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7792发布日期:2021-11-18 00:2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


背景技术:

2.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来源,为节约成本并实现零污染排放,采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但在高原等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而导致不能够满足整车的驱动能力。
3.尤其对于救护车来说,车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会产生救护风险,降低救护车的救护效率,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且随着社区医疗建设及应急救援设备的加强,社会对救护车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需具备正常的车辆功能,还需具备初步救护功能。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救护车可通过在车舱内形成一个固定的空气流场,使救护车内空气由清洁区(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尽可能避免病人与医护之间交叉感染。但在现有技术中,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且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漏至车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说明书提供了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氧自供给车,所述氢氧自供给车包括车辆本体、燃料电池和氢氧自供给系统;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控制器、制氢制氧装置、储氢罐、氢气压力传感器、储氧罐、氧气压力传感器、过滤装置、第一氧控制阀、第二氧控制阀、环境氧传感器、第二控制器;
6.所述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氢制氧装置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制氢制氧装置分别与所述储氢罐、储氧罐相连通,将所产生的氢气充入所述储氢罐内存储,将所产生的氧气充入所述储氧罐内存储;所述储氢罐、储氧罐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储氧罐相连通,用于向车辆人员供给氧气;所述第一氧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储氧罐向所述过滤装置输送的氧气量;所述储氢罐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所需氢气;所述储氧罐经所述第二氧控制阀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所述环境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外,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本体外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环境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7.当所述环境氧传感器所检测的空气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输送至所述燃料电池内,以向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
8.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还包括车内氧传感器;
9.所述车内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本体内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车内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10.当所述车内氧传感器所检测的车内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低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经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输送至所述车辆本体内;
11.当所述车内氧传感器所检测的车内氧含量值高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高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氧控制阀,停止所述储氧罐向所述过滤装置的氧气输送。
12.可选地,所述发电装置为光伏发电装置;制氢制氧装置为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
13.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
14.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制氢制氧装置与所述储氢罐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制氢制氧装置与所述储氧罐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
15.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车还包括dc

dc转换器、电池包、电机控制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传动轴;
16.所述dc

dc转换器与所述燃料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所述dc

dc转换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减速器、差速器依次连接,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驱动车辆行走。
17.第二方面,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氧自供给救护车,所述氢氧自供给救护车包括车辆本体、负压风机装置、排风过滤装置、活动病床、氧气面罩、燃料电池以及氢氧自供给系统;
18.所述负压风机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医疗舱一侧;所述负压风机装置的排风口设置有所述排风过滤装置;所述活动病床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医疗舱内,且所述活动病床的位置与所述负压风机装置的位置相对应;
19.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控制器、制氢制氧装置、储氢罐、氢气压力传感器、储氧罐、氧气压力传感器、过滤装置、第一氧控制阀、第二氧控制阀、环境氧传感器、第二控制器;
20.所述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氢制氧装置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制氢制氧装置分别与所述储氢罐、储氧罐相连通,将所产生的氢气充入所述储氢罐内存储,将所产生的氧气充入所述储氧罐内存储;所述储氢罐、储氧罐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氧气面罩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储氧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氧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储氧罐向所述过滤装置输送的氧气量;所述储氢罐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所需氢气;所述储氧罐经所述第二氧控制阀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
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所述环境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外,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本体外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环境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21.当所述环境氧传感器所检测的空气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输送至所述燃料电池内,以向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
22.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还包括车内氧传感器;
23.所述车内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氧气面罩上,用于监测所述氧气面罩处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车内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24.当所述车内氧传感器所检测的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低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经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输送至所述氧气面罩;
25.当所述车内氧传感器所检测的氧含量值高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高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氧控制阀,停止所述储氧罐向所述氧气面罩的氧气输送。
26.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还包括dc

