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815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按键结构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有关,尤其涉及一种可增加按压行程的按键结构及其键盘。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应用于如键盘上的按键la,大致包括一基板10a、一键帽11a、以及一活动连接于基板1a与键帽Ila间的连接组件12a,且该连接组件12a内供一弹性件120a通过而设置,并抵顶于键帽Ila内与基板1a上,而该基板1a上则设有一电路层100a,该电路层10a对应该弹性件120a而突设有一导电突膜101a。当键帽Ila受人手按压时,即可通过连接组件12a带动键帽Ila向下位移而迫压该弹性件120a,并使该弹性件120a触击导电突膜1la后,以达到敲击键盘之按键Ia等信号输入的目的。
[0003]然而,如图2所示,一般使用者在快速敲击键盘时,或有因为按压键帽Ila位置的偏差,例如像是一般键盘上的空白键、Shift键、Enter键等俗称的「倍数键」,因为其键帽本身的宽度较一般「一倍键」的宽度来得宽,故于按压不平衡时,容易造成键帽Ila在向下位移的作动上较不完全,以致无法对键帽Ila提供较完整的按压行程,因此弹性件120a也没有被键帽Ila完整迫压,故无法确保弹性件120a与导电突膜1la能确实接触,而发生使用者以为有敲击按键Ia但却没有提供信号输入的作用,且会因键帽IIa边缘撞击底面而容易产生噪音。为避免或降低此问题的发生,从而寻找其中可能影响的因素之一:在于按压键帽Ila时所提供的按压行程若能增加(意即争取图2中的间距h),即可进一步使键帽Ila对弹性件120a的迫压更确实,进而能确保弹性件120a能有效触击该导电突膜101a,以确实达到信号输入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其键盘,其是于键帽周缘下提供一导斜面,以增加键帽向下位移的按压行程,进而避免或降低上述现有问题的发生。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其键盘,其是可通过上述导斜面的设计,而降低键帽因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
[0007]一基座;
[0008]—键帽,包含一键帽顶部、以及沿着该键帽顶部的外围所环设的键帽突缘;以及
[0009]—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该基座与该键帽之间;
[0010]其中,该键帽的该键帽突缘自该键帽顶部的底面向下延伸,并于该键帽突缘下方形成一导斜面,且该导斜面是由该键帽突缘的内壁至该键帽突缘的外壁呈向上倾斜状。
[0011]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导斜面连接该键帽突缘的内壁与该键帽突缘的外壁。
[0012]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基座包含一基板以及一电路层。
[0013]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连接组件内供一弹性件通过而设置,且该弹性件底部贴抵于该电路层上,该弹性件顶部则抵顶于该键帽内。
[0014]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电路层上设有一导电突膜,且该导电突膜与该弹性件上、下相对应。
[0015]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连接组件为一剪刀结构。
[0016]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键帽为一倍键的键帽或为倍数键的键帽。
[0017]上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倍数键的键帽是指空白键、Shift键、Enter键、caps lock键、backspace 键、tab 键或 alter 键。
[001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键盘,包括多个按键,该些按键至少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现有按键内部构造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2现有按键于按压不平衡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3]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0024]图5本实用新型于按压不平衡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6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键盘上的外观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
[0027]现有技术
[0028]按键Ia
[0029]基板1a 电路层 10a
[0030]导电突膜 1la 键帽Ila
[0031]连接组件 12a弹性件 120a
[0032]本实用新型
[0033]基座I
[0034]基板10
[0035]电路层 11导电突膜 110
[0036]键帽2
[0037]键帽顶部20 底面 200
[0038]表面201
[0039]键帽突缘21 内壁 210
[0040]外壁211 导斜面 212
[0041]空白键2aShift 键 2b
[0042]Enter 键2c caps lock 键 2d
[0043]backspace 键 2etab 键2f
[0044]alter 键2g
[0045]连接组件3
[0046]弹性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48]请参阅图3、图4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组合剖视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键盘上的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其键盘,该键盘可为一般独立的键盘、或是配置于如笔记型电脑上的键盘等,并包括多个按键,该些按键中至少有一者为以下的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一基座1、一键帽2、以及一连接组件3 ;其中:
