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7397发布日期:2022-04-16 20:4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变速箱内部,通常配置有多个电磁阀。
3.各个电磁阀为正常实现液压管路的换向、通断、节流等功能,需要与汽车变速箱外部的相关零部件保持信号连接,如此就需要通过连接线缆与电磁阀的阀体形成电性连接,并将连接线缆的外端通向变速箱外部与对应零部件形成信号连接。
4.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接线连接器实现连接线缆与电磁阀之间的电性连接,该接线连接器一般固定在电磁阀的阀体上,通常为公端连接器,在接线时,只需将连接线缆的端部插入到接线连接器中即可,接线操作简单方便。然而,现有的大部分接线连接器均采用铰链、镶件成型或者热熔技术来固定连接线缆上的接线端子,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并且变速箱内的安装空间有限且为浸油或溅油环境,环境恶劣,接线端子多数采用分体式或者180
°
折弯结构,其中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厚料(接触功能区)与薄料(压接区)连接,折弯结构是将薄料通过180
°
反向折弯变成厚料作为端子接触功能区,而焊接点容易破坏镀层,折弯边容易产生皲裂,在油性环境中腐蚀失效的风险大,连接线缆的稳定性不强,长期使用时容易意外脱出。
5.因此,如何提高连接线缆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连接失效导致连接脱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连接器,能够提高连接线缆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连接失效导致连接脱落。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在阀体上的连接壳体、开设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外端端面上的若干个接插孔、可插拔地连接于各所述接插孔内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缆的压线部,所述接线端子的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体电性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接插孔内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接配合的弹性卡接板。
8.优选地,所述卡接槽包括宽度与所述接线端子的厚度相当的通行槽,以及开设于所述接线端子的里端端面上并与所述通行槽连通、宽度比所述接线端子的厚度大的止挡槽。
9.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开设有容纳孔,且所述弹性卡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孔的内壁,所述弹性卡接板的另一端翘曲于所述接线端子的表面上。
10.优选地,所述接插孔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压线部的容纳腔、连通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行槽之间的缩口槽。
11.优选地,所述压线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连接线缆的端部的压线板,以及设置于所
述压线板上并可弹性卷曲、用于捆绑所述连接线缆的端部的绑线套。
12.优选地,所述绑线套包括立设于所述压线板的两侧且可互相粘贴的柔性胶片。
13.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侧壁设置有翼板,所述接插孔的对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翼板的外端端面的弹性止挡柱。
14.优选地,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壳体上、用于压紧所述弹性止挡柱的外侧壁以定位防脱的固定外壳。
15.优选地,所述连接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固定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槽配合卡接的连接板。
16.优选地,所述连接槽沿垂向方向开设,且所述连接板朝垂向方向延伸。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线连接器,主要包括连接壳体、接插孔、接线端子、压线部、连接部、卡接槽和弹性卡接板。其中,连接壳体一般连接在电磁阀的阀体上,接插孔开设在连接壳体的外端端面上,接线端子可插拔地连接在该接插孔内,通过连接壳体实现与阀体之间的连接。压线部设置在接线端子的外端区域,主要用于固定连接线缆。连接部设置在接线端子的里端区域,主要用于伸出接插孔并与阀体形成电性连接。卡接槽开设在接插孔内,弹性卡接板设置在接线端子的中部区域,主要用于在接线端子插设进接插孔后,与接插孔内的卡接槽形成卡接配合连接,将接线端子锁定在接插孔内。如此,在接线时,只需将连接线缆的端部固定在接线端子的压线部中,再将接线端子插设进接插孔中,即可使接线端子上的弹性卡接板与接插孔内的卡接操作形成卡接锁定,将连接线缆、接线端子和连接壳体连接成一体,同时利用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伸出接插孔与电磁阀的阀体形成电性连接,即连接线缆与阀体形成电性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利用弹性卡接板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实现连接线缆与阀体的稳定电性连接,能够提高连接线缆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连接失效导致连接脱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图。
21.图3为连接壳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接线端子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固定外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接线端子与连接壳体形成接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中所示a-a截面示意图。
26.其中,图1—图7中:
27.连接线缆—a;
28.连接壳体—1,接线端子—2,固定外壳—3;
29.接插孔—11,卡接槽—12,弹性止挡柱—13,连接槽—14,压线部—21,连接部—
22,弹性卡接板—23,容纳孔—24,翼板—25,连接板—31;
30.容纳腔—111,缩口槽—112,通行槽—121,止挡槽—122,压线板—211,绑线套—212。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图。