dc转换器、电池包、电机控制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传动轴;所述dc

dc转换器与所述燃料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所述dc

dc转换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减速器、差速器依次连接,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驱动车辆行走;
27.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制氢制氧装置与所述储氢罐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制氢制氧装置与所述储氧罐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所述第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氧气面罩之间。
28.可选地,所述发电装置为光伏发电装置;制氢制氧装置为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
29.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30.通过制氢制氧装置为车辆自供给氢气和氧气,采用车辆自供给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当车辆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可满足燃料电池的氧气需求时,采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燃料电池的氧化剂,当环境氧气含量较低时利用车辆自供给氧气为燃料电池补给氧气,解决了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电能不足的问题,且所储存氧气还可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供车辆人员使用,避免了氧气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符合当今对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解决了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运行时耗电量较高的问题。将车辆自供给氢气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可有效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有效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31.救护车自供给氢气和氧气,可使救护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电能充足,保证整车的驱动能力,并使救护设备运行稳定化,完善救援条件,提高救护效率。利用过滤后的氧气供给病人使用,可保证病人的氧气供给,且配套救护车医疗舱侧的负压风机装置,避免病人与医护之间交叉感染,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救护车正负压模式下不可共存的问题,保证了
负压模式下隔绝车外气体的污染,可有效解决了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以及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露至车外的问题。
32.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33.1、本实施例中,通过制氢制氧装置为车辆自供给氢气和氧气,采用车辆自供给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当车辆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可满足燃料电池的氧气需求时,采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燃料电池的氧化剂,当环境氧气含量较低时利用车辆自供给氧气为燃料电池补给氧气,解决了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电能不足的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4.2、本实施例中,车辆自供给氧气可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供车辆人员使用,避免了制氢制氧装置所产生的氧气的浪费,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5.3、本实施例中,利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符合当今对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解决了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运行时耗电量较高的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6.4、本实施例中,将车辆自供给氢气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可有效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有效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7.5、本实施例中,救护车自供给氢气和氧气,可使救护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电能充足,保证救护车在高原等缺氧地区时整车的驱动能力,并使救护设备运行稳定化,完善救援条件,提高救护效率,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8.6、本实施例中,利用过滤后的氧气供给病人使用,可保证病人的氧气供给,且配套救护车医疗舱侧的负压风机装置,避免病人与医护之间交叉感染,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救护车正负压模式下不可共存的问题,保证了负压模式下隔绝车外气体的污染,可有效解决了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以及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露至车外的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氢氧自供给车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氢氧自供给救护车的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为发电装置、2为第一控制器、3为制氢制氧装置、4为第一氧控制阀、5为车内氧传感器、6为第二控制器、7为第四单向阀、8为过滤装置、9为第五单向阀、10为氧气面罩、11为负压风机装置、12为活动病床、13为驱动轮、14为传动轴、15为差速器、16为减速器、17为电机、18为电机控制器、19为dc

dc转换器、20为电池包、21为燃料电池、22为环境氧传感器、23为第二氧控制阀、24为氢气注入口、25为氢气压力传感器、26为储氢罐、27为氧气注入口、28为氧气压力传感器、29为减压阀、30为储氧罐、31为第三单向阀、32为第二单向阀、33为第一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5.实施例一
46.本说明书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氢氧自供给车。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47.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氢氧自供给车。如图1所示,氢氧自供给车包括车辆本体(图中未示出)、燃料电池21、dc

