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生产系统和线束生产方法_2

文档序号:9872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详细构成图。
[0039]图10是示出线束的外观的立体图。
[0040]图11(a)— 11(c)是示出电线末端与着色部的图。
[0041]图12是示出图9所示的线束生产系统的第一系统构成群的构成图。
[0042]图13是示出自动子放置切断机的放大构成图。
[0043I图14是示出着色单元的构成图。
[0044]图15是示出末端擦拭部的构成图。
[0045]图16是示出着色单元主体部的构成图。
[0046]图17(a)_17(c)是示出着色材料的附着状态的说明图。
[0047]图18是示出干燥部的构成图。
[0048I图19(a)是示出外观设计确认部和确认方法的构成图,图19(b)示出图像显示部的显不O
[0049]图20是示出末端剥皮部的作用说明图。
[0050]图21是示出端子安装部的作用说明图。
[0051]图22是示出将着色单元的配置变更了的第一系统构成群的构成图。
[0052]图23是示出将着色单元的配置变更了的第一系统构成群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参照图1-8来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线束生产系统的基本构成。
[0054]如图1所示,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线束生产系统I是用于生产构成线束的子线束等中间生产品的系统。图1所示的线束生产系统I示出直到生产图8所示的子线束2(中间生产品)的构成。
[0055]线束生产系统I包括第一系统构成群3、第二系统构成群4、第三系统构成群5、第一库存部6、第二库存部7、以及第三库存部8。
[0056]在第一系统构成群3中,作为构成图8所示的子线束2的部件,有多个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后识别电线群10)。在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中,作为在子线束2的生产中有效的后识别的部分,形成有着色部11。该着色部11是通过使用着色单元12并用着色材料将电线包覆部13着色从而形成的。第一系统构成群3除了包括着色单元12之外,还包括电线末端集合部14、选择电线拉出部15、测量部16、电线切断部17、末端剥皮部18、端子安装部19、电线保持杆20、电线U形放置部21、以及电线保持杆移动部22。在图2中,在电线切断部17与末端剥皮部18之间配置有着色单元12。另外,着色单元12也可以被配置在测量部16的前后、端子安装部19之后的位置。
[0057]在电线末端集合部14中,将卷绕在卷筒上的多种电线23的各电线末端24汇集,并分别保持该各电线末端24。在选择电线拉出部15中,基于构成I个子线束2的电线类别来选择电线23,并将其作为选择电线25而从电线末端集合部14拉出。被拉出的选择电线25之后被电线切断部17切断为指示的长度,成为测量切断电线26。利用电线U形放置部21将测量切断电线26以近似U形放置在电线保持杆20上。此时,测量切断电线26的末端相对于电线保持杆20的设置位置要考虑到例如防止组装线束时电线彼此互相缠绕,或者考虑到生产子线束2时的金属端子插入顺序。
[0058]对于测量切断电线26的末端,对电线包覆部13的外表面的一定范围进行擦拭,并且利用着色单元12的主体部分对被擦拭后的部分进行着色。用着色单元12的外观设计确认部分来检查着色部11。
[0059]在端子安装部19中,安装金属端子27,由此得到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在被电线保持杆20保持有多个的状态下成为后识别电线群10。
[0060]在第二系统构成群4中,从在电线保持杆20中保持多个的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后识别电线群10)部分地生产图7所示的子线束2。在第二系统构成群4中,对壳体28的腔室自动插入(自动收容)金属端子27。
[0061]在第三系统构成群5中进行生产,使得子线束2如图8所示地完成。在第三系统构成群5中,进行难以自动机器化的工序。具体而言,在第三系统构成群5中进行如下工序:手动插入在第二系统构成群4中不能自动插入的金属端子27(例如与其他金属端子反向地插入的情况等)。另外,在第三系统构成群5中进行:将带端子后识别电线9扭转的工序、将电线彼此接合的工序等。此外,在第三系统构成群5中进行如下工序:手动组装索环等这样的更适于预先组装的外部器件。
[0062]将利用第一系统构成群3得到的后识别电线群10储存在第一库存部6。将利用第二系统构成群4得到的子线束2储存在第二库存部7。将利用第三系统构成群5得到的子线束2储存在第三库存部8。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储存在第三库存部8中之后的子线束2被放置在布线板上而被组装为线束。
[0063]在线束生产系统I中,在I个子线束2需要多种电线23来生产的情况下,能够用I个着色单元12来形成作为后识别部分的着色部11。对于线束生产系统I而言,即使着色单元12是I个也能够对应。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的紧凑化、成本降低。
