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281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终端连接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终端连接部,尤其涉及在衬套的后端部侧具备向径向外方突 出的凸缘部的电缆终端连接部。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设备直接连结型电缆终端连接部中,为了使电力电缆的屏蔽层与收容 电力用设备的设备箱之间电气性地脱离关系,组装了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绝缘筒。以往,作为具有这样的绝缘筒的设备直接连结型电缆终端连接部,已知以下述方 式构成的设备直接连结型电缆终端连接部,即,如图7所示,在设备箱100的开口部110的 周缘部气密性地内置环氧衬套200,在该环氧衬套200的接受口 210安装电缆末端300,由 贯通设备箱100的开口部110的下部配件310、绝缘筒320及电缆保护配件330包覆该电缆 末端300的外周(例如,专利文献1、2)。但是,在这样的结构的设备直接连结型电缆终端连接部中,因为绝缘筒320配设 在贯通设备箱100的开口部110的下部配件310与电缆保护配件330之间,所以,存在电缆 终端连接部长到必要以上,整体性地大型化的缺点。另外,由于必须将绝缘筒320配设在下 部配件310与电缆保护配件330之间,所以,存在零件数量增多,在成本方面也昂贵的缺点。因此,提出了以下述方式构成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即,如图8所示,在环氧衬套400 的后端部侧直接安装绝缘筒500,在该绝缘筒500的后端部侧配设推压配件600。这里,绝 缘筒500及推压配件600以下述方式组装固定。首先,绝缘筒500的设置在与环氧衬套400 相向的一侧的凸缘部(下称“绝缘筒凸缘部”)510与由设置在环氧衬套400的后端部侧的 配件构成的凸缘部(下称“衬套凸缘部”)410抵接,另外,在绝缘筒凸缘部510的后端面侧 配设了环状的按压配件700,将穿插于该按压配件700的螺栓穿插孔内的第一螺栓vl的前 端部旋合于设备箱800上,由此,预先由第三螺栓v3固定在衬套凸缘部410上的绝缘筒500 被固定在环氧衬套400上。另一方面,推压配件600的设置在与绝缘筒500相向的一侧的 凸缘部(下称“推压配件凸缘部”)610与绝缘筒500的后端面侧抵接,将穿插在推压配件凸 缘部610的螺栓穿插孔内的第二螺栓v2的前端部旋合于被埋设在绝缘筒500上的埋入配 件520上,由此,推压配件600被固定在绝缘筒500上。但是,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电缆终端连接部,虽然与图7所示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相 比,能够与下部配件310不存在的量相应地将电缆终端连接部缩短,但是,由于使第一螺栓 Vl与设备箱800为相同电位,使第二螺栓v2与推压配件600为相同电位,所以,绝缘筒500 的沿面距离,即,第一螺栓vl和第二螺栓vl间的沿面距离变短,存在不能得到足够的电气 性能的缺点。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6-934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167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设置在 衬套的后端部侧的凸缘部的强度,另外,能够长地获取绝缘筒的沿面距离,进而,能够谋求 电缆终端连接部的紧凑化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具备气密性地安装在收容电力用设备 的设备箱的开口部的衬套;安装在上述衬套的接受口上的电缆末端;将安装在上述电缆末 端的应力锥向上述衬套侧推压的推压装置,在上述衬套的后端部侧设置向径向外方突出的 凸缘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后端面侧与上述凸缘部呈同心状地设置环状的突起部,在上述突 起部的内周侧经空间与上述衬套呈同心状地配设了构成上述推压装置的环状的推压配件 凸缘部。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电缆终端连接部是,在上述第二方式中,上述凸缘部的 与上述设备箱相向的面,气密性地与上述设备箱的开口部的外面抵接。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上述突起部的内周面与 上述推压配件凸缘部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了空间,该空间使从上述突起部的顶部到上述推压 配件凸缘部的与上述设备箱相向的端面的外周缘侧的沿面距离增加。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中,在上述突起部 的内周面,设置了圆锥状的锥面,该圆锥状的锥面从上述突起部的顶部向上述推压配件凸 缘部的与上述设备箱相向的端面的外周缘侧缩径。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第一,通过在衬套的凸缘部(衬套凸缘部)设置环 状的突起部,与不具有绝缘筒的现有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相比,能够使该突起部具有作为绝 缘筒的功能,同时,衬套凸缘部的应力得到缓和,进而能够提高衬套凸缘部的强度。第二,通 过在衬套凸缘部设置这样的环状的突起部,与现有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相比,即使不使衬套 的绝缘筒部分延长,也能够长地获取沿面距离,进而能够确保足够的电气性能。