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2757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气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接地极。
【背景技术】
[0002]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把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从而提供稳定的参考地电位,为工作电流、故障电流、雷击电流提供释放通道,因此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接地系统的使用年限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一般来说接地系统的寿命应与地上对应设施的预计使用年限相匹配,根据电力设备全寿命期30年的要求,现在通常使用的镀锌钢铁类接地材料很难满足接地网的使用年限。同时,在正常运转状态下接地系统更新会比第一次建设投入更高。铜类接地材料虽然能满足接地使用年限的要求,但铜属于重金属,腐蚀后产生的铜离子对地下水及土壤有很强的污染能力;另一方面,铜属于货币金属,这也造成铜的价格相对于钢铁来说要昂贵得多。
[0003]此外,接地电阻也是评价接地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接地电阻,通常有换土、换降阻剂、深井接地、外引接地网等各种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无形之中增加了接地成本。最为廉价的更换降阻剂方案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降阻剂必然含有盐碱类的离子成分,因此降阻剂会加剧金属接地极的电化学腐蚀速率;其次,降阻剂还会影响土壤环境,导致土壤盐碱化。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接地极,该装置采用金属与非金属相结合的多层复合结构,既具备常规金属接地极较高的电导率,又具备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趋肤效应弱、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经久耐用,安全环保,非常实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接地极,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金属芯体、钝化层、导电树脂层、石墨布层和导电石墨线层。
[0006]具体地,金属芯体为正圆柱体或椭圆柱体,也可以是其他各种能够想到的可行形状。
[0007]具体地,导电树脂层的厚度为0.5?I毫米。
[0008]具体地,石墨布层的厚度为I?2毫米。
[0009]具体地,钝化层的钝化材料为锌、锡或银,钝化材料的选取原则是:钢铁类金属芯体用金属锡或锌钝化,铝、铜类金属芯体用金属银钝化。
[0010]具体地,石墨布层包含2?8层石墨布。
[0011]具体地,石墨布从一面到另一面依次包括第一高碳柔性石墨层、第一石墨烯微片层、纤维层、第二石墨烯微片层和第二高碳柔性石墨层,每两层之间通过导电胶粘结,纤维层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组成。
[0012]进一步地,石墨布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为:75%的高碳柔性石墨、2%的石墨烯微片、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
[0013]具体地,导电石墨线层由12?18根导电石墨线编织而成。
[0014]进一步地,导电石墨线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为:77%的高碳柔性石墨、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具有金属材料优异的导通性能,外层的钝化层能有效保护金属芯体,防止金属芯体在无氧状态下受到电化学腐蚀,导电树脂层能有效的密封金属芯体,保证其隔绝空气、水和离子成分的侵蚀,石墨布层实现了一种大比表面积结构,保证本发明的电荷吸纳能力和释放能力,外层的石墨线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土壤结合性能,增大了与周围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和接触电阻。本发明接地极与现有技术接地极相比具有较大地结构改进,克服了现有接地极使用寿命短、环境不友好、导通能力弱的缺点,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石墨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石墨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金属芯体;2、钝化层;3、导电树脂层;4、石墨布层;41、石墨布;411、玻璃纤维;412、碳纤维;413、高碳柔性石墨层;414、石墨稀微片;5、导电石墨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接地极,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金属芯体1、钝化层2、导电树脂层3、石墨布层4和导电石墨线层5;其制作过程包含如下步骤:
(1)采用正圆柱形的钢铁材质金属芯体1,要求金属芯体I表面光亮,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
(2)将金属芯体I在氯化锌溶液中浸泡20?30min以进行除锈除油处理,然后在第一清水池中浸泡20?30min,晾至不滴水后再放入第二清水池中浸泡1min,取出后要求金属芯体滴落的液滴pH值不小于6.5,最后在60?80°C的暖风中吹20?30min;
(3)将金属芯体I在装有熔融锡液的锅内进行浸沾,并在保护气中降温,保护气可以使用氮气、二氧化碳或氦气等惰性气体,形成的钝化层2厚度为0.05?0.1mm;
(4)在钝化层2的表面涂刷导电树脂,然后在80°C温度和0.05MPa压强下固化I小时,得到厚度为0.5?Imm的导电树脂层3;导电树脂的组成为(以重量份数计):锌酚醛树脂4份,聚乙烯醇缩甲乙醛4份,E-44环氧树脂3份,醋酸乙酯-无水乙醇混合溶液20份,2-乙基-4甲基咪唑0.3份,银粉25份,其中醋酸乙酯-无水乙醇混合溶液由体积比为7:3的醋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组成;
还原;
(5)在导电树脂层3外包裹6层石墨布41,每两层石墨布41之间通过压敏胶粘结,从而形成厚度为I?2mm的石墨布层4(如图2所示),石墨布层4与导电树脂层3之间通过导电胶粘结;石墨布41按重量百分比表不的组成为:75%的尚碳柔性石墨、2%的石墨稀微片、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其中高碳柔性石墨要求固定碳含量在99%以上;
(6)最后在石墨布层4外设置导电石墨线层5,石墨布层4与导电石墨线层5之间通过导电胶粘;导电石墨线层5由12?18根导电石墨线编织而成,导电石墨线的直径为5mm;导电石墨线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为:77%的高碳柔性石墨、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其中高碳柔性石墨要求固定碳含量在99%以上。
[0020]本例中石墨布41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具体制作方式为:
首先用玻璃纤维411和碳纤维412构成一个起支撑作用的纤维层,然后在纤维层上下各覆盖一层石墨烯微片414,石墨烯微片414用导电胶粘结在纤维层的上下两面,然后将该复合层在80°C温度下用滚压轮压接紧固在一起,接着在石墨烯微片414表面再涂抹一层导电胶,并将高碳柔性石墨洒在石墨烯微片的表面并达到一定厚度,形成高碳柔性石墨层413,再在80°C温度下用滚压轮压接紧固在一起,最后再通过切割刀片切割成50mm的宽度即成。
[0021]本发明复合接地极中金属芯体I由钝化层2、导电树脂层3、石墨布层4保护,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不易被腐蚀,埋在地下可以长久使用;外层包覆的导电石墨线层5可以扩大接地极的电容,并具有较好的降阻效果。整个接地极具有制造成本低、电导率高的优点,非常实用。
[0022]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实现方案的具体个例,没有也不可能覆盖本专利的所有实现方式,因此不能视作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定;凡是与以上案例属于相同构思的实现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金属芯体(I)、钝化层(2)、导电树脂层(3)、石墨布层(4)和导电石墨线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体(I)为正圆柱体或椭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树脂层(3)的厚度为0.5?I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布层(4)的厚度为I?2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2)的钝化材料为锌、锡或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布层(4)包含2?8层石墨布(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布(41)从一面到另一面依次包括第一高碳柔性石墨层、第一石墨烯微片层、纤维层、第二石墨烯微片层和第二高碳柔性石墨层,每两层之间通过导电胶粘结,所述纤维层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布(41)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为:75%的高碳柔性石墨、2%的石墨烯微片、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石墨线层(5)由12?18根导电石墨线编织而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石墨线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为:77%的高碳柔性石墨、15%的玻璃纤维、3%的碳纤维,以及5%的导电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接地极,属于电气接地技术领域,该复合电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金属芯体、钝化层、导电树脂层、石墨布层和导电石墨线层。本发明接地极具有寿命长、环境友好、导通能力强等优点,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IPC分类】H01R4/66
【公开号】CN105514629
【申请号】CN201610058027
【发明人】高艳海, 韩伟, 贾冬明, 张瑞峰, 岳素华, 李哲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