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模块与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0377发布日期:2022-09-09 23:0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信号传输模块与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差分信号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包括有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速背板连接器,信息传输量越来远大,传输速率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信号串扰也增加了,为减小串扰,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缩小信号回流路径,一般会在屏蔽件上冲制弹片,将弹片与接地走线、屏蔽件或其他带有接地功能的机构搭接。
3.但是,随着连接器的小型化、高速化的发展,结构上的稍微细致改变将会对传输性能、可靠性带来突出改变,现有单个弹片结构已不能满足减小串扰的需要。而且,现有的弹性片容易变形,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现象。
4.因此,针对目前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模块与连接器,可以有效地解决所述连接器中各个信号差分对之间信号串扰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模块,能够安装于一连接器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相邻设置的第二信号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第一屏蔽板,部分封装于所述基座内,所述第一屏蔽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子,从所述基座的一侧延伸出;并且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片;以及至少一第一信号差分对,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交错设置;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包括: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二屏蔽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地端子,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以及至少一第二信号差分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屏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与所述第二屏蔽板接触连接。
7.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还包括屏蔽连接件,所述屏蔽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屏蔽板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屏蔽板之间;其中,所述屏蔽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片,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与所述第二屏蔽板接触连接。
8.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体,用于封装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第一线缆,包括第一信号连接线与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线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电连接;第一接地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第一屏蔽板固
定连接;以及第一尾部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片的端部,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体,用于封装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第二线缆,包括第二信号连接线与第二接地线,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电连接;第二接地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第二屏蔽板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尾部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靠近所述第二接地片的端部,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的连接处。
9.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片和/或所述第二接地片上设置有尾部弹性指,所述尾部弹性指能够与一外部金属壳体导通,以实现接地功能。
10.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绝缘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基座之间的位置固定;以及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基座之间的位置固定。
11.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绝缘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一安装柱,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屏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绝缘体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有第二安装柱,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二屏蔽板之间的位置固定。
12.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设置;所述第二屏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设置。
13.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基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长度相同。
14.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基壳与一外壳;所述基壳与所述外壳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多个所述信号传输模块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其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中的尾部弹性指与所述外壳接触连接。
15.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接地件,所述接地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且所述接地件与所述外壳之间弹性连接。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连接器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能够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之间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能够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之间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一接地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屏蔽板与所述第一线缆,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的接地功能;所述第二接地片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屏蔽板与所述第二线缆,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屏蔽板的接地功能。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分别向所述第一屏蔽板安装有所述基座的一表面突伸出,能够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中的屏蔽件之间的互相导通。最后,突伸出的所述尾部弹性指能够与所述外壳导通,从而实现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的安全性;并且,所述接地件的设置能够将所
述连接器的接地线与pcb板接地导通,从而实现所述连接器中所有屏蔽部件以及外壳全部与接地线导通,即可以解决屏蔽搭接缩短信号回流路径,又可以解决高速化、小型化、多通道的要求,提高连接器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部分结构平面示意图;
21.图3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23.图5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24.图6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25.图7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所述基座的立体示意图一;
26.图8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基座的立体示意图二;
27.图9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28.图10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三;
29.图11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的所述第一绝缘体的立体示意图;
30.图12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1.图13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2.图14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33.图15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34.图16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器隐藏部分所述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接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38][0039]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3]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4]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45]
具体地,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模块10,能够安装于一连接器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屏蔽件互相导通,实现全屏蔽结构。
[0046]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第一屏蔽板120、至少一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第一绝缘体140、第一线缆150、第一接地片160、第一尾部绝缘体170、以及屏蔽连接件180。
[0047]
如图7至图8所示,所述基座11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固定连接,包括第一收容槽111、第一定位柱112、第二收容槽113以及第二定位柱114;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13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10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12设置于所述基座110设置有所述第一收容槽111的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定位柱112的突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11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114设置于所述基座110设置有所述第二收容槽113的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定位柱114的突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13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收容槽111能够为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提供收容空间,所述