dc转换器19、电池包20、电机控制器18、电机17、减速器16、差速器15、传动轴14和氢氧自供给系统。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氢氧自供给车通过氢氧自供给系统为整车供给所需的氢气和氧气,将少量由制氢制氧装置3制得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存储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中,解决了氢、氧气的随车储运问题,可有效减少由于氢、氧气大量随车存储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由于制氢制氧装置3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较高,为避免制氢制氧装置3过度消耗车辆蓄电池电能,影响车辆运行,利用发电装置1为制氢制氧装置3供给电源,既保证制氢制氧装置3的正常运行,氢、氧气的充足供应,也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49.其中,发电装置1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制氢制氧装置3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器2控制发电装置1,将直流电供给至制氢制氧装置3,为制氢制氧装置3提供电源,保证其正常运行完成制氢、氧气的作业。优选的,发电装置1为光伏发电装置,采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进行发电,保护生态环境;制氢制氧装置3为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利用电解水的方式制氢、氧气,更节能环保。
50.制氢制氧装置3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由储氢罐26、储氧罐30存储,制氢制氧装置3分别与储氢罐26、储氧罐30相连通,将所产生的氢气充入储氢罐26内存储,将所产生的氧气充入储氧罐30内存储。为保证氢、氧气存储的安全性,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上分别安装有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利用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分别监测储氢罐26内的氢气压力和储氧罐30内的氧气压力;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电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在储氧罐30上安装减压阀29。
51.氢气压力传感器25反馈氢气压力信号至第一控制器2,当氢气压力大于预设的氢压阈值时,第一控制器2会对制氢制氧装置3进行调节控制,以防止产生较高的氢气压力,保证系统安全性。
52.氧气压力传感器28反馈氧气压力信号至第一控制器2,当氧气压力大于预设的氧压阈值但小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时,第一控制器2会对制氢制氧装置3进行调节控制,以防止产生较高的氧气压力。但当氧气压力大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时,减压阀29会自动打开,将过高的氧气直接排放至车体外大气中,直至氧气压力小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停止氧气的排
放。
53.此外,为保证车辆氢、氧气的供给充足,避免当制氢制氧装置3出现故障时,氢、氧气断供,还可分别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开设氢气注入口24、氧气注入口27,通过氢气注入口24直接将外界氢气注入储氢罐26中,以防止储氢罐26中氢气不足,同理,通过氧气注入口27直接将外界氧气注入储氧罐30中,以防止储氧罐30中氧气不足。
54.本技术实用新型一中车辆的自供给氢气作为燃料,用于供给燃料电池21。详细的,储氢罐26与燃料电池21相连通,向燃料电池21供给所需氢气。而车辆的自供给氧气,一方面,用于车辆人员的用氧供给,随车存储氧气并经过滤装置8高效过滤杀菌消毒后,供车辆人员使用,以防止在高原等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人员产生高原反应,详细的,过滤装置8与储氧罐30相连通,用于向车辆人员供给氧气;第一氧控制阀4设置于储氧罐30与过滤装置8之间,用于控制储氧罐30向过滤装置8输送的氧气量,利用第一氧控制阀4控制车辆人员用氧的输送。其中,第一氧控制阀4优选电控比例阀。
55.另一方面,车辆的自供给氧气用于补给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气,以解决在高原等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的问题,详细的,储氧罐30经第二氧控制阀23与燃料电池21相连通,以向燃料电池21补给所需氧气,利用第二氧控制阀23控制储氧罐30向燃料电池21内的氧气输送,当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气不足时,第二氧控制阀23开启,使储氧罐30内的氧气被输送至燃料电池21内,而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气充足时,第二氧控制阀23关闭,避免氧气的浪费。其中,第二氧控制阀23均优选电控比例阀。
56.为实现氧气的自动供给,本技术中的氢氧自供给系统设有环境氧传感器22和车内氧传感器5,利用环境氧传感器22和车内氧传感器5分别监测车外和车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57.详细的,环境氧传感器22设置于车辆本体外,用于监测车辆本体外空气中的氧含量;环境氧传感器22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6电连接,第二控制器6与第二氧控制阀23的控制端电连接。当环境氧传感器22所检测的空气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氧控制阀23,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输送至燃料电池21内,以向燃料电池21补给所需氧气。
58.在高原等缺氧地区,当环境氧传感器22检测的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氧控制阀23,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自动补给至燃料电池21内,以保证燃料电池21的用氧量,确保燃料电池21产生充足的电能,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补给氧气,更具智能化,即可及时为燃料电池21补给氧气,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氧气浪费。
59.车内氧传感器5设置于车辆本体内,用于监测车辆本体内空气中的氧含量;车内氧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6电连接,第二控制器6与第一氧控制阀4的控制端电连接。当车内氧传感器5所检测的车内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低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经过滤装置8过滤后输送至车辆本体内;当车内氧传感器5所检测的车内氧含量值高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高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停止储氧罐30向过滤装置8的氧气输送。
60.利用车内氧传感器5实时监测车内的氧含量,当车内氧含量不足,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经过滤装置8过滤后输送至车辆本体内,供给车
辆人员使用。过滤后的氧气可直接排放至车内空气中,也可通过管道存储至车辆人员所使用的氧气罐中,以方便不同人员的需求。其中,当氧气直接排放至车内空气中时,需同时利用车内氧传感器5监测车内的氧含量,当车内氧含量超过预定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停止氧气的输送,以防止车内的氧含量过量,导致车辆人员醉氧。
61.为保证氢氧自供给系统的安全性,氢氧自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2、第三单向阀31、第四单向阀7;第一单向阀33设置于制氢制氧装置3与储氢罐26之间;第二单向阀32设置于制氢制氧装置3与储氧罐30之间;第三单向阀31设置于储氧罐30与第一氧控制阀4之间;第四单向阀7设置于第一氧控制阀4与过滤装置8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2、第三单向阀31以及第四单向阀7的设置,确保氢氧自供给系统中氢气和氧气的单向输送,防止气体的回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62.在本实施例一中,氢氧自供给车所自供给的氢气和氧气通过燃料电池21产生电能,输送至dc

