连接有伸出电极,所述伸出电极的一端位于电极块内,另一端外露于所述绝缘外套,所述伸出电极与所述上端金具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放电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组由两个以上的电阻片层叠形成,所述电阻片为柱状电阻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的外壁与所述环氧筒体内壁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金具的上端和所述下端金具的下端分别外露于所述绝缘外套,所述上端金具的下端开设有上芯安装腔,所述下端金具的上端开设有下芯安装腔,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上芯安装腔和所述下芯安装腔内,所述上芯安装腔和所述下芯安装腔的开口端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外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筒体盖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体的环氧端盖,所述环氧端盖位于所述上芯安装腔与所述绝缘棒之间,且所述环氧端盖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棒和所述上芯安装腔抵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筒体的径向厚度设置在3mm-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筒体的底部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位于所述电阻片组与所述下端金具之间,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环氧筒体一体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保护层为固体密封保护层,所述固体密封保护层的厚度设置在0.35mm-0.55mm。9.一种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形成具有容纳腔体的环氧筒体与环氧端盖;s2.将所述环氧筒体的一端与下端金具固定连接;s3.将电阻片组、电极块和绝缘棒依次放入所述容纳腔体,所述绝缘棒外壁与所述环氧筒体内壁螺纹连接以调整所述电阻片组和所述电极块之间的压紧度,所述环氧端盖固封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开口端;s4.将所述环氧筒体的另一端与上端金具固定连接;s5.对所述容纳腔体抽真空后,向所述容纳腔体内注胶以在芯体与所述环氧筒体之间形成密封保护层后形成棒体;s6.在所述棒体的外表进行硫化形成绝缘外套;s7.从所述绝缘外套表面朝所述电极块对应位置的径向方向装入伸出电极,以使所述伸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极块连接,所述电极块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绝缘外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为硅橡胶,所述绝缘外套为多节伞状绝缘外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上端金具、电阻片、环氧筒体、下端金具、伸出电极、绝缘外套,在环氧筒体内叠有电阻片组、电极块、绝缘棒,上下端金具分别与环氧筒体做好压接,在电阻片与环氧筒体缝隙之间注射环氧胶密闭形成密封保护层,压接并做好密闭的棒体进行注射或平板硫化为伞状多节绝缘外套,得到半成品再加上引出螺丝作为伸出电极,整个制作完成,本发明的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及其制作方法,延长避雷器使用寿命,降低安装成本和运维成本,提高架空线路的美化程度,生产成本低且质量稳定。成本低且质量稳定。成本低且质量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黎振宇 赵林杰 张海鹏 黄晶 张志强 王帅兵 刘桓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