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67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由补气管路、二腔密封盖、定子、油雾吸收管路和油雾吸收装置构成,油槽采用二腔密封盖结构,上腔联接补气管路,下腔联接油雾吸收管路,二腔密封盖上齿及下齿采用无间隙密封,中齿采用小间隙结构,压力气体从上腔流动到下腔,将补气管路及油雾吸收管路轴向安装。补气管路从定子机座铁心背部引出,将压力气体引入;通过补气管路,压力气体进入二腔密封盖的上腔,一部分压力气体进入下腔,阻止油雾进入上腔,达到防止油雾从密封盖逸出的目的,一部分压力气体从密封盖上齿逸出。进入到下腔的压力气体及进入到下腔的油雾,混合后。从下腔经油雾吸收管路排除,最后在油雾吸收装置处油雾与空气分离,油雾凝结成液体,气体排到大气中。
【专利说明】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水轮发电机油槽气密封结构有多种。发电机一般米用封闭双路径向通风系统,在发电机线棒端部设有固定挡风板,发电机转子旋转产生的风量,被固定挡风板阻挡,改变风向,进而对线棒端部进行冷却,对应于此类通风系统,均在固定挡风板处开一个取风口并用管路将取风口与油槽密封盖上腔连接,实现气密封。然而我公司常用端部回风通风冷却系统,在发电机线棒端部没有固定挡风板,仅在磁极之间设置挡风板,避免漏风,转子旋转产生的风量,通过定子,空气冷却器,从定子机座上下端流回,对线棒端部进行冷却。对于我公司通风冷却方式,气密封结构只能外接气源,结构复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气密封结构,可以应用于我公司通风冷却系统发电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水轮发电机用油槽气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该结构由补气管路(I)、二腔密封盖(2)、油雾吸收管路(3)、定子(4)和油雾吸收装置(5)构成,油槽采用二腔密封盖(2)结构,上腔联接补气管路(1),下腔联接油雾吸收管路(3),二腔密封盖(2)上齿及下齿采用无间隙密封,中齿采用小间隙结构,压力气体从上腔流动到下腔,将补气管路(I)及油雾吸收管路(3)轴向安装。
[0005]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
[0006]定子(4)背部的压力气体,通过补气管路(I)进入二腔密封盖(2)的上腔。由于二腔密封盖(2)上齿及下齿与轴之间的间隙远小于中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因此压力气体由上腔进入下腔,阻止了从油槽逸出的油雾,经过下腔进入上腔进而逸出的可能,即达到了气密封的目的。
[0007]进入下腔的压力气体与从油槽逸出的油雾混合后,在油雾吸收装置(5)的作用下,经过油雾吸收管路(3)进入油雾吸收装置(5),在油雾吸收装置内部进行油气分离,油液被收集起来,气体排到大气中。
[0008]此种方式的油槽气密封结构,解决了端部回风通风冷却系统水轮发电机自身无法有效进行气密封的问题,采用定子背部取风的方式,利用水轮发电机自身冷却的风,可以满足气密封风压,风量的要求,且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提供压力气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气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雾吸收管路示意图[0011]图3为二腔密封体上腔补气示意图
[0012]图4为二腔密封体下腔油雾吸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由补气管路1、二腔密封盖
2、油雾吸收管路3、定子4和油雾吸收装置5构成。
[0014]如图1所示,需要在定子4背部,预留一个补气孔;
[0015]在二腔密封盖2上,上腔及下腔180°对称位置上预留有2个孔,上腔的预留孔通过补气管路I与定子4背部的预留孔连接。下腔的预留孔通过油雾吸收管路3与油雾吸收装置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子背部补气油槽气密封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由补气管路(I)、二腔密封盖(2)、油雾吸收管路(3)、定子(4)和油雾吸收装置(5)构成,油槽采用二腔密封盖(2)结构,上腔联接补气管路(1),下腔联接油雾吸收管路(3),二腔密封盖(2)上齿及下齿采用无间隙密封,中齿采用小间隙结构,压力气体从上腔流动到下腔,将补气管路(I)及油雾吸收管路(3)轴向安装。
【文档编号】H02K9/10GK203788096SQ20142006709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魏玉国, 宋洪占, 柳梅, 肖先照, 柴峰, 王海龙, 王健行 申请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