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986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暗室墙上的接口设备,尤 其涉及一种新型的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 。
背景技术
在以往国内外建造的屏蔽暗室墙壁上虽然有多种电缆接口,但大都是 美国、德国公司的产品或者是标准的N型、BNC型电缆接口,这些接口 不能完全满足军用需求;有的是漏斗式接口,而漏斗中装满了细铜屑,使 用时很不方便,这些接口对于具有不同规格的几十根芯线的军用电缆来说 大多数情况是完全不能匹配的,即便匹配也需破坏电缆的完整性将其断 开,给试验方和委托方带来很大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己有屏蔽暗室电缆接口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新型的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使受试产品在进行电磁兼容 试验时,不同规格的电缆都可方便地穿过屏蔽暗室,并保持电缆的完整性, 同时确保屏蔽暗室的屏蔽效能、提高试验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为受试产品的电缆束提供从屏蔽暗室内部穿向屏蔽暗室外部的通道,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包 括金属管,法兰盘和金属盖,在所述的金属管外部中间段加焊一个方形法 兰盘,方形法兰盘上开有多个圆孔,这些圆孔用于接口与屏蔽暗室墙壁的 导电连接,金属管两端内部设有供金属盖连接的罗纹,平时不用时,管子 两端用带罗纹的金属盖盖上;使用时,把金属盖旋下,将电缆穿过金属管, 再用铜网等柔性金属材料把金属管到接地平板之间的一段电缆360度包裹
并绑扎起来,铜网与接地平板连接。
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选用与屏蔽暗室墙壁相同的金属材 料。金属管尺寸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束通用接口既能满足任何规格的电缆束方便地从 屏蔽测试间穿通到控制间,又能确保屏蔽测试间的屏蔽效能,使屏蔽测试 间的电磁背景电平满足检测标准的极限要求。


图1为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l一图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 实施例
如图l、图2所示,新建暗室使用的电缆束通用接口的尺寸为长
150mm、外直径108mm、内径98mm,金属管l内部为受试产品的电缆束提供 通道;在金属管l的外部中间段加焊了边长为175mm、厚度为3mm的方形法兰盘2,在方形法兰盘2上开了八个直径为llmm的圆孔3,这些圆孔3用于 "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与屏蔽暗室墙壁的导电连接。平时不用 时,管子l两端用带罗纹的金属盖盖上;使用时,把金属盖旋下,将电缆 穿过金属管l,再用铜网等柔性金属材料把金属管l到接地平板之间的一段 电缆360度包裹并绑扎起来,铜网与接地平板连接。
在建造屏蔽暗室时,把"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安装在屏蔽 暗室墙壁的指定位置上,"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法兰盘2上的 八个圆孔3用于安装时的螺钉连接;然后把铜网围绕在金属管端口位置后 用卡箍固定住。
当受试产品的电缆从金属管1的左侧孔中向右侧穿过以后,用铜网等 柔性金属材料把金属管到接地平板之间的一段电缆束360Q紧密包裹并用 绑扎线绑扎起来,使铜网与电缆的屏蔽外层保持紧密接触,并将铜网与接 地平板连接,以便确保屏蔽暗室的屏蔽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为受试产品的电缆束提供从屏蔽暗室内部穿向屏蔽暗室外部的通道,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包括金属管,法兰盘和金属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金属管外部中间段加焊一个法兰盘,方形法兰盘上开有圆孔,金属管两端内部设有供金属盖连接的罗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选用与屏蔽暗室墙壁相同的金属材料制 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盘为方形法兰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管的尺寸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确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屏蔽室墙上的“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这种“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选用与屏蔽暗室墙壁相同的金属材料。EMC屏蔽暗室电缆束通用接口包括金属管,法兰盘和金属盖,在所述的金属管外部中间段加焊一个方形法兰盘,方形法兰盘上开有多个圆孔,这些圆孔用于接口与屏蔽暗室墙壁的导电连接,管子两端有带螺纹的金属盖。使用本实用新型接品在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时,不同规格的电缆都可方便地穿过屏蔽暗室,并保持电缆的完整性,同时确保屏蔽暗室的屏蔽效能、提高试验效率。
文档编号H02G3/22GK201341000SQ20082015824
公开日2009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培 李, 沈国连 申请人: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