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9797发布日期:2022-08-31 06: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容纳腔以及用于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11);动触头(20)和静触头(30),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触头(20)与所述静触头(30)相对设置;活塞(4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12)和第二气室(13),所述活塞(41)与所述动触头(20)连接,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气室(12)连通,所述动触头(20)和所述静触头(30)均位于所述第二气室(13)内;其中,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灭弧通道(14),所述灭弧通道(14)的两个连通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气室(12)和所述第二气室(13)连通,所述活塞(41)具有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当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合闸状态时,所述进气口(11)通入高压气体,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容纳腔隔断,以使所述活塞(41)带动所述动触头(20)向靠近所述静触头(30)的方向运动;当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分闸状态时,所述进气口(11)关闭,所述活塞(41)带动所述动触头(20)向远离所述静触头(30)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气室(12)内的绝缘气体通过所述灭弧通道(14)进入所述第二气室(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通道(14)位于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第一连接杆(42),与所述活塞(4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2)位于所述活塞(41)远离所述动触头(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2)穿设在所述外壳(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第二连接杆(43),与所述活塞(4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3)位于所述动触头(20)和所述活塞(41)之间,所述活塞(4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43)与所述动触头(2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出气口(15),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出气口(15)与所述进气口(11)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5)与所述第二气室(13)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稳压气阀(50),设置在所述出气口(15)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进气单向阀(60),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1)处;和/或,出气单向阀(70),设置在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第一气室(12)连接的连通端处;和/或,吹弧单向阀(80),设置在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第二气室(13)连接的连通端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绝缘柜,所述绝缘柜具有绝缘气室,所述外壳(10)设置在所述绝缘气室内,所述绝缘气室内的绝缘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11)进入所述第一气室(12)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第一气室(12)连接的连通端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和/或,
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第二气室(13)的连通端处设置有第三密封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以及用于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动触头和静触头,均设置在容纳腔内;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活塞与动触头连接,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动触头和静触头均位于第二气室内;其中,外壳上还设置有灭弧通道,活塞具有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当活塞处于合闸状态时,进气口通入高压气体,灭弧通道与容纳腔隔断;当活塞处于分闸状态时,进气口关闭,第一气室内的绝缘气体通过灭弧通道进入第二气室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对负荷开关进行有效灭弧导致绝缘柜内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绝缘柜内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绝缘柜内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凯 王广先 杨悖思 刘震 赵瑞影 荆柳雯 袁松强 郑勇瀚 郭一鸣 吴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8/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