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刚性跳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410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刚性跳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输电线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刚性跳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的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输电方式相比,特高压输电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经济性好。与输煤相比,输电在效率、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施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带动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较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对线路耐张塔刚性跳线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刚性跳线的电气特性研究也在逐渐深入。耐张塔的线间距离主要由导线在档距中央的接近距离和跳线对铁塔构件的间隙决定。在特高压送电线路中,由于跳线间距增大,引起跳线弧垂增大,跳线风偏后铁塔构件的间隙决定着杆塔的线间距离及杆塔的经济指标。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刚性跳线电气性能较差,容易出现电晕损失、噪声污染和无线电干扰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2641874Y公开了一种预制式铝管跳线装置。在该装置中,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铝管以及在铝管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悬挂间隔棒,在对称的悬挂间隔棒的两侧设有多个悬垂片组成的重锤,并在每跟铝管的端部经T型线夹各连接一个二变一线夹构成。虽然该专利可以基本消除跳线驰度,保证必要的间隙,避免线路闪络、减小塔头尺寸,降低铁塔高度。但在将该跳线用于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时,还存在噪声污染以及无线电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在污秽等级相对高、自然环境差的条件下,还容易产生电晕,直接影响高压输电线路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考虑到现有技术存在如上述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高电晕电压,避免出现电晕损失,并解决噪声污染以及无线电干扰的刚性跳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晕电压,避免出现电晕损失并克服噪声污染以及无线电干扰问题的刚性跳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刚性跳线装置,包括 平行设置的两根导电管、安装在所述两根导电管端部的导电管端部金具、与导电管端部金具连接的引流线,所述两根导电管之间设置有导电管间隔棒,在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的外侧安装有屏蔽装置。 优选的,所述屏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根导电管水平两侧或上下两侧的屏蔽环或屏蔽网。[0010] 优选的,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在屏蔽环或屏蔽网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屏蔽环围成
的面积或者屏蔽网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包括安装引流线的引流线板、安装屏蔽装置的固定
板、将屏蔽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支腿。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板上设置有多排平行的安装引流线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板与导电管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板与引流线板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两根导电管中的每根导电管由多段导电管连接而成,所述两根导电
管中的接头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电管间隔棒设置在所述每根导电管上的每段导电管的接头处。[0016]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之间设置有将引流线从椭圆形的截面形状平滑过渡到正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多个引流线间隔棒。 所述多个引流线间隔棒依次包括靠近导电管管端部金具的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靠近所述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的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棒,靠近所述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的第三圆形或正多边形引流线间隔棒、靠近耐张金具的第四圆形或正多边形引流线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刚性跳线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管端部金具外侧设置屏蔽电磁的屏蔽装置,可以明显改善铝管金具表面的电池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屏蔽装置可以提高铝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避免产生电晕,克服现有的刚性跳线存在的电晕损失、噪声污染和无线电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管端部金具的引流线板上设置有多排安装引流线的安装孔,因此引流线的安装位置在较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整,达到良好的成型美观效果,并且保证良好的电气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线之间设置有多个引流线间隔棒,所述引流线间隔棒包括异型引流线间隔棒,正多边形或圆形引流线间隔棒,通过异型引流线间隔棒和正多边形引流线间隔棒或圆形引流线间隔棒,几个引流线在导电管端部金具形成的椭圆形截面形状被平滑过渡到正多边形的截面形状,因此可以防止产生电场突变,提高电晕电压,避免产生电晕,进一步改善了刚性跳线装置的电气性能。

图l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跳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lb为图la所示的刚性跳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跳线与引流线的安装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的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示意图; 图2d为图2a中的第三和第四圆形引流线间隔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请参见图la、图l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跳线装置示意图。图la为刚性跳线装置的俯视图,图lb为图la所示的刚性跳线装置的侧视图。如图la所示,刚性跳线装置包括两根平行的铝管11a、llb,其中,每根铝管11a、llb由多段铝管连接而成。为了提高铝管的连接强度,将两根铝管11a、llb的接头处错开设置。在两根平行的铝管之间,安装有多个铝管间隔棒12用以加固铝管接头,完成铝管的连接。铝管间隔棒优选安装在铝管的接头处。对于铝管,也可以由其它导电材质的导电管代替,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0030] 对于铝管间隔棒,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间隔棒,对于铝管间隔棒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设置多个。 在铝管11a、llb的两端安装有铝管端部金具,所述铝管端部金具用于连接引流线,铝管端部金具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在铝管上,例如使用螺栓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每个铝管金具与铝管有可靠的导流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铝管端部金具焊接在铝管上。 如图lb所示,每个铝管端部金具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铝管端部的第一组铝管端部金具12和第二组铝管端部金具13,每组铝管端部金具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一组铝管端部金具12为例,具体说明其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组铝管端部金具包括四组用来安装引流线的引流线板12a,四组引流线板排成翅形形状。对于引流线板的数量,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电路情况具体调整。