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脉冲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3216阅读:1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程脉冲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电池的广泛应用,充电器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具。但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绝大部分都不能进行脉冲充电。充电时耗电量大,如手机采用限压充电方式其耗电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充电电池一旦多次固定充电,电池易发热,发热后电解液变成水蒸气从防爆孔溢出,使得电池干固容量下降,或产生电池阴阳极板储电层膨胀脱落,从而导致充电电池报废。若超时充电,或限压开关损坏都会损坏电池,再者市场上的电子充电器或变压器降压充电器一旦遇高压,即380V电压,也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全程脉冲充电、节电、充电限压可调的全程脉冲式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全程脉冲式充电器,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单元和充电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充电电路单元结构是这样的整流电路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并联着复合三极管的e极、电容C1的正端、电阻R1的一端,复合三极管的b极串联着三个发光二极管、电阻R2并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3脚连接,复合三极管的c极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5脚连接,并连接充电电池正极,第5脚监测电池电压;时基电路单元的第2、7脚之间串联着二极管D9,第2脚接二极管正极,第7脚接二极管负极,第7脚还并联着电阻R4、R3,电阻R4另一端连接着电阻R5和充电转换开关,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电容C3的正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1脚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4、8脚并联后与电阻R1另正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并联着电阻R6、R7、R8、R9,电阻R6、R7、R8、R9另一端分别为充电转换开关接点;电阻R1另一端还并联着电容C2和稳压管的正极,电容C2和稳压管另一端接地。
所述复合三极管由PNP三极管S9015与NPN三极管SDD880连接组成;所述电阻R1为1K、R2为1.2K、R3为2.2K、R4为1K、R5为5.67K、R6为12.56K、R7为6.15K、R8为2.38K、R9为982Ω;所述电容C1为2万uf16V、C2为200uf16V、C3为68uf16V;所述时基电路为NE555。
所述变压器选用磁通密度为3万-7万高斯,铁芯中舌宽15毫米、叠厚15毫米、芯高18毫米,初级导线直径为0.06毫米,线圈匝数8000匝;次级导线直径0.23毫米,线圈匝数450匝。
所述时基电路为NE555。上述电路中,电容C1的作用为聚能,电阻R1的作用为限压供电,电阻R2、R4的作用限制电流,电阻R3的作用调节脉冲长短,电阻R5的作用限制转换开关的电流,电阻R6、R7、R8、R9的作用为分别实现限制不同的充电电压,二极管D9的作用为提高初期充电电流。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全程脉冲充电,充电时耗电约2.2W,停止充电时约0.6W,节电效果明显;该充电器可在交流380V时充电5分钟对电池无损伤,耐高压380V冲击,;充电过程中电池不发热,延长了电池寿命;可对200毫安-3000毫安的电池进行限压充电,电池充足电后自动停止充电。本实用新型零件少、易组装、免维护,使用安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电路原理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全程脉冲式充电器,包括变压器、全桥整流电路单元和充电电路单元,见图1。整流电路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并联着复合三极管的e极、电容C1的正端、电阻R1的一端,复合三极管的b极串联着三个发光二极管D5、D6、D7、电阻R2并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3脚连接,复合三极管的c极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5脚连接,并连接充电电池正极,第5脚的作用为监测电池电压;时基电路单元的第2、7脚之间串联着二极管,第2脚接二极管正极,第7脚接二极管负极,第7脚还并联着电阻R4、R3,电阻R4另一端连接着电阻R5和转换开关,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电容C3的正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1脚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4、8脚并联后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并联着电阻R6、R7、R8、R9,电阻R6、R7、R8、R9另一端分别为转换开关接点;电阻R1另一端还并联着电容C2和稳压管的正极,电容C2和稳压管另一端接地。充电电池正极接丁点,负极接地。