第三,在本 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因为能够在环状的突起部的内侧配设应力锥的推压装置的一部 分(推压配件凸缘部),所以,能够与将推压装置配设在突起部的内侧的量相应地将电缆终 端连接部缩短,进而,能够谋求电缆终端连接部的紧凑化。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衬套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现有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的绝缘部分的沿面距离和本发明的电缆终 端连接部中的绝缘部分的沿面距离的比较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的衬套的其它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放大 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的衬套的其它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的衬套的其它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放大 剖视图。图7是表示以往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表示以往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例。另 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衬套、内部导体、推压装置及电缆保护配件的“前端部”分别是指图中 上方向,另外,衬套、内部导体、推压装置及电缆保护配件的“后端部”是指与前端部相反侧 的端部,在图中作为相当于下方向的方向来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的IMkV级CV电缆的气体中终端连接部 的局部剖视图,图2表示该气体中终端连接部中的衬套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在图1中,本发明的气体中终端连接部具备气密性地收容开闭器、变压器等电力 用设备(未图示)的设备箱1 ;前端部位于设备箱1内,后端部以封闭开口部11的方式气 密性地安装在设备箱1的开口部11的周缘部的衬套2 ;安装在衬套2内的电缆末端3 ;将安 装在电缆末端3的应力锥4向衬套2的前端部侧在轴向推压的环状的推压装置5。衬套2具备设置在前端部的圆筒状的头部21 ;以向径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后 端部侧的凸缘部(下称“衬套凸缘部”)22 ;设置在头部21的后端部侧的呈弯曲凸面形状的 弯曲部23 ;设置在弯曲部23和衬套凸缘部22的连续设置部分上的电场缓和部对,在衬套 2内,以与衬套2呈同心状且与后述的导体插入孔64连通的方式设置了从与电场缓和部M 对应的位置向与弯曲部23对应的位置依次缩径的锥状的接受口 25。另外,在衬套凸缘部22的后端面侧,与衬套2呈同心状且与衬套凸缘部22 —体地 设置了环状的突起部沈,在此突起部沈的内周面侧经后述的空间G与衬套2呈同心状地配 设了后述的应力锥4的推压装置5的一部分(推压配件凸缘部52)。环状的突起部沈,如图2所示,在外周部具有与衬套凸缘部22正交的铅直面^a, 在突起部26的内周部与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了使从突起部沈的顶部26b 到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与设备箱1 (参见图1)相向的端面(下称“前端面”)52a的沿面距 离增加的空间G。具体地说,通过在环状的突起部沈的内周部设置从突起部沈的顶部26b 向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前端面5 的外周缘侧缩径的圆锥状的锥面^c,环状的突起部沈 的顶部26b和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前端面52a间的沿面距离增加。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将 突起部沈的顶部26b和与该顶部26b对应的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外周面间的尺寸做成 22mm左右,另外,将突起部沈的立起部(衬套凸缘部22的后端面侧和突起部沈的连续设 置部分)的内周缘侧(下称“内周缘侧立起部”)26d和与该内周缘侧立起部26d对应的推 压配件凸缘部52的前端面52a的外周间的尺寸做成5mm左右,确保了上述的沿面距离。另 外,衬套凸缘部22的外周缘侧的厚度Tl被做成40mm左右,从衬套凸缘部22的外周缘侧的 后端面到突起部26的顶部^b的高度尺寸Hl被做成与衬套凸缘部22的厚度Tl大致相同 程度或比此厚度Tl稍大。进而,从衬套凸缘部22的内周缘侧的后端面到突起部沈的顶部26b的高度尺寸H2被做成比上述的高度尺寸Hl短。由此,衬套凸缘部22的内周缘侧的厚 度T2形成得比衬套凸缘部22的外周缘侧的厚度Tl稍厚。在这里,衬套2及突起部沈由环氧树脂等硬质的绝缘体构成,与后述的内部导体6 一起被模制成一体。另外,衬套凸缘部22的外径被做成比设备箱1的开口部11的口径大, 突起部26的内周缘侧立起部的内径被做成比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外径大。进而,在 电场缓和部M的外表面上涂覆了导电涂料(未图示)。