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401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永磁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的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永磁直流电动机。
目前微型电机线路设计一般采用叠形绕组,磁极对数为单极或双极,转子线槽为梨形或圆形,电机效率较低,一般仅为60%~70%。造成效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磁极对数采用单极或双极,线圈无效部分的端线就较长,因此电机的内阻Ra必然较大,铜耗也较大,从而使电机的效率较低。2.采用叠形绕组,一对磁极就对应一对电刷,2对磁极必须用2对电刷,因而不可能采用多极对数,从而也不能达到电机低内阻Ra的设计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直流电动机由磁极1、电刷装置4、铁心3、线圈2、换向器6、轴承7、机壳8、轴5组成;磁极采用高磁钕铁硼材料,磁极1极对数为4对,电刷装置4中电刷数量为一对。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直流电动机采用波形绕组,一对电刷之间的位置控制在40°~45°之间;优选为42°~43°之间。
为增大铁心槽的空间,便于线圈缠绕,铁心上的槽可开成梯形槽。
除此之外的部件与已有的直流电动机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波形绕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的总磁通量增大,充分发挥性能作用,使电机有效匝数的量减少,又降低了电机内阻Ra。同时磁极大大减小无效的端线长度,减小电机内阻Ra,提高了效率。
本产品效率最低在80%以上。从节能的角度上讲,可较大程度上节能。从运行上讲,因特性较硬,使用范围较大。
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动机是针对电动车的使用及运行要求,结合高磁性材料在电机上的运用原理,在电机上产生最大磁通量,所用电机的磁对数合理的多,电机线路设计不采用叠形绕组而采用波形绕组,电刷位置的确定更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方式,因而本实用新型做到了低电压、大功率、高效率、运行特性硬的诸多特点,可以满足当前电动车对电动机的高效率、节能的要求,并在重负荷条件下,还能保持较高的效率,是国内外永磁直流电动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动机用于电动车如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叉车等。


图1至图4可以看出,永磁直流电动机包括磁极1、电刷装置4、铁心3、线圈2、换向器6、轴承7、机壳8、轴5。机壳8、轴承7和轴5可以根据现有同类电机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以便与其他部件配套使用。磁极1采用钕铁硼材料,本电动机采用4对磁极,分别均匀对称分布于机壳8内部。电刷装置4只有一对电刷,电刷之间的角度成42°,电刷装置与直流电源相连。铁心3由涂有绝缘材料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固定在转轴5上,铁心上开有多个梯形槽,可以增加线圈绕组的空间,线圈2一般根据设计尺寸规律选择不同型号的漆包线绕成电枢绕组,嵌入硅钢片梯形槽内,线圈2与换向器6之间采用波形绕组连接。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动机的效果,下面是不同额定电压下电动机的测定数据。其中电动机的换向片数K为17,磁极对数为4对,线径d为1.0mm,匝数为35,磁通量φ为80000马。
表1在额定电压24V下电动机的测定数据


表2在额定电压36V下电动机的测定数据

表3在额定电压48V下电动机的测定数据

以上电动机的测试数据表明,本永磁直流电动机可以达到大功率、高效率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电动车辆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直流电动机,由磁极(1)、电刷装置(4)、铁心(3)、线圈(2)、换向器(6)、轴承(7)、机壳(8)、轴(5)组成,其特征在于磁极(1)极对数为4对,电刷装置(4)中电刷数量为一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电刷之间呈40°~45°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永磁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电刷之间呈42°~43°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心(3)上的槽为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极(1)均匀对称分布于机壳(8)内部,所述的电刷装置(4)与直流电源相连,其中电刷之间的角度成42°,所述的铁心(3)由涂有绝缘材料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固定在转轴(5)上,所述的铁心上开有梯形槽,所述的线圈(2)嵌入硅钢片梯形槽内,所述的线圈(2)与所述的换向器(6)之间采用波形绕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永磁直流电动机,由磁极、电刷、铁心、线圈、换向器、轴承、机壳、轴组成;磁极采用高磁钕铁硼材料,极对数为4对,电刷数量为一对,具有低电压、大功率、高效率、运行特性硬的诸多特点,可以满足当前电动车对电动机的高效率、节能的要求,并在重负荷条件下,还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可以用于电动车如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叉车等。
文档编号H02K13/00GK2560154SQ0224379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7日
发明者孟怀纲, 颜庭梁, 刘菲, 惠东 申请人:孟怀纲, 颜庭梁, 刘菲, 惠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