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2154发布日期:2022-03-01 21: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传统连接两个线路板的连接系统中,线缆的两个插头连接器分别插接于安装在电路板的插座连接器,然后再通过电路板的线路传输给主动元件,或者通过主动元件的电连接器进行转接。不管任何连接,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是不可避免的。
3.因此,本公司希望设计出一种更有效、节约零件的电连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能简化线缆到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互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本体、端子模组及线缆,所述插头连接器设有延伸方向,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与所述延伸方向呈倾斜关系的对接面、绝缘体及埋设在绝缘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线缆则连接于所述插头端子;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及导电片,所述插座本体设有倾斜延伸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片是设置在电路板,所述插座本体则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入到收容腔内,插头端子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片。
6.本发明采用如下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定义有延伸方向,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本体、插头端子及线缆,所述插头本体设置有倾斜于所述延伸方向的对接面,所述插头端子包括固定在插头本体的固定部、裸露于所述对接面的接触部及焊接脚;所述线缆自插头本体向后延伸且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端子的焊接脚;插头端子的接触部自所述固定部沿偏离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延伸,且具有最低点,所述最低点构成与一插座连接器相机械及电性连接的接触点。
7.本发明采用如下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及导电片;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板及自底板向上倾斜延伸的收容腔,所述底板设有贯通口;所述导电片设置在一电路板,所述插座本体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电片裸露在所述贯穿口内。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本发明之倾斜接插,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片设置在电路板,简化了线缆到电路板的传输路径。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10.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其中电路板被去除。
11.图3是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12.图4是图1中两连接器彼此分离的立体图。
13.图5是图2中两连接器彼此分离的立体图。
14.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5.图7是图1电连接器组合沿虚线a-a的剖面图。
16.图8是图2电连接器组合沿虚线b-b的剖面图。
17.图9是图5中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18.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9.图11是图9插头连接器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20.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1.图13是图11中端子模组与接地件的立体分解图。
22.图14是图13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3.图15是图13中端子模组与接地件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24.图16是图1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5.图17是图15中第一单元与线缆的立体分解图。
26.图18是图15中第二单元与线缆的立体分解图。
27.图19是图17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8.图20是图18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9.图21是图6中插头连接器的仰视图。
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1.电连接器组合30侧板613a焊接部662插座连接器500对接面6131接地端子664本体/插座本体510端子槽616信号端子666收容腔512凸块618线缆670贯通口513锁扣件620导电芯672导引槽514锁扣凸622遮蔽层674底壁5151固定板624接地件680下倾斜壁5152侧倒刺6241端臂681上倾斜壁5153弹性指626弹性指682端壁5154开口628孔洞684扣合槽5161端子模组630弹性片686锁扣孔5162第一单元640孔洞688电路板550第一端子644隔片689接地导电片552接触点6441接地件690信号导电片554绝缘体642孔洞694、698导电片组556凸块6421弹性指692接地带557端子槽643凸片696插头连接器600第二单元650隔片699本体/插头本体610凸柱651凸柱701空间614收容空间6521孔洞702肋条6141凸块656、657、659孔洞703
