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USB接口与3.5mm母头插座的转接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87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5mm母头插座的MIC端之间的线路保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USB接口与3.5mm母头插座的转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USB公头,2-连接线束,3-3.5mm母头插座,4-3.5mm公头插针,5-上电检测芯片,6-插针检测电路,7-第一弹片,8-第二弹片,9-第一模拟开关,10-第二模拟开关,11-第三模拟开关,12-第一电路节点,13-第二电路节点,14-第三电路节点,15-第四电路节点,16-第五电路节点,17-第六电路节点,18-第七电路节点,19-第八电路节点,20-第九电路节点,21-第十电路节点,22-第一电阻,23-第二电阻,24-第三电阻,25-第四电阻,26-第五电阻,27-第六电阻,28-第七电阻,29-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USB接口与3.5mm母头插座的转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24]带USB接口与3.5mm母头插座的转接线包括USB公头1、连接线束2和3.5mm母头插座3,USB公头I通过连接线束2与3.5mm母头插座3连接,USB公头I设有管脚VCC、管脚GND、管脚D+以及管脚D-,3.5mm母头插座3设有MIC端、地线GND端、左声道L端以及右声道R端,USB公头I内设有检测3.5mm母头插座3内是否有插入3.5mm公头插针4的上电检测芯片5,3.5mm母头插座3内设有与上电检测芯片5和3.5mm公头插针4相连接的插针检测电路6。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插针检测电路6包括第一弹片7以及在3.5mm公头插针4非插入状态下与第一弹片7贴合连接的第二弹片8,该第二弹片8接地,该插针检测电路6为3.5mm母头插座3内的设计,其根据3.5mm公头插针4的插入动作实现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的结合与分离;
[0026]第二弹片8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十电路节点21,该第十电路节点21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一电阻22,第十电路节点21引出的线路与第一弹片7之间设有电容29 ;
[0027]其中,该插针检测电路6的设计,结构简单,实现对3.5mm公头插针4插入动作的检测;
[0028]上述上电检测芯片5上设有第一模拟开关9,第一模拟开关9设有第一常闭管脚NC1、第一常开管脚N01、第一输入管脚IN1、第一自由输出管脚COMl以及第一接地管脚GND1,其中,第一常闭管脚NCl与USB公头I的管脚GND连接,第一常开管脚NOl与USB公头I的管脚VCC连接,第一常开管脚NOl与USB公头I的管脚VCC之间设有第一电路节点12,第一电路节点12引出的线路连接至第一输入管脚INl,第一电路节点12与第一输入管脚INl之间设有第二电路节点13,第二电路节点13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插针检测电路6的第一弹片7上,第一输出自由管脚COMl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左声道L端,USB公头I的管脚GND与第一常闭管脚NCl之间设有第三电路节点14,第三电路节点14引出的线路连接到第一接地管脚GNDl上,第一接地管脚GNDl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地线GND端;
[0029]其中,该第一模拟开关9的设置,实现对USB公头I的管脚VCC与3.5mm母头插座3的左声道L端之间的线路保护。
[0030]在该实施例中,在USB公头I的管脚VCC与3.5mm母头插座3的左声道L端之间,以及USB公头I的管脚GND与3.5mm母头插座3的地线GND端之间设置上述电路,其余USB公头I与3.5mm母头插座3之间通过上述连接线束2连接,在此不在赘述。
[0031]其中,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述第一模拟开关9的实现功能,可以进行如下设置:
[0032]第一电路节点12与第二电路节点13之间设有第二电阻23,第三电路节点14与第一常闭管脚NCl之间设有第三电阻24。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电检测芯片5上还设有第二模拟开关10,第二模拟开关10设有第二常闭管脚NC2、第二常开管脚N02、第二输入管脚IN2、第二自由输出管脚COM2以及第二接地管脚GND2,其中,第二常闭管脚NC2与USB公头I的管脚GND连接,第二常开管脚N02与USB公头I的管脚D+连接,第二常开管脚N02与USB公头I的管脚D+之间设有第四电路节点15,第四电路节点15引出的线路连接至第二输入管脚IN2,第四电路节点15与第二输入管脚IN2之间设有第五电路节点16,第五电路节点16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插针检测电路6的第一弹片7上,第二输出自由管脚COM2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右声道R端,USB公头I的管脚GND与第二常闭管脚NC2之间设有第六电路节点17,第六电路节点17引出的线路连接到第二接地管脚GND2上,第二接地管脚GND2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地线GND端。
[0034]其中,该第二模拟开关10实现对USB公头I的管脚D+与3.5mm母头插座3的左声道R端之间的线路保护。
[0035]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述第二模拟开关10的实现功能,可以进行如下设置:
[0036]第四电路节点15与第五电路节点16之间设有第四电阻25,第六电路节点17与第二常闭管脚NC2之间设有第五电阻26。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电检测芯片5上还设有第三模拟开关11,第三模拟开关11设有第三常闭管脚NC3、第三常开管脚N03、第三输入管脚IN3、第三自由输出管脚COM3以及第三接地管脚GND3,其中,第三常闭管脚NC3与USB公头I的管脚GND连接,第三常开管脚N03与USB公头I的管脚D-连接,第三常开管脚N03与USB公头I的管脚D-之间设有第七电路节点18,第七电路节点18引出的线路连接至第三输入管脚IN3,第七电路节点18与第三输入管脚IN3之间设有第八电路节点19,第八电路节点19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插针检测电路6的第一弹片7上,第三输出自由管脚COM3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MIC端,USB公头I的管脚GND与第三常闭管脚NC3之间设有第九电路节点20,第九电路节点20引出的线路连接到第三接地管脚GND3上,第三接地管脚GND3连接至3.5mm母头插座3的地线GND端。
[0038]其中,该第三模拟开关11实现对USB公头I的管脚D-与3.5mm母头插座3的MIC端之间的线路保护。
[0039]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述第三模拟开关11的实现功能,可以进行如下设置:
[0040]第七电路节点18与第八电路节点19之间设有第六电阻27,第九电路节点20与第三常闭管脚NC3之间设有第七电阻28。
[0041]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拟开关9、第二模拟开关10以及第三模拟开关11具有同样的结构,其参照图1所示的,其设有常开触点a、常闭触点b以及活动触点C,结合该结构,对上述第一模拟开关9、第二模拟开关10以及第三模拟开关11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42](I) 3.5mm公头插针4非插入状态
[0043]此时,插针检测电路6的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处于贴合连接的状态;
[0044]第一模拟开关9的常闭触点b与活动触点c连接,USB公头I的管脚GND、第三电路节点14、第一常闭管脚NC1、常闭触点b、活动触点C、第一自由输出管脚COMl至3.5mm母头插座3的左声道L端,线路截至;
[0045]USB公头I的管脚VCC、第一电路节点12、第二电路节点13至第一弹片7,然后经过第二弹片8、第十电路节点21至接地端,此时,第一输入管脚INl的电压为0,即USB公头I端的信号无法进入具有3.5mm公头插针4的连接设备上,实现电路保护;
[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