[0064]关于着色单元12,也可以将其记为“着色单元和/或者标记单元”。标记单元是用于用着色材料来进行标记的单元。
[0065]关于子线束2,“子线束”是指处于金属端子27(压接端子等)都插入于连接器壳体的状态、接合后的状态的子线束。换言之,“子线束”是指所有的金属端子27都不露出的状态的子线束。
[0066]关于着色部11,着色状态除了如图所示在周向为线状(带状)之外,也可以是点(..)、标记(〇、Λ、Α、Β等)等。
[0067]另外,也可以是不包括第三系统构成群5而将金属端子27都自动插入的构成。另夕卜,反之,也可以是不包括第二系统构成群4而将金属端子27都手动插入的构成。并且,第二系统构成群4和第三系统构成群5的配置顺序也可以与图示的相反。或者,也可以将第二系统构成群4和第三系统构成群5的任一者或者两者2个并列地排列。
[0068]下面,参照图9-23来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线束生产系统的详细构成。
[0069]如图9所示,详细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线束生产系统31包括子线束生产线32、和线束组装线33。另外,也可以将子线束生产线32称作前工序线34、将线束组装线33称作后工序线35ο
[0070]子线束生产线32包括2条线。子线束生产线32包括:能用自动机器对应的包含第一系统构成群36、第二系统构成群37、第一库存部38(38a、38b)、第二库存部39(39a、39b)的线;以及手动对应的包含第三系统构成群41、第三库存部42(42a、42b)的线(作业员进行组装的线)。在第一系统构成群36中设置有着色单元40。
[0071]另外,说明了子线束生产线32是2条线,但线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I条线。
[0072]能用自动机器对应的线即第一系统构成群36和第二系统构成群37由计算机(未图示)控制,通过控制机构(未图示)来工作。计算机所构成的控制部被构成为能够对每个系统构成进行控制、或者能够对整体一并进行控制。控制部具有CPU、RAM、R0M等。利用与子线束种类相应的程序,能够变更生产步骤、生产速度等,例如即使供给器件有多个,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选择等。此外,利用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能够在生产中途判定好坏等。
[0073]线束组装线33是设置在子线束生产线32的下游侧的组装专用的线。在线束组装线33中,在布线板上组装一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图8的子线束2。此时,通过进行卷带、安装外部器件等,从而组装图10所示的线束43。此外,图10的线束43的构成、外观形状是一个例子。此处,省略保护器、索环等外部器件的图示。
[0074]在图10中,线束43是电线44的束,布设在汽车(移动体)的预定位置并传递电力、信号。关于汽车中需要的电线条数,包含从所谓的一般车到高级车来例举时,有几百条,有的根据情况会超过千条。这样的线束43由于电线要一条一条加工并生产,因此需要许多工序,耗费很大的劳力和时间。因此,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比较重要。
[0075]根据搭载在汽车中的设备(车载电装件)的配置来生产线束43。作为线束43的种类,例如从前侧开始进行例举时,有发动机室用线束、车颈侧用线束、仪表板用线束、门用线束、后侧用线束等。
[0076]线束43是电线44的束,作为束的部分的构成,具有干线45、和从该干线45的预定位置分岔的多个支线46。在干线45、多个支线46的末端设置有各种类型的连接器47。连接器47具有安装在电线44末端的金属端子、和收容该金属端子的连接器壳体。
[0077]在线束43中,为了可靠地进行电连接,电线44末端的金属端子需要插入在连接器壳体的预定位置。在实施例中,在电线44的末端48形成有图11(a)所示的识别用的外观设计部分,即着色部49。此外,关于电线44的末端,在此处的说明中为附图标记48,但在测量并切断电线44后,用后述附图标记66、67示出。
[0078]在图11(a)中,首先说明电线44的构成。电线44包括电线导体部50(导体)、和电线包覆部51 (绝缘体)。电线导体部50具有导电性。电线包覆部51具有绝缘性。电线包覆部51是通过在电线导体部50的外表面挤压出未着色的熔融树脂材料从而形成的。电线包覆部51在树脂材料中掺入白色的着色剂而成为白色。或者,也可以不在树脂材料中掺入着色剂而成为自然的颜色。另外,电线包覆部51的颜色在实施例中原则上为白色,但也可以是自然色、其他色。
[0079]接下来,说明着色部49。着色部49形成于白色的电线包覆部51的外表面。着色部49在外表面的预定区域、并遍及全周地形成。着色部49是通过用着色材料将电线包覆部51的外表面着色从而形成的。
[0080]在图11 (b)、11 (c)中,附图标记ar I与ar2之间为第一区域,附图标记ar2与ar3之间为第二区域,附图标记ar3与ar4之间为第三区域,附图标记ar5与ar6之间为第四区域,附图标记ar6与ar7之间为第五区域,附图标记ar7与ar8之间为第六区域。这样,图11(b)的着色部49跨第三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半,另外,跨第六区域、和第五区域的一半地形成。另一方面,在图11(c)的着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