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源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40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显然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微动开关6可以在框架2内的任意位置,然后通过对触头50的改进设计便能满足触头50在运动过程中与触点60的触碰或者分离,并进而实现微动开关6的接通与断开功能,然而这样设计的结构势必要求本实施例的电梯电源锁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以满足触头50在运动过程中与触点60在空间距离上的相交,而图4显示的本实施例中,将触点60设置成至少部分的处于弧形限位槽300内,相应的在弧形限位槽300内做有限运动的触头50也就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只需满足该触头50延伸的长度在不大于圆环壁30厚度的范围内便可实现所述触头50与触点60之间以触碰的方式接通,同时由于触点60靠近其中一个限位面,当触头50与触点60触碰时,触头50在限位面3001的位置被有效限位,进而使得触头50达到长时间触碰在触点60上的效果,即触头50按压在触点60上的效果,实现接通电源(而不是瞬间接通),因此经过本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的触点60和触头50的结构设计已然极为简化,充分利用了框架2内的空间,使得本实施例的电梯电源锁结构紧凑有致,充分利用了产品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空间。
[0017]图2、图3和图4中还显示,本实施例的圆环壁30上、与所述弧形限位槽300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喇叭形的定位口 301,所述的两个定位口 301之间的弧形距离与所述弧形限位槽300的弧形距离相应,所述触板5上、远距离于所述触头50的一侧径向延伸设置有一个定位卡子51,并且所述触板5上、靠近该定位卡子51的位置开设有弧形缓冲槽52。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靠近定位卡子51的位置开设有弧形缓冲槽52(即定位卡子51的根部与弧形缓冲槽52之间的厚度较小),当定位卡子51从其中一个定位口 301旋转至另一个定位口 301的过程中,定位卡子51与圆环壁30的内壁抵接进而使得弧形缓冲槽52受到圆环壁的反向作用力而压缩,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当该定位卡子51旋至下一个定位口 301时,由于弧形缓冲槽52的弹性作用,而使定位卡子51卡接在该定位口 301中,因此,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钥匙时,顿挫感强烈,手感舒适。
[0018]结合图2、图3和图5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6上、与所述面板3相对应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孔61,所述面板3上、与所述定位孔6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定位孔61适配的定位柱33。本实施例中,定位孔61与定位柱33的设置,使得微动开关6在框架2内的装配位置更加精准,保障了装配的可靠性以及提升了装配的便捷性。
[0019]结合图2、图3和图4还明显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3的下端面上、相对应的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卡条32,该卡条32的端部形成楔形卡接部320,所述框架2上、与所述卡条32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0,所述楔形卡接部320与所述卡槽20形成卡接。本实施例的电梯电源锁将面板3和框架2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后,省去了螺纹安装需要的螺钉等零件,不仅更加方便了装配,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依据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电梯电源锁,包括锁芯、框架、扣合在框架上的面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靠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面板的下端面上、靠近所述通孔的边沿位置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面板延伸的圆环壁,该圆环壁包围的部分形成通腔,并且所述圆环壁的顶端面上具有部分下沉而形成的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端形成限位面,所述锁芯穿插设置在所述通腔内,所述锁芯的顶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触板,所述触板具有径向延伸的触头,该触头随着锁芯的转动而在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形成有限的弧形运动,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触板相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上、与所述圆环壁的外圆柱面相对应的侧面上具有凸出的触点,该触点与所述触头的运行轨迹相交,所述触板通过转动而与所述触点在相交的状态下形成对该触点的径向按压,同时触头在所述限位面位置形成限位,进而实现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面上具有的插接端子形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至少部分的处于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并靠近其中任意一个限位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壁上、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定位口,所述的两个定位口之间的弧形距离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弧形距离相应,所述触板上、远距离于所述触头的一侧径向延伸设置有一个定位卡子,并且所述触板上、靠近该定位卡子的位置开设有弧形缓冲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上、与所述面板相对应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面板上、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上、与所述面板相对应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面板上、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插接端子的输入弓I脚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插接端子的输入引脚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下端面上、靠近其中相对应的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卡条,该卡条的端部形成楔形卡接部,所述框架上、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楔形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形成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下端面上、靠近其中相对应的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卡条,该卡条的端部形成楔形卡接部,所述框架上、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楔形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形成卡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电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下端面上、靠近其中相对应的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卡条,该卡条的端部形成楔形卡接部,所述框架上、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楔形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形成卡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电源锁,包括锁芯、框架、面板和底板,所述面板的靠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沿位置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面板延伸的圆环壁,该圆环壁包围的部分形成通腔,并且所述圆环壁的顶端面上具有部分下沉而形成的弧形限位槽,所述锁芯穿插设置在所述通腔内,所述锁芯的顶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触板,所述触板具有径向延伸的触头,该触头随着锁芯的转动而在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形成有限的弧形运动,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触板相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上具有凸出的触点,该触点与所述触头的运行轨迹相交,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面上具有的插接端子形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梯锁结构紧凑、成本低廉。
【IPC分类】H01H27/06
【公开号】CN204809101
【申请号】CN201520564334
【发明人】林祥荣
【申请人】林祥荣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