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及其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197发布日期:2019-10-08 19:1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及其母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支撑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绝缘支撑组件的母线。
背景技术
:绝缘支撑组件通常安装在母线壳体和导体之间,起到绝缘和支撑的作用。制造已知的绝缘支撑组件时,需要在导体上加工出用于绝缘支撑组件连接的复杂端面,由此破坏了导体原有的结构,从而影响电流通过时导体上的电场均匀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以减小因安装绝缘支撑组件而对导体电场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绝缘支撑组件的母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固定件、一个第二固定件和一个绝缘支撑件。导体成圆筒状并具有一个连接部。第一固定件具有一个能够贴合于连接部的内周面的第一连接面。第二固定件具有一个能够贴合于连接部的外周面的第二连接面,其中第二连接面和第一连接面能够与连接部相互固定。绝缘支撑件具有一个能够连接于第二固定件的第一固定端和一个能够连接于一个基座的第二固定端。在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绝缘支撑件可以实现对于导体的绝缘支撑。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与导体的配合,减小了导体的筒壁外形变化在电流通过时对导体电场均匀性造成的影响。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在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具有一个与导体的轴向平行的第一固定面,且第二固定件具有一个与导体的轴向平行的第二固定面。第一固定件包括一个由第一固定面延伸至第一连接面的第一固定孔,且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由第二固定面延伸至第二连接面的第二固定孔。沿垂直于导体的轴向的方向,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能够形成直通孔。绝缘支撑组件还包括一个能够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能够旋合于第一固定端。上述结构便于绝缘支撑组件的安装、易于加工且结构简单。在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两个所述连接螺栓能够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并旋合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使用两个连接螺栓来固定,有利于在装配时确保绝缘支撑件的朝向。在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支撑件包括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中部。绝缘支撑件上的通孔可以在减少绝缘材料用量的情况下提高绝缘支撑件的绝缘性能。在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面为一个能够贴合于导体的内周面的圆柱面。第二连接面为一个能够贴合于导体的外周面的圆柱面。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绝缘支撑组件与导体的牢固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母线,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导体、一个环套于导体的母线壳体和一个上述绝缘支撑组件,其中导体具有一个连接部,母线壳体在内侧具有一个基座。第一连接面贴合于导体的内周面,第二连接面贴合于导体的外周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一连接面与连接部相互固定。第一固定端连接于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绝缘支撑件可以实现母线壳体对于导体的绝缘支撑。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与导体的配合,减小了导体的筒壁外形变化在电流通过时对导体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并实现了母线壳体对于导体可靠的绝缘支撑。在母线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为设置于导体筒壁的通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绝缘支撑组件的安装,减小了导体的筒壁外形变化。在母线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导体在与连接部相对的一侧筒壁上设有一个操作孔。通过设置操作孔可以方便地实现固定螺栓在第一固定孔中的穿接,以及固定螺栓的旋转固定。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图1用于说明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组装成母线后沿经过母线轴线的平面剖视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导体30第二固定件102连接部32第二连接面104操作孔34第二固定面12母线壳体36第二固定孔122基座40绝缘支撑件20第一固定件42第一固定端22第一连接面44第二固定端24第一固定面46通孔26第一固定孔50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图1用于说明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组装成母线后沿经过母线轴线的平面剖视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固定件20、一个第二固定件30和一个绝缘支撑件40。绝缘支撑组件可应用于母线,母线还包括一个导体10和一个母线壳体12。绝缘支撑件40的中部可以如图1所示具有一个通孔46,也可以如图2所示为一个实体。具有通孔46的绝缘支撑件40可以在减少绝缘材料用量的情况下提高绝缘支撑件的绝缘性能。通孔46的尺寸视所需绝缘支撑件40的强度而定。导体10成圆筒状并在筒壁上具有一个连接部102,其用于传导电流。母线壳体12也为圆筒状并环套于导体10,且在内侧具有一个基座122。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体10的连接部102具有加工在筒壁上的两个通孔,且这两个通孔沿导体10的轴向排列。两个通孔用于第一固定件20、第二固定件30和绝缘支撑件40的相互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个通孔进行固定,或者通过卡接等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但在装配时要确保具有通孔46的绝缘支撑件的朝向。第一固定件20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面22和一个第一固定面24。第一连接面22为圆柱面,其曲率使其能够贴合于导体10的圆筒的内周面,即第一连接面22与导体10的圆筒的内周面无间隙贴合。第一固定面24与导体10的轴向平行。第二固定件30具有一个第二连接面32和一个第二固定面34。第二连接面32为圆柱面,其曲率使其能够贴合于导体10的圆筒的外周面,即第二连接面32与导体10的圆筒的外周面无间隙贴合。第二固定面34与导体10的轴向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导体10的圆筒的截面也可以不是绝对的圆形,而是椭圆形或近似的形状。绝缘支撑件40具有一个第一固定端42和一个第二固定端44。第一固定端42能够与第二固定件30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端44能够与母线壳体12的基座12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42和第二固定端44由金属制成,并通过浇铸与中部的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一个整体的绝缘支撑件40。第二连接面32和第一连接面22能够与连接部102相互固定。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0具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6,且第二固定件30具有两个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6。第一固定孔26是由第一固定面24延伸至第一连接面22的通孔,且第二固定孔36是由第二固定面34延伸至第二连接面32的通孔。沿垂直于导体10的轴向的方向,第一固定孔26、连接部102的通孔和第二固定孔36能够形成直通孔,从而连通且对齐。绝缘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螺栓50。连接螺栓50能够依次地穿接在第一固定孔26、连接部102的通孔和第二固定孔36,且连接螺栓50能够旋合于第一固定端42,从而将第一固定件20、导体10、第二固定件30和绝缘支撑件40固定连接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第一固定件20也可仅具有一个第一固定孔26,且第二固定件30仅具有一个第二固定孔36,仅通过一个连接螺栓50旋合于第一固定端42,从而将第一固定件20、导体10、第二固定件30和绝缘支撑件40固定连接在一起。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绝缘支撑件可以实现母线壳体对于导体的绝缘支撑。为了配合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与导体的连接,仅需要在导体上简单加工出通孔,由此减小了导体的筒壁外形变化在电流通过时对于导体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另外,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导体10的筒壁上还可设有一个操作孔104。操作孔104设置在与连接部102相对的一侧筒壁上,即操作孔104所在位置与连接部102所在位置分别处于导体10筒壁的两个相对面。通过设置操作孔104,可以方便地实现连接螺栓50在第一固定孔26中的穿接,以及连接螺栓50的旋转固定。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