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82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及图3所示,按键7设置于第一底板3上且按键7包含翘翘板构件9、键帽11、导磁性材料块13以及升降支撑装置15,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底板5以与第一底板3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板3上且第二底板5形成有突出弯折臂17,导磁性材料块13设置在第一底板3上,升降支撑装置15连接于键帽11与第一底板3之间,以使键帽11可相对第一底板3上下移动。翘翘板构件9具有枢接臂部19、导磁性材料臂部21以及撑抵部23,枢接臂部19枢接于键帽11,撑抵部23可滑动地设置于导磁性材料块13上,导磁性材料臂部21抵接于突出弯折臂17且可分离地吸附于导磁性材料块13上,其中导磁性材料块13可较佳地为磁铁,而导磁性材料臂部21则是可为磁铁或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但不受此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磁性材料块13亦可改为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而导磁性材料臂部21则可为磁铁。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导磁性材料臂部21对应突出弯折臂17的位置上可延伸形成有耳部22以用来抵接于突出弯折臂17,从而使得导磁性材料臂部21与突出弯折臂17的抵接可更加地稳固。
[0029]至于在按键7的触发设计方面,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键盘I可另包含电路板25,电路板25设置于第一底板3上,电路板25较佳地为薄膜电路板(membrane)且具有开关27,例如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或其它触发性开关。如此一来,当键帽11被按压时,键帽11可触发开关27而触发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输入功能。
[0030]以下针对升降支撑装置15搭配键帽11与第一底板3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键帽11具有第一滑槽29以及第一卡槽31,且第一底板3具有第二滑槽33以及第二卡槽35。升降支撑装置15包含第一支撑件37以及第二支撑件39,其中第二支撑件39与第一支撑件37彼此枢接。第一支撑件37具有第一滑动部41以及第一枢接部43,于组装第一支撑件37时,第一滑动部4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29中,且第一枢接部43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35中;第二支撑件39具有第二滑动部45以及第二枢接部47,于组装第二支撑件39时,第二滑动部45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3中,且第二枢接部47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31中。如此一来,透过上述的结构连接设计,键帽11可藉由升降支撑装置15而相对于第一底板3稳定地做上下运动。需注意的是,升降支撑装置15不限制于图2的剪刀(scissors)结构,也可以是传统火山口结构或其他类似结构(其相关设计常见于现有技术中,故不再赘述),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键帽11相对第一底板3上下移动的设计可改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升降支撑功效的结构。
[0031]透过上述配置,如图2以及图4所示,图4为图2的按键7于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滑动至收合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当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从如图2所示的释放位置滑动至如图4所示的收合位置时,透过上述突出弯折臂17抵接于导磁性材料臂部21、枢接臂部19枢接于键帽11,以及撑抵部23可滑动地设置于导磁性材料块13上的设计,突出弯折臂17可随着第二底板5的滑动而经由与其抵接的导磁性材料臂部21驱动撑抵部23在导磁性材料块13上滑动,以使得枢接臂部19相对于键帽11枢转而拉动键帽11向下移动,且使得导磁性材料臂部21相对于导磁性材料块13翘起而与导磁性材料块13分离。如此一来,当键盘I应用于一般具有由上盖与下壳体组成的开合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笔记型电脑)时,即可藉由连动机构使第二底板5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盖相对下壳体闭合而相对第一底板3滑动,使得键帽11往如图4所示的位置向下移动,藉以达到键帽11可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闭合而降低其高度的功效,换句话说,当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收合位置时,键盘I处于收合状态。
[0032]另一方面,当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从如图4所示的收合位置滑动至如图2所示的释放位置时,相对于导磁性材料块13翘起的导磁性材料臂部21与导磁性材料块13之间所产生的磁吸力就会吸引导磁性材料臂部21吸附于导磁性材料块13,以驱动撑抵部23在导磁性材料块13上滑动,以使得枢接臂部19相对于键帽11枢转而推动键帽11向上移动。如此一来,当键盘I应用于一般具有由上盖与下壳体组成的开合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笔记型电脑)时,即可藉由连动机构使第二底板5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盖相对下壳体展开而相对第一底板3滑动,使得键帽11往如图2所示的位置向上移动,藉以达到键帽11可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展开而回复至原来高度以供使用者按压的功效,换句话说,当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释放位置时,键盘I处于可操作状态。
[0033]需说明的是,于键帽11往如图2所示的位置与如图4所示的位置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键帽11连接于升降支撑装置15,故升降支撑装置15限制键帽11仅能相对第一底板3作上下直线运动。如此一来,键帽11即可更稳定地相对第一底板3上下移动。
[0034]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底板5与第一底板3之间的相对滑动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二底板5可在第一底板3上滑动的设计,其亦可改采用第一底板3可在第二底板5滑动的设计,也就是说,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底板3可形成有突出弯折臂17,导磁性材料块13设置在第二底板5上,升降支撑装置15连接于键帽11与第二底板5之间,以使键帽11可相对第二底板5上下移动,从而达到键帽11可随着第一底板3在第二底板5上的滑动而上下移动的目的,至于其他相关描述,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0035]除此的外,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与按键之间的连动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亦可改采用导磁性材料块设置于键帽上的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以及图6,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键盘I’的按键7’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的按键7’于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滑动至收合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结构,于此不再赘述。如图5以及图6所示,键盘I’包含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5以及复数个按键7’(于图5以及图6中仅以一个简示的),按键7’设置于第一底板3上且按键7’包含翘翘板构件9’、键帽11、导磁性材料块13’以及升降支撑装置15,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底板5以与第一底板3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板3上且形成有突出弯折臂17,导磁性材料块13’设置在键帽11上。翘翘板构件9’具有导磁性材料臂部21、支点部49以及抵接臂部51,支点部49枢接于键帽11,抵接臂部51抵接于突出弯折臂17,导磁性材料臂部21可分离地吸附于导磁性材料块13’上。
[0036]在实际应用中,按键7’可采用凸点触发开关的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图5的键盘I’的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5的键帽11被按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按键V的结构设计,于图7中省略升降支撑装置15的绘示。由图7以及图8可知,翘翘板构件9’可具有凸点53,藉此,当键帽11被按压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翘翘板构件9’的凸点53可触发开关27而触发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输入功能。需注意的是,上述凸点触发设计可应用在上一实施例中,其相关描述可参照图8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0037]透过上述配置,如图5以及图6所示,当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底板3从如图5所示的释放位置滑动至如图6所示的收合位置时,透过上述抵接臂部51抵接于突出弯折臂17、支点部49枢接于键帽11以及导磁性材料臂部21可分离地吸附于导磁性材料块13’上的设计,突出弯折臂17可随着第二底板5的滑动而推动与其抵接的抵接臂部51从如图5所示的释放位置移动至如图6所示的收合位置,以使得支点部49相对键帽11枢转而拉动键帽11向下移动,且使得导磁性材料臂部21相对于导磁性材料块13’翘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