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619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模块,具体是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
【背景技术】
[000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一般分为PC级和CB级两个级别。CB级主要包括两个断路器模块(常用断路器模块和备用断路器模块)、用于切换两个断路器模块状态的切换装置,断路器模块包括断路器以及断路器外壳,断路器主要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小型断路器。现有的CB级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的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将导线伸入断路器的接线孔中通过锡焊焊接的方式将导线与接线端子焊牢;焊接时会产生高热量会造成断路器的损坏。而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损坏情况,因此在维修时维修人员会将导线拆除然后测试断路器是否存在问题;断路器即使没存在问题,却由于导线与接线端子的分开使得焊锡还残留在接线端子上,用户就会要求使用新的断路器,这样就会造成断路器没有损坏但是由于焊锡残留在接线端子上使得整个断路器都报废的情况出现;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装置,断路器模块采用螺钉紧固、装配,装配过程及其复杂,且采用这种断路器会出现紧固不到位或紧固过紧造成断路器变形,断路器内的保护元件变形,使得断路器滑扣、不能合闸、合闸不同步等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包括断路器及包覆在断路器外侧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板,接线板的一端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内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板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线连接。
[0005]采用接线板的设置,可以将导线接于接线板上通过接线板;在维修过程中,便于维修;发现断路器没有损坏时可以重新将接线板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中与接线端子连接,与现有技术直接将导线与接线端子采用焊接相比,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0006]其中,所述接线板包括夹持部与接线部,所述夹持部与接线部之间存在夹角;夹持部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内,接线部上开设有接线通孔。
[0007]其中,所述的夹角为90°。
[0008]采用夹持部与接线部直接设置有夹角,夹角为90°考虑到断路器与外壳之间的空间有限,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避免接线板占用大量空间。
[0009]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架、右固定架;上盖位于断路器操作手柄的上方,上盖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的左、右固定架位于断路器的左右两侧,前、后固定架上设置有卡勾与卡槽,卡勾与断路器上的预安装孔I呈卡接固定,倒钩与卡槽呈卡接固定;前、后固定板分别位于断路器的前后两侧;所述上盖、左、右固定架将前、后固定板的上边缘、左边缘、右边缘包覆。
[0010]采用这种形式的外壳结构,便于外壳与断路器之间进行装配。
[0011]其中,所述的前、后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凸台,凸台与断路器前后两侧开设的预安装通孔I对应,前、后固定板与断路器配合时,凸台伸入预安装通孔I中,所述凸台与预安装通孔I的形状为同心圆。
[0012]其中,所述的后固定板上设置有弹性凸筋和便于弹性凸筋发生变形时通过的条形孔,断路器发生位置偏移时断路器的后表面作用在弹性凸筋上,弹性凸筋变形。
[0013]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外壳与断路器的后表面的接触面为平面,因此在安装整个断路器模块时,随着断路器模块的紧固由于平面之间相互接触会造成断路器被挤压变形,造成断路器内部双金元件、弹簧位置变形,使得断路器动作特性下降。而采用这种弹性凸筋结构,在断路器在紧固时随着断路器位置的偏移,断路器的后表面会挤压弹性凸筋使弹性凸筋进行变形,而断路器不会发生变形,避免了断路器出现滑扣、不能合闸、合闸不同步等现象的出现。
[0014]其中,所述左、右固定架上还设置有螺钉固定座。该设置便于螺钉从双电源切换装置的底板穿过与断路器模块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面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包括断路器I以及断路器外壳;断路器I为现有技术中的小型断路器,该断路器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便于导线伸入到接线端子中与接线端子连接的接线孔2以及预安装孔13 ;断路器的前后表面上开设有预安装通孔I 4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板包括夹持部5与接线部6,接线部6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与导线接线的接线通孔11,夹持部5与接线部6之间的夹角呈90°,从而保证夹持部5伸入到接线孔2中与接线端子连接的同时使得接线部可以与断路器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相贴;断路器外壳包括上盖7、前固定板8、后固定板9、左固定架10、右固定架12 ;前、后固定板8、9分别位于断路器的前后表面处,后固定板9靠近断路器后表面的一面上设置有三条弹性凸筋13,后固定板上还开设有三条条形孔14,该条形孔14在弹性凸筋13发生变形时便于弹性凸筋13穿过;前、后固定板8、9对应预安装通孔I 4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台15,凸台15与预安装通孔I 4的形状为同心圆,装配时凸台15伸入预安装通孔I 4中与其卡接;上盖7位于断路器I的上方且上盖7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倒钩16,左固定架10和右固定架12分别位于断路器I的左右两侧上,左固定架10和右固定架12上均设置有卡勾17以及卡槽18,卡勾17伸入到预安装孔I 3与预安装孔13呈卡接固定,卡槽18与倒钩16呈卡接配合从而保证上盖7的稳定性;前、后固定板8、9的两侧边缘处为扁凸筋20,当上盖7、左固定架10以及右固定架12三者与断路器I配合后将前、后固定板8、9的扁凸筋20包覆;左、右固定架10、12上还设置螺钉固定座19,便于螺钉从双电源切换装置的底板穿过与断路器模块固定。
[0019]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包括断路器及包覆在断路器外侧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板,接线板的一端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内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板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夹持部与接线部,所述夹持部与接线部之间存在夹角;夹持部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内,接线部上开设有接线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架、右固定架;上盖位于断路器操作手柄的上方,上盖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的左、右固定架位于断路器的左右两侧,前、后固定架上设置有卡勾与卡槽,卡勾与断路器上的预安装孔I呈卡接固定,倒钩与卡槽呈卡接固定;前、后固定板分别位于断路器的前后两侧;所述上盖、左、右固定架将前、后固定板的上边缘、左边缘、右边缘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凸台,凸台与断路器前后两侧开设的预安装通孔I对应,前、后固定板与断路器配合时,凸台伸入预安装通孔I中,所述凸台与预安装通孔I的形状为同心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固定板上设置有弹性凸筋和便于弹性凸筋发生变形时通过的条形孔,断路器发生位置偏移时断路器的后表面作用在弹性凸筋上使得弹性凸筋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固定架上还设置有螺钉固定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断路器模块,其包括断路器及包覆在断路器外侧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板,接线板的一端插入断路器的接线孔内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板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便于装配及接线、增加断路器的使用寿命、方便客户对产品进行维护保养。
【IPC分类】H01H71-08
【公开号】CN204303711
【申请号】CN201520024922
【发明人】张韶松
【申请人】温州合邦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