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706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尤指一种可多组线圈同时发电, 以提高发电效率的永续共生自主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或机械,该动能的输入有很多种,一般是以风力、水力直接推动发电机叶片,或火力燃烧将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后,再以水蒸气推动发电机叶片为最常见,但不管其动能介质为何,已知的发电机是均以叶片的心轴带动磁场中的线圈转动,让线圈与磁场能产生相对的运动,以通过磁力线的切割, 来发出电流。然,因为已知的发电机多只有一组线圈,所以可供发出的电量实有限,发电效率相对不佳,再者,由于其发电量有限,所以也没有办法进行回馈,以提供发电机叶片传动使用, 让发电机还是需要一直仰赖风力、水力或火力的输入,才能继续运转,利用该方式实无法达到永续循环的自主共生发电,且容易受到外力因素改变(如时序进入枯水期,或汽油、柴油、煤矿价格攀升),来影响其发电成本与发电量,令发电机的使用会处于被动状态,且不经济。故本发明人即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已知的发电机多只有一组线圈,故发电效率不佳,且容易受到外力因素改变,来影响其发电成本与发电量,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第一转盘与二第二转盘,该第一转盘是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间,且互相保持相隔,第一、二转盘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枢组在支撑架上,配合动力装置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带动第一、二转盘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这些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 又第一转盘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间,是均设有若干固结在支撑架上且成环状排列的套管,每一套管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套管外周绕结有线圈,每一线圈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处,及该蓄电池所蓄存的部份电力是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使用;由此,是能构成该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以上的套管,每一套管上均绕结有线圈,内部均滑设有强力磁铁,令每一线圈、强力磁铁均能相配合,而独立发电,该同时的多组发电,将能得到绝佳的发电效益,其发电量相对可大幅提升。(二)本发明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发出的电力除了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时使用外,多余的部份还能通过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利用该蓄存电力的输出,来提供家庭、 工业用电等,进以达到永续共生的自主发电,该不用额外输入风力、水力、火力等动能的设计,将能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发电时亦更经济、环保。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暨使用发电状态图。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发电暨强力磁铁往复平移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常根据本发明,先请由图1及图2所示观之,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第一转盘10与二第二转盘11,该第一转盘10是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11间,且互相保持相隔, 第一、二转盘10、11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12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12枢组在支撑架20 上,配合动力装置30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12带动第一、二转盘10、11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10、11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这些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又第一转盘10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11间,是均设有若干固结在支撑架20上且成环状排列的套管40,每一套管40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41,套管40外周绕结有线圈42,每一线圈42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50处,及该蓄电池50所蓄存的部份电力是能提供动力装置30运转使用。其实际使用时(请同时由图3及图4所示观之),是以蓄电池50的电力提供动力装置30运转使用,以通过动力装置30带动第一、二转盘10、11旋转,使第一、二转盘10、11 上的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能同步被带动,并交替以N极、S极与每一套管40内的强力磁铁41保持相对,此时,强力磁铁41就能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铁物理性质,而交错、往复的在套管40内平移,配合线圈42产生磁力线切割,就能用来发电,该发出的电力除了能提供动力装置30运转时使用外,多余的部份还能通过蓄电池50进行充电,以利用该蓄存电力的输出,来提供家庭、工业用电等,进以达到永续共生的自主发电,该不用额外输入风力、水力、火力等动能的设计,将能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发电时亦更经济、环保,且因为套管40两侧均设有往复转动的永久磁铁13与辅助磁铁14,故将能利用辅助磁铁14的辅助相吸(或相斥),令套管40内的强力磁铁41均能平移至最大行程位置,而不用担心强力磁铁41渐远离,而有永久磁铁13推斥或吸附不到的现象发生,其发电效率将相对高。又,上述的动力装置30是以马达配合皮带、皮带轮或齿轮盘的形态实施,套管40 上在线圈42外周并能包覆有一外覆层43,利用外覆层43的隔绝,将能避免发生磁力线互相干扰的现象,该在发电时将更确实。
4
另,本发明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输出的电力为直流电,但通过交直流电力转换装置,即可将输出的电力应用在一、汽、机车电机;二、家庭用电;三、工业用电;四、交直流用电系统;五、电力辅助发电系统上,以节省部份用电。由上述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下列的优点(一)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以上的套管40,每一套管40上均绕结有线圈42,内部均滑设有强力磁铁41,令每一线圈42、强力磁铁41均能相配合,而独立发电,该同时的多组发电,将能得到绝佳的发电效益,其发电量相对可大幅提升;(二)其发出的电力除了能提供动力装置30运转时使用外, 多余的部份还能通过蓄电池50进行充电,以利用该蓄存电力的输出,来提供家庭、工业用电等,进以达到永续共生的自主发电,该不用额外输入风力、水力、火力等动能的设计,将能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发电时亦更经济、环保。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具有一第一转盘与二第二转盘,该第一转盘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间,且互相保持相隔,第一、二转盘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配合动力装置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带动第一、二转盘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这些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又第一转盘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间是均固结设有若干成环状排列的套管,每一套管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套管外周绕结有线圈,每一线圈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处;由此,利用蓄电池的电力提供动力装置运转使用,以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第一、二转盘旋转,使第一、二转盘上的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能同步被带动,并交替以N极、S极与每一套管内的强力磁铁保持相对,此时,强力磁铁就能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铁物理性质,而交错、往复的在套管内平移,配合线圈产生磁力线切割,就能用来发电,该发出的电力除了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时使用外,多余的部份还能通过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利用该蓄存电力的输出,来提供家庭、工业用电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中,该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配合使用有一支撑架,第一、二转盘的传动轴即枢组在支撑架上,而套管则与支撑架相固结, 以设于第一、二转盘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中,动力装置为马达配合皮带、皮带轮的使用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中,动力装置为马达配合齿轮的使用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中,套管上在线圈外周包覆有一外覆层,利用外覆层的隔绝,将能避免发生磁力线互相干扰的现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中,套管配合强力磁铁与线圈能依发电量的所需多少,来做数量上的增减。
全文摘要
一种自发电的磁能感应装置,其具有一第一转盘与二第二转盘,该第一转盘被夹设在二第二转盘间,且互相保持相隔,第一、二转盘的中心位置并以一传动轴连续穿过,利用传动轴枢组在支撑架上,配合动力装置的连结,将能以传动轴带动第一、二转盘同步旋转,第一、二转盘侧端近外周处分别环设有若干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这些永久磁铁与辅助磁铁并以磁极相反的方式相邻排列,且以相同的磁极保持相对,又第一转盘两侧端外在与二第二转盘间,均设有若干固结在支撑架上且成环状排列的套管,每一套管的管内均滑设有一强力磁铁,套管外周绕结有线圈,每一线圈的两端均利用电线的延伸,而接设至一蓄电池处,及该蓄电池所蓄存的部份电力是能提供动力装置运转使用。
文档编号H02N11/00GK102255577SQ20101018553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林荣堂 申请人:林荣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