所述复合三极管由PNP三极管S9015与NPN三极管SDD880连接组成;所述电阻R1为1K、R2为1.2K、R3为2.2K、R4为1K、R5为5.67K、R6为12.56K、R7为6.15K、R8为2.38K、R9为982Ω;所述电容C1为2万uf16V、C2为200uf16V、C3为68uf16V;所述时基电路为NE555。
所述变压器选用磁通密度为3万-7万高斯,铁芯中舌宽15毫米、叠厚15毫米、芯高18毫米,初级导线直径为0.06毫米,线圈匝数8000匝;次级导线直径0.23毫米,线圈匝数450匝。
其工作原理如下交流电经变压器降压输出交流12V,经D1-D4全桥整流电路得直流14V电流,甲点经电阻R1降压、电容C2和稳压管DW8稳压得直流12V电流供给NE555时基电路单元工作,使其产生振荡。由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3脚控制信号去开关G点。转动转换开关使其与电阻R8接通,此时电池最高限压充电值为4.2V。丙点建立基准电位,BG开通一次丁点就对电池正极充电一次。由电容C1将2W的电能集中起来以直流400毫安的电流对电池充电,再由BG的C端输出,周而复始。NE555时基电路单元对控制原理是一开机,作为振荡元件的电容C3处在充电状态,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3脚输出高电频发光二极管LED灭,BG截止,停止对电池充电。当电容C3的电压逐渐上升,以至高于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5脚电压,NE555时基电路单元内部电路翻转,其第7脚对地短路。在电容C3对地放电过程中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3脚变为低电频发光二极管LED灯亮,BG导通。将电容C1聚集的电能充向电池正极,当电容C3电压低于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5脚电压四分之一时,NE555时基电路单元内部电路再次翻转,其第7脚对地断开,电容C3开始充电,其第3脚重复高频,如此循环往复。当充电即将达到限压值时电容C3充电过程逐渐变慢,因为NE555时基电路单元第5脚电压已接近丙点电压,对电池的充电间隙延长,发光二极管LED灯长时不亮,电流表不动,充电结束。
充电结束后,若长时间未将电池取下,电池电压下降,充电器将自动对电池进行充电。
权利要求1.全程脉冲式充电器,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单元和充电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整流电路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并联着复合三极管的e极、电容C1的正端、电阻R1的一端,复合三极管的b极串联着三个发光二极管、电阻R2并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3脚连接,复合三极管的c极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5脚连接,并连接充电电池正极,第5脚监测电池电压;时基电路单元的第2、7脚之间串联着二极管,第2脚接二极管正极,第7脚接二极管负极,第7脚还并联着电阻R4、R3,电阻R4另一端连接着电阻R5和转换开关,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电容C3的正端与时基电路单元的第6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1脚接地,时基电路单元的第4、8脚并联后与电阻R1另正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并联着电阻R6、R7、R8、R9,电阻R6、R7、R8、R9另一端分别为转换开关接点;电阻R1另一端还并联着电容C2和稳压管的正极,电容C2和稳压管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脉冲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三极管由PNP三极管S9015与NPN三极管SDD880连接组成;所述电阻R1为1K、R2为1.2K、R3为2.2K、R4为1K、R5为5.67K、R6为12.56K、R7为6.15K、R8为2.38K、R9为982Ω;所述电容C1为2万uf16V、C2为200uf16V、C3为68uf16V;所述时基电路为NE55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程脉冲式充电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充电器耗电量大、限压充电不可靠和充电过程电池发热剖。该装置由整流电路单元、复合三极管、若干电阻、电容和时基电路单元等组成,其特点是采用时基电路单元对充电电压、电流进行检测、控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全程脉冲充电,耐高压380V冲击,节电效果明显;充电过程中电池不发热,延长了电池寿命;可对200毫安-3000毫安的电池进行限压充电,电池充足电后自动停止充电。本实用新型零件少、易组装、免维护,使用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H02J7/10GK2704956SQ20042002529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王礼彬 申请人:王礼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