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39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插头,该插头中的插电片与导线连接端设有相互交错的凸缘。
常用的电插头由一个座体及两片插电片构成,插电片置于座体之中,其一端裸露于座体的上方,另一端置于座体内,该端用来与导线连接。附图5是常用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该插头中插电片的结构图,在附图5中,位于座体30下方的是插电片40,插电片与导线的连接端41设有并置的主、副凸缘43、44,呈一U形,当与导线80结合时,主、副凸缘相互对夹,使插电片与导线相互连接,从而产生导电作用,然而,该插头结构因设计不良,实施时会产生下列不足1、包合密贴性不佳,结合牢固性不良,导线容易产生滑脱现象;2、由于插电片与导线之间呈点接触,留有许多空隙,故而造成导电率低及电流不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接合牢固性及增进导电率的电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插头,有座体及两片插电片,插电片置于座体之中,其一端裸露于座体的上方,另一端置于座体内与导线相接,与导线相接端呈U形,设有并置的主、副凸缘,主凸缘上开有缺口,副凸缘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导线端部嵌于所述主、副凸缘之间,用工具压夹而使主、副凸缘紧密包住导线整个周面。为进一步提高其牢固性,还可在主、副凸缘上设有多个相互交错的齿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包合密贴性佳,结合牢固性优良;2、由于主、副凸缘紧密包住导线整个周面,呈面接触,所以导电性优良,电流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插电片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插电片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5、常用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常用电插头中插电片示意图参见附图1、附图2,一种电插头,有座体10及两片插电片20,插电片置于座体之中,其一端裸露于座体的上方,以供插设于电插座中,另一端置于座体内与导线80相接,与导线相接端22呈U形,设有并置的主、副凸缘23、24,主凸缘上开有缺口230,副凸缘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凸起。该电插头与导线连接时,将导线端部嵌于所述主、副凸缘之间,用工具压夹,使副凸缘上的凸起与主凸缘上的缺口相吻合,从而使主、副凸缘紧密包住导线整个周面(参见附图4)。为进一步提高与导线连接的牢固性,还可在主、副凸缘上设置多个相互交错的齿状凸起,(参见附图3),即主凸缘上有多个齿状凸起,两齿间是缺口230,副凸缘上也有多个齿状凸起,该凸起恰好与主凸缘上的缺口吻合,主凸缘上的凸起恰好与副凸缘上的缺口21吻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电插头,有座体(10)及两片插电片(20),插电片置于座体之中,其一端裸露于座体的上方,另一端置于座体内与导线相接,与导线相接端(22)呈U形,设有并置的主、副凸缘(23)、(24),其特征在于,主凸缘上开有缺口(230),副凸缘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凸缘上设有多个相互交错的齿状凸起。
专利摘要一种电插头,有座体10及两片插电片20,插电片置于座体之中,其一端裸露于座体的上方,另一端置于座体内与导线相接,与导线相接端22呈U形,设有并置的主、副凸缘23、24,主凸缘上开有缺口230,副凸缘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包合密贴性佳,结合牢固,导电性优良,电流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13/40GK2256591SQ96215500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7日
发明者邓进成 申请人:邓进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