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61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源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客户需要双输入,区分设备供电来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各种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导致电脑桌下线路错乱,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电源保护,以及管理需要,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控制器,旨在用于解决现有多个插座共同使用时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控制器,包括盒体以及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盒体与所述盖体围设形成有容纳腔,于所述容纳腔内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座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插座,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第一输入线路以及第二输入线路,各所述第一插座均串联于所述第一输入线路上,各所述第二插座均串联于所述第二输入线路上,且各所述第一插座之间并联,各所述第二插座之间均并联。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入线路包括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以及用于切换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线路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路通断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线路上串联有节省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节省模块通断的第三插座,各所述第二插座均与所述节省模块电连接,且各所述第二插座还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线路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切换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线路与所述第二输入线路通断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同时串联于所述第一输入线路与所述第二输入线路上。
[0008]进一步地,于所述盖体正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处设置有方便对其控制的开口。
[0009]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处设置有两个指示灯,且其中一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一输入线路串联,另一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二输入线路串联。
[0010]进一步地,于所述盒体正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处开设有电源线接入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线路上串联有第一过载保护器,所述第二输入线路上串联有第二过载保护器。
[0012]进一步地,于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且其中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可转动连接,另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卡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卡接外设电器电源适配器的卡位,所述卡位位于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盒体内壁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盒体沿其与所述盖体可转动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外接线路伸入的出线孔。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源控制器,采用盒体与盖体配合形成较封闭的结构,同时在其围设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座与多个第二插座,对此当外设电器与其中一插座插接时,两者之间的连接部位均位于容纳腔内,即通过盖体与盒体可以形成对其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老鼠等小动物对其的撕咬破坏,而且这种结构使其不易与人体接触,不但两者之间的连接比较稳定,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各第一插座与第一输入线路电连接,而各第二插座则均与第二输入线路电连接,即控制器采用两种不同的电源输入方式,对于两种电源输入方式可分别为市电输入与UPS电源输入,对此当采用市电输入时则外设电器与第一插座插接,同时采用UPS电源输入时则外设电器与第二插座插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容纳腔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主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线路以及第二输入线路的电路图;
[0021]图4为图1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节省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压线板翻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控制器,包括盒体I与盖体2,两者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相互配合围设形成有容纳腔3,两者之间可采用翻盖的形式打开容纳腔3,在容纳腔3内固定有安装板31,具体为通过螺钉等将安装板31固定于盒体I的内侧面上,在安装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座31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插座312,一般为方便用户使用,第一插座311与第二插座312均有多个,在盒体I内设置有第一输入线路32与第二输入线路33 (不间断电源输入线路),对于各第一插座311均串联于市电输出线路上,而各第二插座312则均串联于第二输入线路33上,且各第一插座311之间均为并联,而各第二插座312之间也均为并联,即各第一插座311均由第一输入线路32供电,且各第一插座311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同理各第二插座312由第二输入线路33供电,各第二插座312之间不会产生干扰。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盒体I与盖体2配合形成一个较密闭的空间,将各第一插座311与各第二插座312均设置于容纳腔3内,对此外设电器的插头需要伸入容纳腔3内与第一插座311或第二插座312电连接,即两者之间的连接部位处于较密闭空间内,不但可以防止其与人体接触,而且能够有效避免老鼠等小动物对其的撕咬,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当外设电器较多时,各外设电器的电源线插头均需要伸入容纳腔3内,这种封闭结构可以使得各外设电器伸入的线路均具有一定的条理性;进一步地由于容纳腔3内具有第一输入线路32以及第二输入线路33,即控制器具有两种供电模式,对于第一输入线路32可为市电输入线路,第二输入线路33可为UPS输入线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供电模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当第二输入线路33为UPS电源供电时,其可以保证外设电器能够持续工作,进而可以避免外设电器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保证其安全使用。为方便各第一插座311以及各第二插座312在容纳腔3内的摆放,通常将各第一插座311与各第二插座312整体沿盒体I内壁以U形分布,可以提高容纳腔3内空间的利用率,针对这种结构可以在U形分布的两个边角处还均设置有品字插座314,外接线路无需通过插头直接电连接至两个品字插座314上,比如外接线路的端部可直接缠绕于两个品字插座314上,在实现电连接的基础上,占用空间非常少,也不会干涉外设电器电源线在容纳腔3内的铺设。
[0026]参见图3以及图4,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二输入线路33包括有第一控制线路331与第二控制线路332,且两者之间采用一第一控制开关34控制两者之间的通断,具体为当第一控制开关34未切换时,第一控制线路331导通,第二控制线路332为断路,反之当第一控制开关34切换后,第二控制线路33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