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111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液态启动装置,尤其是指涉及高压交流电 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 背暴技术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是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 降压软启动装置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内部设有导电液和动、定电极。现有 的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的电液箱实际上就是一个由金属或 非金属材料焊接成的普通的圆筒形或矩形箱体,在该箱体内设置着与电动 机软启动配套的动极板、定极板以及供导通和降温用的电解液。由于现有 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设计上的局限性,现有的上 述箱体结构呈现出以下缺陷随着高压交流电机的长时间运行,置于电解液中的两电极不断地释放热能,因此会导致箱体内的电解液不断地升温; 因此不得不将盛装电解液的箱体设计的比较大,这无疑会增加箱体的体积, 也会提高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同时也会占用比较大的安置空间。因此,如何在保证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软启动装置正常工作功能前提 下,减小电液箱的体积就成为首选之举。实甩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髙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 动装置用电液箱,希望其既能达到原有电液箱的基本功能,同时又能大大 地减小箱体的体积。这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由盛装电解液6 的储液箱2、设于箱体内的定极板7以及动极板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储液箱2内置若干贯通箱体上下的冷却通风管3。所述的储液箱2的外围套置着一个留有间隙、并且在底部设有进风口 8的外壳1,在储液箱2与外壳之间设有隔离支撑5。所述的储液箱2为玻璃材料或其它非金属材料。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 电液箱,由于将盛装电解液的储液箱设计成带有冷却通风管的结构形式, 并且又在其外面增加一个外壳体,因此,不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 而且也可以大大减小盛装电解液的箱体的体积和电解液的用量;显然这也 为整套高压交流电动机软起动装置的小型化创造条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主体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外壳2-储液箱3-冷却通风管4-动极板5-隔离支撑 6-电解液7-定极板8-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它是 对现有高压交淹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翬用电液箱的一种创造性改进, 这种改进体现在两个地方其一,在盛装电解液的储液箱2内置若干贯通 箱体上下的冷却通风管3。其二,在盛装电解液的储液箱2的外围套置着一个留有间隙、并且在 底部设有进风口 8的外壳1,使外界的冷却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 8接入内 外箱体间的隔层以及通过储液箱上设置的冷却通风管3对经工作使用过、 并且已经升温的电解液进行适度的冷却,保证电解处于更加理想的工作温 度中。在实际设计运用中,盛装电解液的储液箱可以用玻璃材料或者其它非 金属、高分子材料制作。在实际使用中,随着电动机工作时储液箱内的电解液的温度会逐渐地 升高,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进风口,可以将低温空气通过 进风口 8进入外壳与储液箱之间的底部空隙,并同时进入上下贯通的冷却通风管,对出液箱内具有相对较高温度的电解进行降温;使该电解液处于较为适宜的工作温度。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由盛装电解液(6)的储液箱(2)、设于箱体内的定极板(7)以及动极板(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2)内置若干贯通箱体上下的冷却通风管(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 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2)的外围套置着一个留有间隙、并且 在底部设有进风口 (8)的外壳(1),在箱体与外壳之间设有隔离支撑(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 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2)为玻璃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介绍的一种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降压软启动装置用电液箱,由盛装电解液的储液箱、设于箱体内的定极板以及动极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内置若干贯通箱体上下的冷却通风管;所述的箱体的外围套置着一个留有间隙、并且在底部设有进风口的外壳,在箱体与外壳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所述的储液箱为玻璃材料。由于将盛装电解液的箱体设计成带有冷却通风管的结构形式,并且又在其外面增加一个外壳体,因此,不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而且也可减少箱体体积可以大大减小盛装电解液的箱体的体积和电解液的用量,同时还为整套高压交流电动机软起动装置的小型化创造条件。
文档编号H02P1/26GK201044427SQ20072006927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明 陈 申请人: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