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635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提供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是于动子与定子间形成平面状的邻接状态,据以供平板状的冷却部设置于其上,该动子件具有一承设平面,是由各该线圈个别内侧环面的一部分所共同形成的;该冷却部具有一板片状本体,贴接于该承设平面上,并介于各该线圈与该定子件之间,且使该散热流道位于该本体中。借由流体流经散热流道的连续流动使热能散逸,达到散热的冷却功效。
【专利说明】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与电动机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就已知棒状马达而言,其大体上乃是以一适当长度的棒状定子为基础,使一呈管状的动子同轴穿套于该定子上,以可借由该动子内部线圈所生的磁场变化,与该定子上的磁场交互作用,进而驱使该动子沿该定子的轴向往复位移作动。
[0003]而由于动子内部磁场的变化乃是借由导入电流所造成的,而电能经线圈产生磁场的同时亦伴随着热能的产生,是以,为使热能得以被适当地散逸,避免影响马达的作功效率,在中国台湾第M366821号专利前案中遂揭露有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散热装置,是于动子外壳与动子线圈间设置多数散热通道,使电能作用后所产生的热能得以经由该多数散热通道向外散逸。
[0004]进一步来看,上述专利前案将散热通道设置于动子外壳与线圈间,以提高其散热表面积的技术,固可提高散热的效果,但是其技术仅得以于远离定子的动子外侧,将热能借由空气予以导引散逸,但对于动子邻近于定子的内侧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则显然不佳,更何况介于定子与动子间的气隙通常甚为狭隘,使得动子于定子上进行往复位移运动时,由于气隙入口处过于狭小,紊流的情况甚为显著,如此一来,即无法借由导入外部空气的方式,使气隙内的气流产生顺畅的流动,而难以达成较佳的散热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是于动子与定子间形成平面状的邻接状态,据以供平板状的冷却机构设置于其上,借由流体的连续流动使热能散逸,达到散热的冷却功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包含有:
[0008]一直棒状定子件;
[0009]一管状的动子件,是同轴穿套滑设于该定子件上,并可沿该定子件的轴向往复位移,具有二环状端部,多数环状线圈依序同轴排列地夹设于该二端部之间,一动子外壳,是包覆于各该线圈外侧,并介于该二端部之间;
[0010]至少一冷却部,设于该动子件上,具有一散热流道,容许外部流体于该散热流道中流动,一进流道与一出流道,分别与该散热流道连通,用以使该外部的流体得自该进流道流进该散热流道中,并经由该出流道向外流出;
[0011]该动子件具有一承设平面,是由各该线圈个别内侧环面的一部分所共同形成的;
[0012]该冷却部具有一板片状本体,贴接于该承设平面上,并介于各该线圈与该定子件之间,且使该散热流道位于该本体中。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彼此迭接的一第一板及一第二板,并使该散热流道介于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
[00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部更包含有一绝缘层,是介于该本体与该承设平面之间。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设平面的数量为二,且彼此相对地分别位于各该线圈的内侧。
[00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线圈呈多边形。
[00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部的数量为二,且分别贴接于各该承设平面上。
[00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冷却部的进流道彼此连通。
[00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冷却部的出流道彼此连通。
[0020]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该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依靠管路与各该冷却部的进流道连通,使外部如水等流体得以进入该散热流道内,再经由各该出流道向外流出,以使流体于该散热流道中流动的同时,将经由该承设平面所传导或辐射的热能予以吸收并予以带离,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与功效。另外,借由该承设平面,可使该冷却部的组装更为容易进行,同时兼及散热效果的提高,据以增加散热的能力,以提升棒状马达的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23]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
[0024]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4-4割线的剖视图。
[0025]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5-5割线的剖视图。