第一定位柱112能够用于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位置固定,所述第二收容槽113能够为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相应部件提供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定位柱114能够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之间的位置固定。
[0048]
如图9至图10所示,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包括第一端子屏蔽区121、第一安装屏蔽区122以及第一走线屏蔽区123。所述第一端子屏蔽区121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1211,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对应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信号连接端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之间交错设置,用于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之间的信号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可以是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屏蔽区122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屏蔽区121和所述第一走线屏蔽区123相接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1212,所述第一通孔1212对应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位置设置,能够用于调整阻抗,降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之间的信号串扰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212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与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安装屏蔽区12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安装孔1221,所述第一安装孔1221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走线屏蔽区123内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向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安装有所述基座110的一表面突伸出,能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屏蔽件之间的互相导通。
[0049]
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呈长条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内,用于传输信号。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41与第一安装柱142;所述第一定位孔141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柱112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柱112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与所述基座110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柱142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221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21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之间的位置固定。
[0050]
所述第一线缆150包括第一信号连接线与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线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第一接地线与所述第一接地片160电连接,以实现接地功能。所述第一接地片160呈整体呈u型,设置于所述第一线缆150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连接处,且对应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所述第一走线屏蔽区123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160不仅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线缆150的稳定性,用来固定所述第一线缆150,还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卡扣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接地线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接地功能。所述第一接地片160还包括尾部弹性指161,所述尾部弹性指161能够与一外部金属壳体导通,从而实现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的安全性。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的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片160的端部,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一线缆150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连接处,并将所述第一接地片160进一步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固定,以提高可靠性。
[0051]
所述屏蔽连接件18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卡扣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之间,所述屏蔽连接件180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片18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81向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安装有所述基座110的一表面突伸出,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屏蔽件之间的互相导通。本实施例中独
立设置所述屏蔽连接件180一方面具有可更换性,并且所述屏蔽连接件18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叠加设置能够增强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用于调整阻抗,提高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之间的屏蔽效果,降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之间产生信号串扰的问题。
[0052]
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的组装过程中,首先将所述屏蔽连接件180与安装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的表面上,并将安装有所述屏蔽连接件180的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封装于所述基座110内,使所述屏蔽连接件180的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81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同时朝向所述基座110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13的开口侧。然后将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封装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内,并将封装有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所述第一绝缘体140安装于安装有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所述基座110上;此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1内;所述第一定位柱11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41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与所述基座110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柱14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21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之间的位置固定。然后将所述第一线缆150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连接,并将所述第一接地片160卡扣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上,导通所述接地线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接地功能。最后,将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封装于所述第一线缆150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片160的端部相接,进一步固定所述第一接地片160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提高可靠性。
[0053]
能够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组装完成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用于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之间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一接地片16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与所述第一线缆150,以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接地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81分别向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安装有所述基座110的一表面突伸出,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屏蔽件之间的互相导通;最后,突伸出的所述尾部弹性指161能够与一外部金属壳体导通,从而实现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的安全性。
[0054]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与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上形成的拼接槽与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上形成的拼接块;所述拼接槽与所述拼接块相互配合连接以形成所述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上脱落,增强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的稳定性。能够理解的是,所述拼接结构还可以是包括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上形成的拼接块与所述第一尾部绝缘体170上形成的拼接槽。
[0055]
具体地,如图12至图13所示,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包括第二屏蔽板210、至少一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第二绝缘体230、第二线缆240、第二接地片250以及第二尾部绝缘体260。
[0056]
如图14至图15所示,所述第二屏蔽板210包括第二端子屏蔽区211、第二安装屏蔽区212以及第二走线屏蔽区213。所述第二端子屏蔽区211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211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也就是说,所述第
二接地端子2111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信号连接端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之间交错设置,用于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之间的信号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可以是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屏蔽区212与所述第二走线屏蔽区213相接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第二通孔2121,所述第二通孔2121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位置设置,能够用于调整阻抗,降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之间的信号串扰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2121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与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安装屏蔽区21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2122,所述第二安装孔2122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之间的位置固定。
