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断相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368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断相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属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保护电动机正常运行,需要在线路上加装保护器。传统的电动机保护器普遍采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结构,利用双金属片受热而弯曲的原理,使用时将发热元件串接在主电路上,当电动机过载,主电路电流增大使发热元件温度升高并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双金属片的弯曲推动传动机构动作使动、静触点断开,通过继电器双金属片的通断来保护电机,使电动机脱离电源而实现保护功能。但这种模式的保护过程因需要经过发热元件升温、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变形,传动机构动作等多个过程,必然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整个保护过程还需要多个部件的配合完成,因此,还是会影响其可靠性,不能确保电动机的安全使用,每年有大量的电动机因所使用的热继电器失去保护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动作快速、准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机断相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电机断相保护器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并通过接触器CJ1的输入端和常闭按钮K1的一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取样电路由三个变压器U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入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全波整流器Q、电阻R、发光二极管D、电容C、继电器J和常开触头K3、K4、K5、K6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出端连接全波整流器Q的输入端,全波整流器Q的两输出端上并联有继电器J、电容C和串联连接的电阻R与发光二极管D,常开触头K3和K6分别与开关电路的常闭按钮K1和接触器CJ1的辅助触点连接。所述的壳体的中部开有预留孔,壳体的下侧面制有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线路简单,保护动作反应灵敏,动作迅速;2.不需要另设电源,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能确保电动机在断相情况下不损坏;3.抗干扰能力强,中间环节少,没有发热,不会出现误操作。


图1为电机断相保护器的电路图;图2为电机断相保护器的电路方框图;图3为电机断相保护器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架,3.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机断相保护器是将各电子元件按电路图在电路板上制做完成后装入壳体(1)内,将其用壳体(1)下部的支架(2)固定,并将供电电路上的三相交流电通过预留孔(3)接入该保护器即可正常使用。
该电机断相保护器对电动机的三相输入电路各相分别取样比较,每相的取样电路和控制电路完全一样,实施例中只对一相进行详细描述即可。电动机开始工作前,按下开关电路的常开按钮K2,接触器CJ1吸合,电动机开始工作。此时,信号取样电路上的变压器U取得电压信号后,经控制电路上的全波整流器Q和电容C整流,使控制电路上的继电器J工作,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K3、K4、K5、K6闭合,使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及接触器CJ1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阻R提供电源使发光二极管D发光,表明电机正常工作。当电动机电源断相时,信号取样电路上的变压器U失压,无电压信号,此时,控制电路上的全波整流器Q和电容C不工作,电阻R不提供电源,发光二极管D不发光,表明电动机电源断相,继电器J不工作,而使得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K3、K4、K5、K6的一个触点打开,此时,接触器CJ1断电,则电机停止工作,从而达到电动机电源断相时对电机的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它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并通过接触器CJ1的输入端和常闭按钮K1的一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取样电路由三个变压器U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入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全波整流器Q、电阻R、发光二极管D、电容C、继电器J和常开触头K3、K4、K5、K6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出端连接全波整流器Q的输入端,全波整流器Q的两输出端上并联有继电器J、电容C和串联连接的电阻R与发光二极管D,常开触头K3和K6分别与开关电路的常闭按钮K1和接触器CJ1的辅助触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断相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中部开有预留孔,壳体的下侧面制有固定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属电机技术领域。它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
文档编号H02H7/08GK2762414SQ20042011126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日
发明者杨祖银 申请人:杨祖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