dc转换器19,为整车供给电能,dc

dc转换器19与燃料电池21电连接,燃料电池21为dc

dc转换器19提供电能,通过dc

dc转换器19可为车载用电器供电,并为车辆的驱动系统供给电源。为确保车辆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车辆的用电需求,还可通过电池包20为dc

dc转换器19供给电能,电池包20连接dc

dc转换器19,以避免出现当氢氧自供给系统出现故障时,车辆不能正常行走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6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dc

dc转换器19分别与电机控制器18、电机17电连接;电机17的控制端与电机控制器18电连接;电机17、减速器16、差速器15依次连接,差速器15与传动轴14连接。电机控制器18控制电机17提供机械能,经减速器16、差速器15、传动轴14将机械能传递给驱动轮13,由驱动轮13带动整车行驶。
64.实施例二
65.本说明书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氢氧自供给救护车。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66.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氢氧自供给救护车。如图2所示,氢氧自供给救护车包括车辆本体、负压风机装置11、排风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活动病床12、氧气面罩10、燃料电池21、dc

dc转换器19、电池包20、电机控制器18、电机17、减速器16、差速器15、传动轴14以及氢氧自供给系统。
6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氢氧自供给救护车为负压救护车,负压风机装置11安装于车辆本体的医疗舱一侧;负压风机装置11的排风口设置有排风过滤装置;活动病床12设置于车辆本体的医疗舱内,且活动病床12的位置与负压风机装置11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氢氧自供给系统自供给整车的氢、氧气,将氧气面罩10连通氢氧自供给系统的氧气源,从而可通过氧气面罩10向活动病床12上的患者供给氧气,并利用负压风机装置11吸取活动病床12上的患者身上或周边的细菌或病毒,以防止细菌或病毒的扩散,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进一步,通过排风过滤装置将负压风机装置11所排放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减小环境污染,避免车辆外部环境的污染,防止疾病的传播。同时,本实施例二中的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自供氧,使得正负压模式可共存,保证了负压模式下隔绝车外气体的污染,有效解决了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以及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露至车外的问题,防护效果更好,极大地降低了细菌或病毒扩散的可能性。
68.氢氧自供给救护车通过氢氧自供给系统为整车供给所需的氢气和氧气,将少量由制氢制氧装置3制得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存储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中,解决了氢、氧气的随
车储运问题,可有效减少由于氢、氧气大量随车存储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由于制氢制氧装置3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较高,为避免制氢制氧装置3过度消耗车辆蓄电池电能,影响车辆运行,利用发电装置1为制氢制氧装置3供给电源,既保证制氢制氧装置3的正常运行,氢、氧气的充足供应,也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69.其中,发电装置1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制氢制氧装置3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器2控制发电装置1,将直流电供给至制氢制氧装置3,为制氢制氧装置3提供电源,保证其正常运行完成制氢、氧气的作业。优选的,发电装置1为光伏发电装置,采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进行发电,保护生态环境;制氢制氧装置3为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利用电解水的方式制氢、氧气,更节能环保。
70.制氢制氧装置3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由储氢罐26、储氧罐30存储,制氢制氧装置3分别与储氢罐26、储氧罐30相连通,将所产生的氢气充入储氢罐26内存储,将所产生的氧气充入储氧罐30内存储。为保证氢、氧气存储的安全性,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上分别安装有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利用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分别监测储氢罐26内的氢气压力和储氧罐30内的氧气压力;氢气压力传感器25、氧气压力传感器2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电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在储氧罐30上安装减压阀29。
71.氢气压力传感器25反馈氢气压力信号至第一控制器2,当氢气压力大于预设的氢压阈值时,第一控制器2会对制氢制氧装置3进行调节控制,以防止产生较高的氢气压力,保证系统安全性。