另外,在图2中,符号27表示以沿 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的方式埋设在衬套凸缘部22内的多个(例如六个)埋入配件(在图 中仅表示一个)。内部导体6,如图1所示,具备从衬套2的头部21的顶部21a突出的导体引出部 61 ;经颈部62与导体引出部61的后端部侧连接并与衬套2呈同心状地被埋设在衬套2的 头部21内的圆筒状部63,在圆筒状部63内,从圆筒状部63的后端部到颈部62附近,设置 了从横截面看为圆形的导体插入孔64。另外,在圆筒状部63的里壁(未图示)的中心部 以与后述的连接端子7相向的方式与导体插入孔64呈同心状地突出设置了圆柱状的凸台 (未图示),在该凸台内,插入、卡定了作为漏斗形接点的环状触点(未图示)的一端部侧。电缆末端3具备使CV电缆的末端通过进行一段剥离处理而露出的电缆绝缘体31, 在电缆绝缘体31的外周,跨在电缆的外部半导电层32上安装了纺锤形状的应力锥4。在这 里,应力锥4由乙烯丙烯橡胶(EPR)等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绝缘部41和半导电部42构成,在 绝缘部41的外周设置了与接受口 25的内周壁对应的细尖状的锥部。按压装置5具备与应力锥4的半导电部42的锥状的外周面抵接的具有喇叭状的 开口部51a的环状的推压配件51和配设在该推压配件51的外周的环状的推压配件凸缘部 52,在推压配件51的后端部侧,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了多个弹簧插入孔51b,在该弹簧 插入孔51b内分别安装了线圈状的弹簧53。另外,推压配件凸缘部52具备圆筒部件52b 和向径向内方突出设置在圆筒部件52b的后端部侧的环状的按压部件52c。在这里,推压 配件51的外径被做成比设置在衬套凸缘部22上的插入孔25a(参见图2、的口径稍小,另 外,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圆筒部件52b的外径被做成比环状的突起部沈的内周缘侧立起 部沈(1(参见图2)的内径稍小。另外,环状的按压部件52c的内径被做成比作为电缆芯的 电缆的外部半导电层32的外径稍大。另外,这样的结构的推压配件51、推压配件凸缘部52 及弹簧53预先如图示的那样组装成一体。接着,对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气体中终端连接部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衬套2的头部21及弯曲部23位于设备箱1内,同时,将衬套凸缘部22的 与设备箱相向的面经0型环12抵接在设备箱1的外面上,同时,在衬套凸缘部22的后端面 侧配设环状的按压配件9。然后,将第一螺栓Vl穿插在以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的方式 设置在环状的按压配件9上的多个(例如十二个)螺栓穿插孔91 (在图中仅表示两个)内, 将该第一螺栓Vl的前端部旋合在设备箱1上,由此,衬套2 (衬套凸缘部2 被气密性地固 定在设备箱1上。接着,将电缆末端3插入在衬套2内,将连接端子7插入连接到作为漏斗形接点的 环状触点(未图示)的另一端部侧,同时,将预先嵌插在电缆末端3侧的推压配件51的开 口部51a与应力锥4的半导电部42抵接,进而,将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圆筒部件52b配设 在突起部26的内侧。
接着,将第二螺栓(未图示)穿插在预先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在构成推压配 件凸缘部52的圆筒部件52b上的多个(例如六个)螺栓穿插孔(未图示)内,将该第二螺 栓的前端部旋合在埋设于衬套凸缘部22的埋入配件27 (参见图幻的螺孔上。而且,若转 动第二螺栓,则通过第二螺栓的螺纹,按压部件52c向衬套2侧进入,进而各弹簧53被朝向 衬套2侧推压,对各弹簧53赋予轴向的弹力。由此,应力锥4的细尖状的锥部被推到接受 口 25的内周壁上,进而,接受口 25的内周壁和应力锥4的锥部间的界面的绝缘性能及电缆 绝缘体31和应力锥4的界面的绝缘性能得以确保。接着,使预先嵌插在电缆末端3侧的由铝合金金属件等构成的电缆保护配件8返 回规定位置,将形成在电缆保护配件8的前端部的凸缘部81与推压配件凸缘部52的后端 面抵接,由第三螺栓(未图示)将两者紧固连结。另外,图1中,符号43表示配设在应力锥4的前端部的环状的挡块,M表示配设在 衬套凸缘部22和推压配件凸缘部52间的0型环,T表示跨在CV电缆的外皮和电缆保护配 件8间而卷绕的防腐层,92表示螺母。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第一,通过在衬套凸缘部22设置环状 的突起部26,与不具有绝缘筒的现有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相比,能够使该突起部沈具有作为 绝缘筒的功能,同时,衬套凸缘部22的应力得到缓和,进而能够提高衬套凸缘部22的强度。 第二,通过在衬套凸缘部22设置这样的环状的突起部26,与现有的电缆终端连接部相比, 即使不使衬套的绝缘筒部分延长,也能够长地获取沿面距离,进而能够确保足够的电气性 能。