[0026]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5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号: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10);动子件(20);端部(21);线圈(22);动子外壳(23);承设平面(24);冷却部(30);本体(31);散热流道(32);进流道(33);出流道(34);绝缘层(35);第一板(311);第二板(312);连通管(331) (3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29]请参阅所附的各图,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
(10),其主要包含了有一定子件(图上未示)、一动子件(20)以及二冷却部(30)。
[0030]该定子件是呈适当长度的直棒状,其具体的技术内容则与已知技术所已揭示的相同,加以其并非本发明技术特征的所在,遂于本实施例中的说明中予以略之。
[0031]该动子件(20)是同轴穿套滑设于该定子件上,并可沿该定子件的长轴方向往复地滑移作动,具有二彼此相隔开来的环状端部(21),多数的环状线圈(22)是依序地同轴排列并夹设于各该端部(21)之间,一动子外壳(23)是包覆于各该线圈(22)的外侧,而介于各该端部(21)之间。
[0032]各该冷却部(30)则是彼此相隔开来地,各自介于该动子件(20)与该定子件之间,用以提供外部的流体于该动子件(20)及该定子件间流动的通道,以借由较低温的流体流动而将该棒状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热能予以快速地带离。
[0033]更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例中,各该线圈(22)彼此的形状是属相同的多边形,据以于各该线圈(22)彼此迭接的同时,以各自内侧环面的一部分,分别形成二彼此相对的承设平面(24),用以供各该冷却部(30)的设置。
[0034]而各该冷却部(30)则是分别具有一板片状的本体(31),各自贴接于对应的承设平面(24)上,并结合于该动子件(20)上,一散热流道(32)是设于该本体(31)内部,用以提供封闭的流动通道使外部流体得以于空间中流动,一进流道(33)与一出流道(34)是分设于该本体(31)上,且各自与该散热流道(32)连通,用以使外部的流体得经由该进流道
(33)流入该散热流道(32)中,并经由该出流道(34)流出该散热流道(32)以外,一由适当绝缘材料所制成的绝缘层(35)是介于该本体(31)与该承设平面(24)之间;
[0035]其中,各该冷却部(30)的进流道(33)彼此是借由一连通管(331)彼此连通,同时亦使各该冷却部(30)的出流道(34)彼此借由另一连通管(341)彼此连通;
[0036]另外,更进一步来说,各该本体(31)乃是分别具有彼此迭接的一第一板(311)与一第二板(312),并使该散热流道(32)介于该第一板(311)与该第二板(312)之间。
[0037]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10)依靠管路与各该冷却部
(30)的进流道(33)连通,使外部如水等流体得以进入该散热流道(32)内,再经由各该出流道(34)向外流出,以使流体于该散热流道(32)中流动的同时,将经由该承设平面(24)所传导或辐射的热能予以吸收并予以带离,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与功效。
[0038]另外,借由该承设平面(24),可使该冷却部(30)的组装更为容易进行,同时兼及散热效果的提高,据以增加散热的能力,以提升棒状马达的推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包含有: 一直棒状定子件; 一管状的动子件,是同轴穿套滑设于该定子件上,并可沿该定子件的轴向往复位移,具有二环状端部,多数环状线圈依序同轴排列地夹设于该二端部之间,一动子外壳,是包覆于各该线圈外侧,并介于该二端部之间; 至少一冷却部,设于该动子件上,具有一散热流道,容许外部流体于该散热流道中流动,一进流道与一出流道,分别与该散热流道连通,用以使该外部的流体得自该进流道流进该散热流道中,并经由该出流道向外流出; 其特征在于: 该动子件具有一承设平面,是由各该线圈个别内侧环面的一部分所共同形成的; 该冷却部具有一板片状本体,贴接于该承设平面上,并介于各该线圈与该定子件之间,且使该散热流道位于该本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彼此迭接的一第一板及一第二板,并使该散热流道介于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更包含有一绝缘层,是介于该本体与该承设平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设平面的数量为二,且彼此相对地分别位于各该线圈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圈呈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的数量为二,且分别贴接于各该承设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冷却部的进流道彼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棒状马达的流体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冷却部的出流道彼此连通。
【文档编号】H02K9/00GK104518610SQ201310451888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宇荣, 范智凯, 黄伦修 申请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