下倾斜板611凹口658倒角部a凸部612横条660倒角部b上倾斜板613接触部661延伸方向c-c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3.参图1-2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30包括可以彼此对接的插头连接器600及插座连接器500。插座连接器500包括电路板550及安装在电路板550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510或者称为插座本体,以与插头本体作区别。电路板550设置有若干接地导电片552及若干信号导电片554,在具体实施例中,一对信号导电片554与接地导电片552彼此交错排列,且接地导电片552与信号导电片554排列成两个导电片组556,两条纵长的接地带557则设置在所述导电片组556的一侧。本体510设有收容腔512,收容腔512向下延伸,并通过两个纵长的贯通口513而连通电路板550,每一贯通口513与导电片组556一一对齐,用来裸露导电片552、554。收容腔512则向上倾斜延伸,并向上贯穿而连通外部,用来收容插头连接器600,从侧面看,收容腔512与电路板呈一锐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510包括底壁5151、下倾斜壁5152、上倾斜壁5153,及连接所述底壁、下倾斜壁及上倾斜壁的端壁5154,前述多个壁共同形成所述的收容腔512,所述收容腔为倾斜延伸的。所述底壁5151则平行于电路板,使得其可以安装在电路板550。本体510设有一对导引槽514,导引槽514形成在本体510的下倾斜壁5152的朝上表面。上倾斜壁5153在其下表面开设有扣合槽5161。
34.插头连接器600包括由绝缘制成的本体610或者称为插头本体、收容在本体内的端子模组630及锁扣件620,锁扣件620安装在本体的一个空间614内。本体610包括下倾斜板611及上倾斜板613,下倾斜板611设有两个凸部612,在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所述凸部612则收容在对应的导引槽514内。下倾斜板611设有倒角部b,其跟端子模组630共同形成一对接面6131,下文再详细描述。所述空间614则由上倾斜板凸伸的肋条6141围设而形成,锁扣件620包括固定板624,固定板设有侧倒刺6241及一对开口628,侧倒刺6241与本体干涉固定,如图9所示,开口628可以跟本体上进一步设置的一对凸块618相固定,如此将固定板固定在本体610。弹性指626则自固定板624的前端向后弯折,其设有一对锁扣凸622,插头连接器的锁扣件620与肋条6141共同插入到扣合槽5161内,锁扣凸622则扣合在所述锁扣孔5162内。本体的前端设有一排端子槽616。本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设有18对差分对端子,每相邻端子的间距为0.5毫米。
35.本体610可以为一件式,或者两件式,在本实施例中,下倾斜板611的上表面设有一对孔洞703,端子模组630则设有插入孔洞703内的凸柱651。上倾斜板613的上下面设有一对孔洞702,端子模组630则设有插入孔洞702内的凸柱701。一对侧板613a则自上倾斜板611的两端垂直详细延伸,从而将端子模组630包覆。
36.端子模组630包括第一单元640与第二单元650,第一单元位于第二单元的上方且向前凸伸。第一单元640包括一排第一端子644及固定第一端子644的绝缘体642,第一端子为弹性结构,绝缘体642通过注塑成型的方法将一排第一端子644固定在绝缘体642上。绝缘体642形成有位于前端的倒角部a,其与本体610的倒角部b共面,形成对接面6131。绝缘体
642设置有一排端子槽643。一排所述第一端子644包括沿从长方向彼此交替排列的信号端子666及接地端子664,相邻的信号端子构成一个差分端子对。第一端子644的接触部661则收容在本体610前端的端子槽616内,接触部661为倾斜向下延伸,具有弧形的接触点6441。差分端子对的焊接部662则与线缆670的导电芯672通过焊接而固定在一起,接地端子664则通过一横条660构成一体,线缆的遮蔽层674则机械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横条660。
37.一个由金属制成的接地件680则固定在绝缘体642。接地件680放置在线缆的上方,自其前端缘向前延伸出一排弹性指682,弹性指682抵压并接触线缆的遮蔽层674。一对端臂681向前延伸出,端臂681贴靠在绝缘体的侧面,其形成有的孔洞684则扣在绝缘体侧面凸伸的凸块6421,端臂681上端弯折的弹性片686则抵靠,或者焊接在横条660。接地件侧边设置有孔洞688,孔洞688与第二单元侧面的凸块657相互扣合。接地件还设置有多个冲压出来的隔片689,隔片689插入相邻线缆670之间,用来将相邻线缆间隔开。
38.同样的,第二单元650包括一排第二端子654及注塑在第二端子的绝缘体652。绝缘体652形成有多个凸块656、657、659及凹口658。凸块657收容在接地片680的孔洞688。第二端子654包括彼此交替的多个差分端子对666与接地端子664,第二端子654的接触部661则收容在第一单元的绝缘体设有的端子槽643内,差分端子对的焊接部662则焊接在线缆670的导电芯672。所有接地端子664通过一横条连接于一体,线缆的遮蔽层674机械及电性连接横条660。一个金属制成的接地件690同样设有与孔洞656、658扣合的孔洞694、698,设有的弹性指692则抵压在遮蔽层674,实现机械及电性连接遮蔽层674。凸片696扣合在凹口658且接触横条660。隔片699则将线缆间隔开。
39.第二单元的绝缘体652在其上表面形成一向上开放的收容空间6521,第一单元640则收容在所述收容空腔6521内,参图17-18,第一单元的绝缘体642的后端放置在收容空间6521内,前端则位于收容空腔6521的前方,第二端子的接触部661则位于第一单元的绝缘体642的下方。第一端子的接触部661则位于上倾斜板的下方。参图7-8所示,第一、第二端子中,接触部661自固定部663向前沿偏离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延伸方向c-c延伸,固定部663则埋在绝缘体内,接触部661具有最低点6441、6541,最低点构成所述的接触点6441、6541。第一、第二端子共同构成插头端子,两个绝缘体与本体构成插头本体,用来支撑所述的插头端子。当然,插头连接器也可以由其他方式制造而成。
40.如图图7-8所示,插头连接器600沿向下倾斜的角度(同于插头连接器的延伸方向c-c)插入插座连接器的插座本体510内,插头端子的接触部661的接触点6441、6541弹性抵接在所述电路板的导电片552、554。端子模组630的倒角部a、b与电路板550彼此平行。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个倾斜的对接面6131,即对接面6131与连接器的延伸方向c-c相对倾斜,倾斜插入插座连接器组合500,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则被电路板的导电片所取代,本体则仅提供对接固定作用。线缆670位于绝缘体652的上表面,线缆670位于绝缘体652的下方,如图14-15所示。
4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