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36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盖连体的电器座与前盖定位双耳可相对调整夹角的起动机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起动机结构包括有定子、转子和壳体,其中壳体分为前盖、中盖和后盖,定子安装在中盖之中,中盖外侧连体有一电器座,便于安装电子器件,而前盖上设有可固定于汽油机或其它设备上的定位双耳,前、后盖间通过一对穿过中盖内腔的螺栓产生互锁,而把中盖夹紧其中,形成一完整壳体。传统起动壳由于前盖的定位双耳与中盖连体的电器座之间的夹角无法调整,为适应不同汽油机上使用,即需生产时设计好,否则会受到电器座的限制而无法与汽油机轴接。也即起动机通用性较差。为此,也出现过前盖定位双耳与前盖间可产生角度调整的起动壳体,但其定位双耳与前盖间需通过另一对螺栓加以固定,而且前盖上需有足够多的螺母座。该结构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但对定位双耳刚性要求更高,而且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固定方式与传统起动机无异,而又可调节前盖定位双耳与中盖电器座夹角的起动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动机壳体,包括带外定位双耳的前盖、连体有电器座的中盖和带有两螺栓孔的后盖,其特征是前盖内至少设有两对螺母座。通过调节一对固定螺栓锁在不同的螺母座上而达到调整前盖与中盖间相对夹角位置。
中盖内设有两组以轴心线为对称轴的限位槽纹,两定位螺栓至少有部分落入槽纹中。槽纹不但给内部器件安装提供方便,并充分利用其与螺栓配合,当运行振动使螺栓变松,前、后盖无法夹紧时,也不至于使中盖脱离螺栓的限制,保证运行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不破坏起动机壳体外观,且保留原来壳体的定位方式,给下游汽油机厂商留有自行调节的空间,增加起动机型的通用性,而且在前盖内增设螺母座不但不影响整体功能,还能提高前盖的刚性强度。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起动机壳体图2前盖内部结构图图3后盖结构图图4中盖结构图图5中盖与前盖关系图一图6中盖与前盖关系图二其中1-前盖11-定位双耳12-螺母座2-中盖21-电器座 22-限位槽纹3-后盖31-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起动机壳体,包括前盖1、连体有电器座21的中盖2和后盖3,前盖1连体有定位双耳11,前盖1和中盖2由铸造而成,后盖3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31,其中前盖1内至少设有两对螺母座12。如图3所示,前盖1内设有三对螺母座12为佳,太多了浪费材料,少了调节的角度又受限制。
参照图4,中盖2内设有两组以轴心线为对称轴的限位槽纹22,两定位螺栓至少有部分落入槽纹22中,起到相互限制作用。中盖2内的限位槽纹22每组为三个,不但给内部器件的安装和螺栓穿行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前盖1螺母座12间可调节出至少九种对齐位置,也即中盖2与前盖1间也同样具有九种以上的位置关系,满足各种型号汽油机上使用,增强起动机的通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起动机壳体,包括带外定位双耳的前盖、连体有电器座的中盖和带有两螺栓孔的后盖,其特征是前盖内至少设有两对螺母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电机壳体,其特征是前盖内设有三对螺母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机壳体,其特征是中盖内设有两组以轴心线为对称轴的限位槽纹,两定位螺栓至少有部分落入槽纹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动机壳体,其特征是是中盖内的限位槽纹每组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动机壳体,包括带外定位双耳的前盖、连体有电器座的中盖和带有两螺栓孔的后盖,其特征是前盖内至少设有两对螺母座。通过调节一对固定螺栓锁在不同的螺母座上而达到调整前盖与中盖间相对夹角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不破坏起动机壳体外观,且保留原来壳体的定位方式,给下游汽油机厂商留有自行调节的空间,增加起动机型的通用性,而且在前盖内增设螺母座不但不影响整体功能,还能提高前盖的刚性强度。
文档编号H02K5/04GK2739869SQ20042011127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林振忠 申请人:林振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