72.氧气压力传感器28反馈氧气压力信号至第一控制器2,当氧气压力大于预设的氧压阈值但小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时,第一控制器2会对制氢制氧装置3进行调节控制,以防止产生较高的氧气压力。但当氧气压力大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时,减压阀29会自动打开,将过高的氧气直接排放至车体外大气中,直至氧气压力小于预设的减压阀阈值停止氧气的排放。
73.此外,为保证车辆氢、氧气的供给充足,避免当制氢制氧装置3出现故障时,氢、氧气断供,还可分别在储氢罐26、储氧罐30开设氢气注入口24、氧气注入口27,通过氢气注入口24直接将外界氢气注入储氢罐26中,以防止储氢罐26中氢气不足,同理,通过氧气注入口27直接将外界氧气注入储氧罐30中,以防止储氧罐30中氧气不足。
74.本技术实用新型二中车辆的自供给氢气作为燃料,用于供给燃料电池21。详细的,储氢罐26与燃料电池21相连通,向燃料电池21供给所需氢气。而车辆的自供给氧气,一方面,用于患者的用氧供给,随车存储氧气并经过滤装置8高效过滤杀菌消毒后,通过氧气面罩10供患者使用,详细的,氧气面罩10通过过滤装置8与储氧罐30相连通;第一氧控制阀4设置于储氧罐30与过滤装置8之间,用于控制储氧罐30向过滤装置8输送的氧气量,利用第一氧控制阀4控制患者用氧的输送。其中,第一氧控制阀4优选电控比例阀。
75.另一方面,车辆的自供给氧气用于补给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气,以解决在高原等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的问题,详细的,储氧罐30经第二氧控制阀23与燃料电池21相连通,以向燃料电池21补给所需氧气,利用第二氧控制阀23控制储氧罐30向燃料电池21内的氧气输送,当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气不足时,第二氧控制阀23开启,使储氧罐30内的氧气被输送至燃料电池21内,而燃料电池21所需的氧
气充足时,第二氧控制阀23关闭,避免氧气的浪费。其中,第二氧控制阀23均优选电控比例阀。
76.为实现氧气的自动供给,本技术中的氢氧自供给系统设有环境氧传感器22和车内氧传感器5,利用环境氧传感器22和车内氧传感器5分别监测车外和氧气面罩10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77.详细的,环境氧传感器22设置于车辆本体外,用于监测车辆本体外空气中的氧含量;环境氧传感器22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6电连接,第二控制器6与第二氧控制阀23的控制端电连接。当环境氧传感器22所检测的空气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氧控制阀23,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输送至燃料电池21内,以向燃料电池21补给所需氧气。
78.在高原等缺氧地区,当环境氧传感器22检测的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氧控制阀23,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自动补给至燃料电池21内,以保证燃料电池21的用氧量,确保燃料电池21产生充足的电能,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补给氧气,更具智能化,即可及时为燃料电池21补给氧气,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氧气浪费。
79.车内氧传感器5设置于氧气面罩10上,用于监测氧气面罩10处空气中的氧含量;车内氧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6电连接,第二控制器6与第一氧控制阀4的控制端电连接。当车内氧传感器5所检测的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低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经过滤装置8过滤后输送至氧气面罩10,以供患者使用;当车内氧传感器5所检测的氧含量值高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高阈值时,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停止储氧罐30向氧气面罩10的氧气输送。
80.利用车内氧传感器5实时监测患者所处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当氧含量不足,第二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将储氧罐30内的氧气经过滤装置8过滤后输送至氧气面罩10,供给患者使用,当氧含量超过预定值时,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一氧控制阀4停止氧气的输送,以防止患者所吸入的氧气过量,造成患者醉氧。
81.为保证氢氧自供给系统的安全性,氢氧自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2、第三单向阀31、第四单向阀7、第五单向阀9;第一单向阀33设置于制氢制氧装置3与储氢罐26之间;第二单向阀32设置于制氢制氧装置3与储氧罐30之间;第三单向阀31设置于储氧罐30与第一氧控制阀4之间;第四单向阀7设置于第一氧控制阀4与过滤装置8之间;第五单向阀9设置于过滤装置8与氧气面罩10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2、第三单向阀31、第四单向阀7以及第五单向阀9的设置,确保氢氧自供给系统中氢气和氧气的单向输送,防止气体的回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82.在本实施例二中,氢氧自供给救护车所自供给的氢气和氧气通过燃料电池21产生电能,输送至dc