[0057]
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呈长条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内,用于传输信号。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31与第二安装柱232;所述第二定位孔231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114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柱114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与所述基座110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柱232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2122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22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之间的位置固定。
[0058]
所述第二线缆240包括第二信号连接线与第二接地线,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片250电连接,以实现接地功能。所述第二接地片250呈整体呈u型,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缆240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连接处,且对应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所述第二走线屏蔽区213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片250不仅可以增加所述第二线缆240的稳定性,用来固定所述第二线缆240,还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卡扣连接,导通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从而实现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接地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接地片250也可以包括尾部弹性指,所述尾部弹性指能够与一外部金属壳体导通,从而实现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的靠近所述第二接地片250的端部,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二线缆240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连接处,并将所述第二接地片250进一步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固定,以提高可靠性。
[0059]
在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的组装过程中,首先将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封装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内。然后将所述第二屏蔽板210安装于安装有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上;此时,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所述第二安装柱232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22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之间的位置固定。然后将所述第二线缆240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连接,并将所述第二接地片250卡扣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上,导通所述接地线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从而实现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接地功能。最后,将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封装于所述第二线缆240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连接处,并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靠近所述第二接地片250的端部相接,进一步固定所述第二接地片250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提高可靠性。
[006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与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上形成的拼接槽与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上形成的拼接块;所述拼接槽与所述拼接块相互配合连接以形成所述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能够防止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上脱落,增强所述第二信号
传输组件200的稳定性。能够理解的是,所述拼接结构还可以是包括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上形成的拼接块与所述第二尾部绝缘体260上形成的拼接槽。
[0061]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绝缘体23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与所述基座110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的长度相同;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整体性与结构稳定性更强,也能够使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的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刚好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13内。能够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中,第一屏蔽板120、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40之间是相互匹配的;在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第二屏蔽板210、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30之间是相互匹配的。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长度;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的长度。
[0062]
在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的安装过程中,将分别安装完成后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对组后,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13内;此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的端部抵靠至所述第二接地片250朝向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81的端部抵靠至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朝向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的表面;从而将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与所述第二屏蔽板210导通,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内所有屏蔽结构的导通,并通过所述第一线缆150与所述第二线缆240实现接地功能。
[006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扣连接、磁性连接、粘接以及同时收容于一固定空间内实现卡接等,并不以此为限。
[0064]
如图16至图1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能够实现屏蔽全导通,即可以解决屏蔽搭接缩短信号回流路径,又可以解决高速化、小型化、多通道的要求,提高连接器传输性能。所述连接器1包括一基壳20与一外壳30;所述基壳20与所述外壳30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多个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其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中的所述尾部弹性指161与所述外壳30接触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30为导电外壳,包括金属外壳。所述尾部弹性指161能够与所述金属外壳导通,从而实现所述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的安全性。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器1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常规结构的部件,本发明不作赘述。
[0065]
如图18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还包括至少一接地件40,用于将所述连接器1的接地线与pcb板接地导通;所述接地件40设置于所述外壳30的底部,且所述接地件40与所述外壳30之间弹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地件40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弹性凸包4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弹性凸包41的设置,能够使所述接地件40与所述外壳30之间存在一定的可调节性,更利于所述连接器1与pcb板之间的导通。
[0066]
综上,在本发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与所述连接器1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2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能够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一信号差分对130之间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111呈门字型排列,且包围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能够降低相邻两对所述第二信号差分对220之间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一接地片16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屏蔽板120与所述第一线缆150,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屏蔽板120的接地功能;所述第
二接地片250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屏蔽板210与所述第二线缆240,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屏蔽板210的接地功能。
[006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1231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81分别向所述第一屏蔽板120安装有所述基座110的一表面突伸出,能够实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100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组件200中的屏蔽件之间的互相导通。最后,突伸出的所述尾部弹性指161能够与所述外壳30导通,从而实现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功能,提升整个连接器1的安全性;并且,所述接地件40的设置能够将所述连接器1的接地线与pcb板接地导通,从而实现所述连接器1中所有屏蔽部件以及外壳全部与接地线导通,即可以解决屏蔽搭接缩短信号回流路径,又可以解决高速化、小型化、多通道的要求,提高连接器传输性能。
[0068]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69]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模块10与连接器1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