具体地说,如图3(a)所示,在以往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沿面距离La大致为LlO(从按 压配件700,的内周到由按压配件700,及螺栓VI,固定在设备箱800,上的衬套凸缘部410, 的厚壁部410a’的外周的尺寸)+L20(衬套凸缘部410’的阶梯部分的铅直面的距离,“从衬 套凸缘部410’的薄壁部410b’和厚壁部410a’的连续设置部分的外周缘侧到衬套凸缘部 410,的厚壁部410a,的后端面的外周的尺寸”)+L30(从衬套凸缘部410,的厚壁部410a, 的外周到配设在衬套凸缘部410’的厚壁部410a’的后端部的推压装置600’的外周的尺 寸),此部分作为绝缘筒发挥功能,而在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如图3 (b)所示,沿面 距离Lb大致为LO (从按压配件9的内周到突起部沈的立起部,“衬套凸缘部22的后端面侧 和突起部沈的连续设置部分”的外周缘侧(下称“外周缘侧立起部” )26e的尺寸)+Ll (突 起部沈的铅直面^a,“从外周缘侧立起部^e到突起部沈的顶部^b的尺寸”)+L2(突 起部沈的顶部^b的水平距离)+L3(从突起部沈的顶部^b到突起部沈的内周缘侧立 起部^d的尺寸)+L4(从突起部沈的内周缘侧立起部^d到推压装置5的外周的尺寸), 因为后者的沿面距离Lb比前者的沿面距离La大(Lb > La),所以,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 部能够大地获取沿面距离。第三,在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中,因为能够在环状的突起部 26的内侧配设应力锥4的推压装置5的一部分(推压配件凸缘部52),所以,能够与将推压 装置5配设在突起部沈的内侧的量相应地将电缆终端连接部缩短,进而,能够谋求电缆终 端连接部的紧凑化。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以附图所示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起到本发明的效果,也可以以下述的方式构成。第一,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突起部的内周部形成了锥面^c,但是,也可以在该锥面26c上,如图4所示,形成环状的切口部沈1,或如图5所示,形成阶梯状的凹凸沈2。第二,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突起部的外周部形成了铅直面,但是,也可以如图 6所示,替代铅直面^a,形成从突起部沈的顶部向衬套凸缘部22的外周缘部的后端面侧 扩径的圆锥状的锥面沈3。第三,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由乙烯丙烯橡胶(EPR)形成应力锥4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但是,也可以由硅橡胶等形成。第四,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适用于大气中终端连接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 也可以适用于气体中终端连接部或油中终端连接部。第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适用电压为IMkV级的大气中终端连接部进行了说 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电压。符号说明1:设备箱;11:开口部;2:衬套;22:凸缘部(衬套凸缘部);25 接受口 ;26 突起 部;26c 锥面;3 电缆末端;4 应力锥;5 推压装置;52 推压配件凸缘部;G 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终端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具备气密性地安装在收容电力用设备的设备箱的开口部的衬套;安装在上述衬套的接 受口上的电缆末端;将安装在上述电缆末端的应力锥向上述衬套侧推压的推压装置,在上述衬套的后端部侧设置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缘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后端面侧,与上述凸缘部呈同心状地设置环状的突起部,在上述突起部的内周侧,经空间与上述衬套呈同心状地配设了构成上述推压装置的环 状的推压配件凸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缘部的与上述设备箱相 向的面,气密性地与上述设备箱的开口部的外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起部的内周面与上 述推压配件凸缘部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了空间,该空间使从上述突起部的顶部到上述推压配 件凸缘部的与上述设备箱相向的端面的外周缘侧的沿面距离增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起部的 内周面设置了圆锥状的锥面,该圆锥状的锥面从上述突起部的顶部向上述推压配件凸缘部 的与上述设备箱相向的端面的外周缘侧缩径。
全文摘要
电缆终端连接部,谋求衬套的凸缘部(衬套凸缘部)的强度的提高、绝缘筒的沿面距离的增加及电缆终端连接部的紧凑化。本发明的电缆终端连接部具备气密性地安装在收容电力用设备的设备箱(1)的开口部(11)的衬套(2);安装在衬套(2)的接受口(25)上的电缆末端(3);将安装在电缆末端(3)的应力锥(4)向衬套(2)侧推压的推压装置(5)。在衬套(2)的后端部侧设置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缘部(衬套凸缘部)(22),在凸缘部(22)的后端面侧与凸缘部(22)呈同心状地设置环状的突起部(26),在突起部(26)的内周侧经空间(G)与衬套(2)呈同心状地配设了构成推压装置(5)的环状的推压配件凸缘部(52)。
文档编号H02G15/064GK102047517SQ20098012022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住本勉, 濑间信幸 申请人: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