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天线及其控制系统、方法

文档序号:27314277发布日期:2021-11-09 2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底、第一弹性层和馈电端口,所述第一弹性层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填充腔,所述馈电端口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所述基底的下部设置有排放结构,所述排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与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层和第四空气腔,所述第三弹性层位于所述填充腔下方,所述第四空气腔位于所述第三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位于所述基底的上部内,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第三空气腔。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分隔层隔开,所述分隔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排放结构与所述下腔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和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层和第二空气腔,所述第二空气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天线还包括接地层,所述接地层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底的底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安装在所述基底的下部内,所述接地层和所述填充腔之间的所述基底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接地层为液态金属层,所述排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接地层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和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层和第六空气腔,所述第四弹性层位于所述接地层下方,所述第六空气腔位于所述第四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9.一种液态金属天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抽送模块以及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金属天线,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抽送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抽送模块电连接,所述抽送模块与所述排放结构的另一端连通。10.一种液态金属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小第一弹性层靠近填充腔的一侧的压力或增大第一弹性层远离填充腔的一侧的压力;所述第一弹性层往下发生形变,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层与所述填充腔的底部贴合,将所述填充腔内的液态金属挤出所述填充腔;增大第一弹性层靠近填充腔的一侧的压力或减小第一弹性层远离填充腔的一侧的压力;所述第一弹性层往上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液态金属回到所述填充腔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天线及其控制系统、方法,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底、第一弹性层和馈电端口,所述第一弹性层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基底之间设置有填充腔,所述馈电端口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所述基底的下部设置有排放结构,所述排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本发明通过第一弹性层发生大尺度的形变,使得第一弹性层可以与填充腔的壁面和转角处贴合,进而可以将填充腔内的液态金属完全排出,降低了液态金属的残留率,且无需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实现了对天线的稳定控制,使得天线可以稳定工作。定工作。定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覃鹏 王乾宇 邓中山 刘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