[0049]该基座I是用于承载上述按键的其它组件,包含键帽2及连接组件3。该基座I主要包含一基板10、以及一电路层11,基板10和电路层11相互层叠。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电路层11例如是层叠于该基板10上。基座I并可视实际需要而对应多个键帽2与连接组件3,以构成一键盘或按键组;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仅以单一按键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0050]该键帽2是用以供人手按压,可为一倍键的键帽、或为如空白键2a、Shift键2b、Enter 键 2c、caps lock 键 2d、backspace 键 2e、tab 键 2f、alter 键 2g 等倍数键的键帽,并以上述连接组件3连接于基座I的基板10上,以供人手于按压该键帽2时,键帽2能于基座I上相对于所述基座I向下的位移动作;反之,当键帽2自其压下位置回复至其自然的非压下位置时,键帽2能于基座I上相对于所述基座I作向上的位移动作。换言之,连接组件3使键帽2可操作地于基座I上相对于所述基座I作上、下的位移动作。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3例如是为一剪刀结构,并活动连接于基板10与键帽2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图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3例如是为一蝴蝶铰链结构。于该连接组件3内供一弹性件30通过而设置,该弹性件30底部贴抵于基座I的电路层11上,该弹性件30顶部则抵顶于键帽2内,以提供弹性力将键帽2向上抵顶。此夕卜,基座I的电路层11上设有一导电突膜110,导电突膜110是与该弹性件30上、下相对应,且当键帽2受人手按压时,键帽2能通过连接组件3的带动而向下位移并迫压该弹性件30,进而使弹性件30触击导电突膜110后,以达到敲击按键的信号输入等目的。
[0051]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示,承上所述,该键帽2更包含一键帽顶部20、以及沿着该键帽顶部20外围所环设的键帽突缘21 ;其中键帽顶部20是具有一底面200与一表面201,所述键帽突缘21即自该键帽顶部20的底面200向下延伸,且键帽突缘21亦具有一内壁210与一外壁211,并于键帽突缘21下方形成一连接该内壁210与外壁211的导斜面212,该导斜面212并非如一般现有技术呈水平状,而是由该键帽突缘21的内壁210至其外壁211呈向上倾斜状。详细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改进于该键帽2,尤其是将该键帽2的倾斜面212由现有的呈水平状的A位置向上倾斜设计,且倾斜面212与外壁211切线位置也从现有的al向上变更至a2 ;如此,如图5的按键于按压不平衡时,键帽突缘21即可因倾斜面212的上述设计,而为键帽2争取到大略由al至a2的垂直向按压行程,以供键帽2能更确实地对弹性件30提供迫压作用,进而确保弹性件30能有效触击该导电突膜110,以确实达到按压按键的信号输入的目的。
[0052]所以,藉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及其键盘。
[0053]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及其键盘,除了可通过于键帽2周缘下所形成的导斜面212,来增加键帽2向下位移的按压行程以避免或降低触压不良等情事外,也会因为该导斜面212的设计,使按键被敲击时使键帽突缘21能以该导斜面212与基座I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键帽2因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005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键帽,包含一键帽顶部、以及沿着该键帽顶部的外围所环设的键帽突缘;以及 一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该基座与该键帽之间; 其中,该键帽的该键帽突缘自该键帽顶部的底面向下延伸,并于该键帽突缘下方形成一导斜面,且该导斜面是由该键帽突缘的内壁至该键帽突缘的外壁呈向上倾斜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斜面连接该键帽突缘的内壁与该键帽突缘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一基板以及一电路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内供一弹性件通过而设置,且该弹性件底部贴抵于该电路层上,该弹性件顶部则抵顶于该键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层上设有一导电突膜,且该导电突膜与该弹性件上、下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为一剪刀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为一倍键的键帽或为倍数键的键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倍数键的键帽是指空白键、Shift键、Enter 键、caps lock 键、backspace 键、tab 键或 alter 键。9.一种键盘,包括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该些按键至少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按键结构及其键盘,该按键结构包括一基座、一键帽、以及一活动连接于基座与键帽之间的连接组件,且键帽包含一键帽顶部、以及沿着键帽顶部外围所环设的键帽突缘;其中,键帽突缘自键帽顶部底面向下延伸,并于键帽突缘下方形成一导斜面,且导斜面由键帽突缘内壁至其外壁呈向上倾斜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按键结构的键盘。本实用新型藉由所述导斜面增加键帽向下位移的按压行程,进而避免或降低触压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IPC分类】H01H13/705
【公开号】CN204740974
【申请号】CN201520404352
【发明人】吴明翰, 谢朝进
【申请人】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