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766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尤其是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钢管塔以其占地面积少、易于施工、结构简单坚固、造价低、运维方便等显著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电网建设输电线路中。随着钢管塔的广泛应用,在作业人员对钢管塔的安装、维护检修的长期工作中,发现了钢管塔存在着威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隐患。由于其结构的特点,钢管杆直径较粗,使得作业人员在杆塔上左右移动时,高空作业人员无法抱住,安全带无可靠的挂点,在短暂的 时间内高空作业人员处于无保护状态,易造成人身高空坠落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该结构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采用脚踏过渡板和悬挂环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这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为在钢管塔与横担之间,于钢管塔的塔壁上设置有水平的脚踏过渡板;在所述钢管塔的塔壁上还焊接有悬挂环。在钢管塔连接的每级横担处均设置有脚踏过渡板和悬挂环,且悬挂环的设置高度高于脚踏过渡板。上述脚踏过渡板由水平钢板以及垂直固定设置在水平钢板下方的两片三角形筋板组成,所述三角形筋板和水平钢板在于钢管塔踏壁相接的一边是直接垂直焊接在钢管塔塔壁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利用脚踏过渡板和悬挂环相结合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高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作业人员高空转位移动的难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为在钢管塔I与横担之间,于钢管塔的塔壁上设置有水平的脚踏过渡板2 ;在钢管塔I的塔壁上还焊接有悬挂环3。本实用新型中,在钢管塔连接的每级横担处均设置有脚踏过渡板2和悬挂环3,且悬挂环3的设置高度高于脚踏过渡板2。并且如图所示,脚踏过渡板3由水平钢板以及垂直固定设置在水平钢板下方(下侧面上)的两片三角形筋板组成,三角形筋板和水平钢板在于钢管塔踏壁相接的一边是直接垂直焊接在钢管塔塔壁上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管塔原设计中缺少作业人员在高空转位移动过程中可利用的过渡构件缺陷,通过在钢管塔与横担之间增加脚踏过渡板,改善高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作业人员高空转位移动的难度。解决钢管塔原设计中缺少作业人员在高空转位移动过程中用于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的适当挂点,在钢管塔上适当的位置增设坚固牢靠的悬挂环,保证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始终不失去安全带的保护,并实现安全带 “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
权利要求1.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管塔(I)与横担之间,于钢管塔的塔壁上设置有水平的脚踏过渡板(2);在所述钢管塔(I)的塔壁上还焊接有悬挂环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管塔连接的每级横担处均设置有脚踏过渡板(2)和悬挂环(3),且悬挂环(3)的设置高度高于脚踏过渡板(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过渡板(3)由水平钢板以及垂直固定设置在水平钢板下方的两片三角形筋板组成,所述三角形筋板和水平钢板在于钢管塔踏壁相接的ー边是直接垂直焊接在钢管塔塔壁上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为在钢管塔与横担之间,于钢管塔的塔壁上设置有水平的脚踏过渡板;在所述钢管塔的塔壁上还焊接有悬挂环。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钢管塔上人员高空转位结构利用脚踏过渡板和悬挂环相结合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高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作业人员高空转位移动的难度。
文档编号H02G1/02GK202616660SQ2012201868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申建国, 张静, 胡江华, 胡琰锋, 李爱丽, 李庚 申请人:西安供电局,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