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6230发布日期:2021-11-18 00: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极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在生产过程中,二极管的晶粒是在引线框上注塑成型的,而后再由切割装置将其从引线框上裁切下来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工序。
3.现有的晶粒切割装置的裁切效率较低,而且裁切下来的晶粒产品很容易散落在设备附近,增加工人的收集难度,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晶粒切割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裁切效率较高且便于收集产品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穿过顶板朝底板所在方向延伸,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裁切模具,所述裁切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面和下模具的顶面均设置有用来与晶粒配合的晶粒槽,所述晶粒槽的长度与下模具的宽度相同,所述上模具的晶粒槽边缘设置有裁切刃,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上模具活动顶接,所述下模具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上模具上方的限位板,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上模具顶接,所述下模具的后侧设置有溜板,所述溜板的上方设置有槽形的挡箱,所述挡箱的侧视投影呈直角梯形,所述挡箱的下方为开放端,所述挡箱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方为开放端,所述溜板的末端从下模具的边缘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后侧设置有盖板组件。
6.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翻盖板,所述翻盖板呈l形,所述翻盖板与固定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翻盖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翻盖板的竖直部与挡箱的后端抵接。
7.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的侧面设置有竖直的下缓冲柱,所述上模具的侧面设置有与下缓冲柱对应的上缓冲柱。
8.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的顶面设置有用来与引线框配合的定位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利用驱动气缸可
以带动上模具朝下模具方向移动直到将位于下模具上的工件裁切完毕,由缓冲弹簧伴随驱动气缸活动端的回缩而使上模具复位,而裁切产生的晶粒可以通过人工手持的气吹工具从晶粒槽中吹到收集箱中。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裁切效率较高,收集能力较好,实用性较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的侧视图;
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的主视图;
14.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的轴测图;
15.以上各图中,1、底板;2、支撑柱;3、顶板;4、驱动气缸;5、裁切模具;51、上模具;52、下模具;53、晶粒槽;54、导向柱;55、缓冲弹簧;56、限位板;57、下缓冲柱;58、上缓冲柱;59、定位槽;6、溜板;7、挡箱;8、收集箱;9、盖板组件;91、固定盖板;92、翻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生产用晶粒切割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3,顶板3上设置有驱动气缸4,驱动气缸4的活动端穿过顶板3朝底板所在方向延伸,顶板3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裁切模具5,裁切模具5包括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上模具51的底面和下模具52的顶面均设置有用来与晶粒配合的晶粒槽53,晶粒槽53的长度与下模具的宽度相同,上模具51的晶粒槽53边缘设置有裁切刃,驱动气缸4的活动端与上模具52活动顶接,下模具5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导向柱54,导向柱54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上模具上方的限位板56,上模具51设置有与导向柱54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54上套设有缓冲弹簧55,缓冲弹簧55的顶部与上模具51顶接,下模具52的后侧设置有溜板6,溜板6的上方设置有槽形的挡箱7,挡箱7的侧视投影呈直角梯形,挡箱7的下方为开放端,挡箱7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8,收集箱8的上方为开放端,溜板6的末端从下模具的边缘延伸至收集箱8的内部,收集箱8的顶部后侧设置有盖板组件9。在本装置中,裁切模具5起到主要的裁切功能,而驱动气缸4则作为动力构件位裁切模具5提供动力。具体地,驱动气缸4的活动端驱动上模具51朝下模具52方向移动,直到将位于下模具52上的工件裁切完毕,二极管封装晶粒掉落在晶粒槽53中;在驱动气缸4的活动端回
缩的同时,缓冲弹簧55使上模具快速离开下模具直到上模具复位,裁切产生的晶粒可以通过人工手持的气吹工具从晶粒槽中吹到收集箱8中。缓冲弹簧55既起到缓冲作用,也起到复位作用,同时也能保证模具与产品快速分离。溜板6与晶粒槽53衔接,为晶粒槽53中的晶粒提供移动平台,而挡箱7可以防止晶粒被吹离到收集箱以外的台面上,提高晶粒的被收集效率。盖板组件9起到密封挡箱7与收集箱8的衔接口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裁切效率较高,收集能力较好,实用性较强,综合利用率较高。
19.为了提高盖板组件9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9采用半封闭半翻启的结构。具体地,盖板组件9包括固定盖板91,固定盖板91的一侧设置有翻盖板92,翻盖板92呈l形,翻盖板92与固定盖板91转动连接,翻盖板9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翻盖板92的竖直部与挡箱7的后端抵接。其中,翻盖板92在的竖直部处于收集箱8的内侧时,收集箱8处于封闭状态;翻盖板92翻启之后,其竖直部垂直向上,收集箱8处于开启状态,而且其开启的部分与挡箱7的开放端相对,而竖直部在挡箱的后端起到封堵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挡箱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挡箱和溜板均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裁切模具的后侧,而收集箱是可以被活动抽离出去的,以便于换上新的收集箱。
20.为了提高裁切质量,本实用新型在下模具52的侧面设置有竖直的下缓冲柱57,上模具51的侧面设置有与下缓冲柱对应的上缓冲柱58,上缓冲柱58与下缓冲柱57可以在裁切模具对接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上模具51压力过大而损坏晶粒产品。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下模具52的顶面设置有用来与引线框配合的定位槽59,通过提高引线框在下模具上位置的准确性来保证晶粒产品的质量,而且降低了工人向下模具上放置引线框的难度。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