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4149发布日期:2021-10-12 17:3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行业飞速发展,为此,光伏行业也需要大量的电缆,用于传输电力。
3.cn212392027u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电缆,具有外护层、多根导电体和一根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层由多个圆弧形外护层壁体构成,外护层壁体内部形成一个容腔,容腔内设有一个第一卡紧部件,所有外护层壁体的同一端相交汇,交汇处设有一个加强件,沿同一方向的前一个外护层壁体另一端与后一个外护层壁体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导电体由导电体主体构成,导电体主体上形成一个第一卡槽,导电体位于对应的容腔内,第一卡紧部件卡入第一卡槽内;其解决了易开剥和导体固定的问题,但是由于导体较重,实际护层很难约束住导体。
4.cn111933333a公开了一种排状导体的电缆,具有承载体、三个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三个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支撑体的内部具有支撑腔,支撑体的另一端与其它支撑体都不接触,输电体位于支撑腔内;输电体是排状裸导体,或者是由排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排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本技术还公开了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其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易生产、多用途、成本更低、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然而,由于光伏发电、传输需要在室外进行,故电缆需要更优的散热性能和易施工性能;该申请中的电缆的确易于散热,但是其结构不够稳定、特别是抗压性能差、开剥性能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
6.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具有三个输电体、支架体、保护套,输电体位于支架体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包覆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具有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两两互成120度,第一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上表面,第二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左表面,第三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右表面,第一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一壳体腔,第二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二壳体腔,第三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三壳体腔,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三者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第一支架壳体的另一端、第二支架壳体的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的另一端三者在同一外接圆柱面上;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一散热腔,第
二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三散热腔,第二支架壳体、第一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二散热腔,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三者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中心腔;输电体呈条状,输电体由多个导体及将多个导体整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三个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内;保护套整体包覆住支架体。
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保护套为挤塑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8.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为一体式结构。
9.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内的多个导体是两两不接触的。
10.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具有多个开口,开口与壳体腔相通,开口的宽度略小于相对应的壳体腔的宽度。
11.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外包覆有保护层,保护层外包覆有外护套。
12.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外导体,外导体包含有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三外导体,第一外导体位于第一散热腔内,第二外导体位于第二散热腔内,第三散热腔位于第三散热腔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及外导体包覆住。
13.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三外导体都是由两个平面及一个圆柱面的一部分围成的。
14.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的材料是塑料。
15.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16.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层的材料是钢带或铝带或铜带或云母带或阻水带或pp带或玻璃纤维带。
1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18.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19.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20.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21.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22.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是指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酰胺。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更稳定、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
高、易于开剥/施工/维护、散热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去除输电体后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去除保护套后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实施实例3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实施实例4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图9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4.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输电体、2—支架体、3—保护套、4—保护层、5—外护套、6—外导体、11—导体、21—第一支架壳体、22—第二支架壳体、23—第三支架壳体、61—第一外导体、62—第二外导体、63—第三外导体、210—第一散热腔、211—第一壳体腔、220—第二散热腔、221—第二壳体腔、230—第三散热腔、231—第三壳体腔。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实例1
36.请见图1至图4,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具有三个输电体1、支架体2、保护套3,输电体位于支架体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包覆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2具有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两两互成120度,第一支架壳体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架壳体23近另一端的上表面,第二支架壳体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架壳体21近另一端的左表面,第三支架壳体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架壳体22近另一端的右表面,第一支架壳体21内部具有第一壳体腔211,第二支架壳体22内部具有第二壳体腔221,第三支架壳体23内部具有第三壳体腔231,第一壳体腔211、第二壳体腔221、第三壳体腔231三者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第一支架壳体21的另一端、第二支架壳体22的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23的另一端三者在同一外接圆柱面上;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一散热腔210,第二支架壳体22的近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23、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三散热腔230,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一支架壳体21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二散热腔220,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三者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中心腔;输电体1呈条状,输电体由多个导体11及将多个导体11整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三个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内;保护套3整体包覆住支架体2。
3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保护套为挤塑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38.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为
一体式结构。
39.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内的多个导体是两两不接触的。
40.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不局限于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构成,还可以是由大于三个支架壳体构成的,围成横截面是多边形的中心腔,所有支架壳体的外表面在同一圆柱面上。
41.实施实例2
42.请见图5和图6,并参考图1到图4,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3具有多个开口,开口与壳体腔相通,开口的宽度略小于相对应的壳体腔的宽度,这样,检验或施工或维护时,在取出/放入输电体时,只需稍用力分开开口即可,达到了易开剥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开口的宽度略小于相对应的壳体腔的宽度,故在平常情况下输电体不会逸出。
43.实施实例3
44.请见图7和图8,并参考图1到图6,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3外包覆有保护层4,保护层外包覆有外护套5。
45.实施实例4
46.请见图9和图10,并参考图1到图8,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基本同实施实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内还具有外导体6,外导体6包含有第一外导体61、第二外导体62、第三外导体63,第一外导体61位于第一散热腔210内,第二外导体62位于第二散热腔220内,第三散热腔230位于第三散热腔230内,保护套3将支架体2及外导体6包覆住。
4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三外导体都是由两个平面及一个圆柱面的一部分围成的。
48.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的材料是塑料。
49.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50.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层4的材料是钢带或铝带或铜带或云母带或阻水带或pp带或玻璃纤维带。
51.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52.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53.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54.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55.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56.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是指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酰胺。
57.本技术中,壳体腔与散热腔的配合,增加了电缆的外散热性能;壳体腔与中心腔的配合增加了电缆的内散热性能;壳体腔与开口的配合使热量直接排出;故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散热性能更优。
58.本技术中,壳体腔与开口的配合,有效提高了电缆的开剥性能。
59.本技术中,支架体若与保护套一体挤成且是一体结构,那么,整体结构更稳定、更可靠;若支架体为一体式结构,则由于保护套的挤压作用,两者也可保持相对稳定。
60.本技术中,对于较短的电缆,输电体可以在完成支架体若、保护套生产后塞入,而若是较长的电缆,可以是生产中包覆住输电体。
61.本技术中,一体式结构,增加了电缆的抗压性能,结构更稳定、更可靠。
6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更稳定、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易于开剥/施工/维护、散热效果更优。
63.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