33.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接线连接器主要包括连接壳体1、接插孔11、接线端子2、压线部21、连接部22、卡接槽12和弹性卡接板23。
34.如图3所示,图3为连接壳体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5.其中,连接壳体1一般连接在电磁阀的阀体上,接插孔11开设在连接壳体1的外端端面上,接线端子2可插拔地连接在该接插孔11内,通过连接壳体1实现与阀体之间的连接。
36.压线部21设置在接线端子2的外端区域,主要用于固定连接线缆a,同时该区域也是接线端子2的薄料区,以便提高压接线缆的稳定性。
37.连接部22设置在接线端子2的里端区域,主要用于伸出接插孔11并与阀体形成电性连接,同时该区域也是接线端子2的厚料区,以便提高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38.卡接槽12开设在接插孔11内,弹性卡接板23设置在接线端子2的中部区域,主要用于在接线端子2插设进接插孔11后,与接插孔11内的卡接槽12形成卡接配合连接,将接线端子2锁定在接插孔11内。
39.如此,在接线时,只需将连接线缆a的端部固定在接线端子2的压线部21中,再将接线端子2插设进接插孔11中,即可使接线端子2上的弹性卡接板23与接插孔11内的卡接操作形成卡接锁定,将连接线缆a、接线端子2和连接壳体1连接成一体,同时利用接线端子2的连接部22伸出接插孔11与电磁阀的阀体形成电性连接,即连接线缆a与阀体形成电性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利用弹性卡接板23与卡接槽12的卡接配合实现连接线缆a与阀体的稳定电性连接,能够提高连接线缆a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连接失效导致连接脱落。
40.如图6、图7所示,图6为接线端子2与连接壳体1形成接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a-a截面示意图。
41.在关于卡接槽12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卡接槽12具体为阶梯槽,主要包括通行槽121和止挡槽122。其中,通行槽121具体位于接插孔11的内部中心区域,一般呈矩形槽结构,其宽度(或高度)与接线端子2的厚度相当,可允许接线端子2的连接部22和弹性卡接板23通过通行槽121进行滑动,实现插拔操作。止挡槽122开设在接线端子2的里端端面上,位于接插孔11的内部里端区域,一般呈矩形槽结构,且其宽度(或高度)比接线端子2的厚度大,同时,止挡槽122与通行槽121连通形成通孔结构。如此设置,在插设接线端子2时,连接部22及弹性卡接板23顺利通过通行槽121,且弹性卡接板23在通过通行槽121时被抵接按压产生弹性形变,而在连接部22伸出止挡槽122至接插孔11里端外时,弹性卡接板23到达止挡
槽122内,在弹性力作用下回弹,并抵接到止挡槽122的槽壁上,此时接线端子2无法拔出,被锁固在连接壳体1内。
42.相应的,为便于与卡接槽12形成卡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在接线端子2的中部区域开设有容纳孔24,同时将弹性卡接板23的一端连接在该容纳孔24的内壁上,而弹性卡接板23的另一端则悬空翘曲至连接端子的表面上。如此设置,在接线端子2通过通行槽121时,弹性卡接板23将被槽壁抵接并压紧至容纳孔24内,而在弹性卡接板23到达止挡槽122内时,弹性卡接板23脱离通行槽121的槽壁抵接,并在弹力作用下回弹翘曲,从而顺利地抵接到止挡槽122的槽壁上,形成单向的卡接锁定。
43.在关于接插孔11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接插孔11具体包括容纳腔111和缩口槽112。其中,容纳腔111的容积较大,主要用于容纳接线端子2的压线部21结构,而缩口槽112设置在容纳腔111与通行槽121的槽口之间,主要用于过渡连接,便于接线端子2顺利插入到通行槽121中。当然,由于压线部21的体积、厚度等较大,无法通过通行槽121。
44.如图4所示,图4为接线端子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5.在关于压线部21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压线部21主要包括压线板211和绑线套212。其中,压线板211通常呈平板结构,主要用于安装连接线缆a的端部。绑线套212设置在压线板211上,主要用于将安装到位的连接线缆a的端部捆绑固定,从而实现连接线缆a与接线端子2的固定连接。一般的,该绑线套212具体包括分别立设在压线板211的两侧的柔性胶片,该两侧的柔性胶片具有弹性,且在表面具有粘性,可互相包裹将连接线缆a捆绑后,通过粘性互相粘贴。如此设置,由于绑线套212具有弹性,因此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连接线缆a。
46.另外,为进一步提高连接线缆a与连接壳体1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在接线端子2的中部侧壁上增设有翼板25,同时在接插孔11的对应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止挡柱13。具体的,该翼板25通常呈三角形结构,而弹性止挡柱13连接在接插孔11的侧壁位置,一般的,接插孔11的孔壁可镂空,而弹性止挡柱13可具体连接在连接壳体1的侧壁位置。同时,在弹性止挡柱13的末端设置有楔形结构,主要用于与翼板25的外端端面形成抵接,从而在接线端子2插设进接插孔11,且弹性卡接板23与卡接槽12形成卡接后,加强对接线端子2在连接壳体1内的锁固稳定性。
47.如图5所示,图5为固定外壳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8.进一步的,为防止弹性止挡柱13向外弹性形变导致无法与翼板25的外端端面保持抵接,本实施例中增设了固定外壳3。具体的,该固定外壳3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壳体1上,主要用于压紧弹性止挡柱13的外侧壁,使得弹性止挡柱13保持被压紧状态,进而始终抵接在翼板25的外端端面上,防止意外脱出。同时,利用固定外壳3在连接壳体1上的安装,还可以实现接线端子2在连接壳体1内的快速定位,一般的,只有弹性止挡柱13顺利抵接到翼板25的外端时,才能将连接壳体1安装进固定外壳3。
49.为便于连接壳体1与固定外壳3之间的安装,本实施例在连接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4,同时在固定外壳3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板31,该连接板31主要用于与连接槽14形成卡接配合。如此设置,通过连接板31与连接槽14的卡接,即可方便地实现连接壳体1与固定外壳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的,连接槽14在连接壳体1的外壁上沿垂向方向开设,且连接板31在固定外壳3上的设置方向朝垂向方向延伸,如此即可实现接线端子2与连接壳体1在水平面内的定位安装。
5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