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用的电位转移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6189阅读:2094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用的电位转移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

背景技术:
带电作业是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测试、检修、改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进入等电位是重要的工作步骤,直接关系到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效率。在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之前需要进行电位转移,在电位转移过程中,会有一个电容放电脉冲电流,并伴随着较大的电弧,这一脉冲电流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增大,而电弧则随着脉冲电流的增大而同步增强。而对于750kV~1000kV电压等级的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若仍采用的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进入等电位,在电位转移过程中脉冲电流和电弧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并损坏屏蔽服。电位转移棒是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时使用的金属工具,用来减小放电电弧对人体的影响及避免脉冲电流对屏蔽服可能造成的损伤。目前,交流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所使用的电位转移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公开号为CN1012270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流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等电位进入方法及其电位转移棒,该电位转移棒前端金属钩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带电作业人员在退出等电位过程中,必须适当前倾身体,才能将金属钩从导线上退出,相当于在较短时间内减小了电位转移时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有可能出现“瞬间的组合间隙”减小,并有可能导致吊篮前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该电位转移棒能够手动控制抓持部件的开或关,以实现对导线的抓持或者放开,且无需带电作业人员前倾身体,确保了作业安全。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包括绝缘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开有长方形活塞孔,所述长方形活塞孔靠近连接块内部的一边设有限位孔;连接套,所述连接部件套于所述连接套内,且所述连接部件与连接套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旋转连接器,其包括活塞杆及连接在活塞杆一端的长方形限位块,所述长方形限位块套于所述长方形活塞孔内;两支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套靠近长方形活塞孔一端的端面上;以及两弧形夹,所述两弧形夹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弧形夹靠近固定连接点的位置处通过定位销轴分别与两支撑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棒的另一端套有橡胶手套。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上连接有引流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手套,2-绝缘棒,3-连接套,4-支撑杆,5-定位销轴,6-弧形夹,7-连接板,8-旋转连接器(8.1-活塞杆,8.2限位块),9-连接部件(9.1-活塞孔,9.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包括绝缘棒2,绝缘棒2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套有橡胶手套1,绝缘棒2的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设有连接部件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用的连接部件9为一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面(图2中的下端面)与绝缘棒2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面(图2中的上端面)伸向连接块的内部开有活塞孔9.1,活塞孔9.1延向连接块的内部还连接有限位孔9.2。连接块的外部套有连接套3,连接块与连接套3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连接块能够在连接套3内转动。连接套3与绝缘棒2相对的端面(图1中的右端)上设有两根支撑杆4。本发明电位转移棒还包括旋转连接器8,如图3所示,旋转连接器8包括活塞杆8.1,活塞杆8.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8.2,限位块8.2套于活塞孔9.1内。本发明所用活塞杆8.1为圆柱形,限位块8.2为长方体,限位块8.2与活塞杆8.1连接面的宽等于活塞杆8.1横截面的直径。连接块内的活塞孔9.1为与限位块8.2相同大小的长方体空间;连接块内的限位孔9.2为圆筒状空间,限位孔9.2的直径不小于限位块8.2与活塞杆8.1连接面的长,限位块8.2从活塞孔9.1完全进入到限位孔内9.2后,转动连接块,使活塞孔9.1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活塞孔9.1与限位块8.2错位),此时限位块8.2卡入在限位孔9.2内,将无法从活塞孔9.1中退出。本发明电位转移棒还包括两根弧形夹6和两根支撑杆4,两根弧形夹6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板7与活塞杆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弧形夹6靠近该固定连接点的位置处通过定位销轴5分别与两根支撑杆4连接,支撑杆4能够绕定位销轴5转动。弧形夹6上连接有引流线。本发明用于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棒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带电作业前,作业人员穿戴好全套屏蔽服将引流线与屏蔽服连接后,乘坐吊篮等绝缘运载工具接近带电体,在距离导线0.4m~0.6m时,将两根弧形夹6之间的开口伸向导线,并迅速压迫导线,导线进入两根弧形夹6内后对弧形夹6产生一个压迫力,弧形夹6推动连接板7,连接板7进而推动活塞杆8.1,直至限位块8.2完全进入到限位孔9.2内。然后,旋转绝缘棒2,绝缘棒2带动连接块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内的活塞孔9.1转动,当活塞孔9.1转动一定角度后,活塞孔9.1与限位块8.2之间形成错位,此处,限位块8.2与活塞孔9.1之间不能对应,则限位块8.2无法从活塞孔9.1内退出,同时,弧形夹6被拉紧,将导线限制在两个弧形夹6之间的空间内。在上述过程中,能够避免因身体前倾可能导致的“瞬间的组合间隙”减小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需要放出导线时,拉动绝缘棒2,使导线抵住两根弧形夹6的开口端,然后转动绝缘棒2,从而带动连接块转动,当连接块内的活塞孔9.1与限位块8.2之间对应时,即限位块8.2正好能够从活塞孔9.1中通过时,在导线向外反拉力作用下,限位块8.2从活塞孔9.1中退出,活塞杆8.1推动连接板7,连接板7进而推动两根弧形夹6转动,两根弧形夹之间的开口打开,从而使导线释放。本发明已经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给出实施例的设计装置结构。应理解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含义,而不是限制性的意义。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