dc转换器19,为整车供给电能,dc

dc转换器19与燃料电池21电连接,燃料电池21为dc

dc转换器19提供电能,通过dc

dc转换器19可为车载用电器供电,保证救护设备的用电需求,使救护设备运行稳定化,完善救援条件,提高救护效率,同时,还可通过dc

dc转换器19为车辆的驱动系统供给电源。为确保车辆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车辆的用电需求,还可通过电池包20为dc

dc转换器19供给电能,电池包20连接dc

dc转换器19,以避免出现当氢氧自供给系统出现故障时,车辆不能正常行走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8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dc

dc转换器19分别与电机控制器18、电机17电连接;电机17的控制端与电机控制器18电连接;电机17、减速器16、差速器15依次连接,差速器15与传动轴14连接。电机控制器18控制电机17提供机械能,经减速器16、差速器15、传动轴14将机械能传递给驱动轮13,由驱动轮13带动整车行驶。
84.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公开了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通过制氢制氧装置为车辆自供给氢气和氧气,采用车辆自供给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当车辆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可满足燃料电池的氧气需求时,采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燃料电池的氧化剂,当环境氧气含量较低时利用车辆自供给氧气为燃料电池补给氧气,解决了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电能不足的问题,且所储存氧气还可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供车辆人员使用,避免了氧气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符合当今对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解决了电解水制氢制氧装置运行时耗电量较高的问题。将车辆自供给氢气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可有效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有效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85.救护车自供给氢气和氧气,可使救护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电能充足,保证整车的驱动能力,并使救护设备运行稳定化,完善救援条件,提高救护效率。利用过滤后的氧气供给病人使用,可保证病人的氧气供给,且配套救护车医疗舱侧的负压风机装置,避免病人与医护之间交叉感染,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救护车正负压模式下不可共存的问题,保证了负压模式下隔绝车外气体的污染,可有效解决了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以及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露至车外的问题。
8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