安装引流线时,通过采用引流线夹12b将四组引流线安装在引流线板12a上。[0034] 请同时参见图2a、图2b、图2c,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跳线装置与引流线的安装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的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的示意图,图2c为图2a中的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的示意图,图2d为图2a中的第三和第四圆形引流线间隔棒示意图。如图2a所示,在两组铝管端部金具上连接有八组引流线21,八组引流线21的另一端与耐张金具23连接,在八组引流线21之间安装有四只引流线间隔棒22a、22b、22c、22d,如图lb所示,所述八组引流线在靠近铝管端部金具的位置上形成基本为椭圆形的截面形状。[003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八组引流线的截面形状从靠近铝管端部金具位置处的椭圆形状平滑过渡到靠近耐张金具23位置处的正八边形形状,以防止电场突变,产生电晕。所述四只引流线间隔棒依次为靠近铝管端部金具的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22a,靠近所述第一异型引流线间隔棒的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棒22b,靠近所述第二异型引流线间隔帮连接的第三圆形引流线间隔棒22c,靠近耐张金具23的第四圆形引流线间隔棒22d。[0036] 通过该四个引流线间隔棒22a、22b、22c、22d,将引流线在靠近铝管端部金具的位置处形成的椭圆形形状平滑过渡到靠近耐张金具的正八边形形状,可以避免引流线电场的突变,因此可以提高电晕电压,改善刚性跳线的电场。所述圆形间隔棒也可以使用正八边形间隔棒,同样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对于引流线间隔棒的数量,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将引流线在靠近铝管端部金具的位置处形成的椭圆形形状平滑过渡到在靠近耐张金具位置处的正多边形形状即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0037] 为了方便安装引流线,达到良好的成型美观效果,并保证良好的电气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流线板12a上设置有六排安装位置孔。这样,安装引流线夹12b时,引流线夹的安装位置可以进行调整,调节范围为0 160mm。对于安装位置孔的数量,至少为两排,也可以为两排以上。对于相邻两排安装位置孔的间距,优选为20 40mm,更优选的,相邻两排安装位置孔的间距为25mm 35mm。 铝管端部金具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铝管端部金具12的根部上的固定板12c,固定板12c和铝管lla、llb相垂直安装以用来安装屏蔽装置。固定板12c的形状可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任意已知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2c的形状正八边形。固定板12c可以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法与引流线板和铝管连接在一起,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引流线板和铝管连接在一起。由于固定板、引流线板和铝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提高整个铝管金具的稳固性。 为了提高铝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以避免产生电晕,降低电磁干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跳线装置中,还包括屏蔽在铝管端部两侧的屏蔽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装置包括对称地竖直设置在两个铝管11a、llb水平两侧的屏蔽环15a、15b,所述两个屏蔽环15a、 15b具有相同的形状,安装结构相同。 以其中一个屏蔽环15a为例,具体说明其形状和安装结构,屏蔽环15呈椭圆性,整
个铝管端部金具在屏蔽环上的投影面积优选不大于整个屏蔽环围成的面积,更优选的,整
个铝管端部金具在屏蔽环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整个屏蔽环围成的面积。在固定板上12c开有
多个安装孔,通过该多个安装孔安装有支腿14a、14b,屏蔽环15a通过支腿14a、14b固定安
装在固定板12c上。对于屏蔽环的形状,优选为具有平滑过渡圆环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
由于该屏蔽环的存在,可以将铝管端部金具的引流线夹的棱角、连接螺栓、引流线夹的端部
的放电面积扩大,因此可将引流线夹的棱角、连接螺栓、引流线夹的端部等处产生的电晕有
效屏蔽,因此可以提高铝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有效屏蔽电晕,降低电磁干扰。 对于屏蔽环的安装位置,还可以对称安装在两根平行铝管端部的上下两侧,或者,
选择多对屏蔽环安装在两根平行铝管端部的周围,例如采用两对屏蔽环分别安装在铝管端
部金具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都能够起到提高铝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屏蔽电晕,降低
电磁干扰的目的。 对于屏蔽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实现形式。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装置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装置具体为对称地设置在平行铝管水平两侧的屏蔽网105a(在这里,只示出一个屏蔽网),屏蔽网105a呈椭圆性,整个铝管端部金具在屏蔽网上的投影面积优选不大于整个屏蔽网的面积,更优选的,整个铝管端部金具在屏蔽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整个屏蔽网的面积。与上一种实施方式中屏蔽环的安装方法相同,屏蔽环通过支腿安装在固定板12c上,这里不再赘述。由于该屏蔽网的存在,可以将铝管端部的引流线夹的棱角、连接螺栓、引流线夹的端部等处产生的电磁有效屏蔽,因此可以提高铝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有效屏蔽电晕,降低电磁干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刚性跳线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刚性跳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导电管、安装在所述两根导电管端部的铝管端部金具、与导电管端部金具连接的引流线,所述两根导电管之间设置有导电管间隔棒,在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的外侧安装有屏蔽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根导电管水平两侧或上下两侧的屏蔽环或屏蔽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在所述屏蔽环或屏蔽网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屏蔽环围成的面积或者屏蔽网的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包括安装引流线的引流线板、安装屏蔽装置的固定板、将屏蔽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支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线板上设置有多排平行的安装引流线的安装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线板与导电管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板与引流线板焊接在一起。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电管中的每根导电管由多段导电管连接而成,所述两根导电管中的接头错开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间隔棒设置在所述每根导电管上的每段导电管的接头处。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刚性跳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线之间设置有将引流线从椭圆形的截面形状平滑过渡到正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多个引流线间隔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刚性跳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导电管安装在导电管端部的导电管端部金具、与导电管端部金具连接的引流线所述两根导电管之间设置有导电管间隔棒,在所述导电管端部金具的外侧安装有屏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导电管端部金具外侧安装了屏蔽装置,因此使得导电管端部金具表面电场得到明显改善,所述屏蔽装置可以提高导电管端部金具的电晕电压,避免产生电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晕损失、噪声污染和无线电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2G7/00GK201536244SQ200920165349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8日
发明者吉青, 孔德春, 孙昕, 孟庆国, 张国梁, 徐有岩, 曹玉杰, 李宝强, 杨林, 王永刚, 王钢, 袁骏, 谷莉莉, 赵连歧, 郑怀清, 陈龙元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