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044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包括套装在鱼雷挂筒中的外套、中套和内套,所述外套延伸至挂筒体外,并在端口内侧设有缩径结构,外套与鱼雷挂筒间设置隔套。所述外套缩径结构最小内径与连接电极电缆钢线直径相同,缩径结构处采用圆角过渡。所述隔套外圆周设有至少2个槽口,且沿圆周均布。所述外套缩径结构设置在距外套端口内侧6-10mm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结构性改进改善电极钢缆线受力状态,使测井取芯作业更加安全可靠;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测井行业电缆与测井仪器连接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 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石油测井作业中,通过电缆鱼雷将电缆与马笼头连接起来,将电缆外皮用锥套 固定在鱼雷上,另一端通过丝扣与马笼头相连。目前取芯鱼雷使用的是标准三锥套,内套、 中套和外套都为短锥结构,在取芯爆破作业时,因为振动强烈,在电缆钢线与三锥套连接压 紧的根部不仅要承受拉力,还要承受弯扭力,使电极钢缆线容易折断,从而导致仪器掉井事 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善电极钢缆线受力状态,使测井取芯作 业更加安全可靠的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包括套装在鱼雷挂筒中的外套、中套和内套,所述外套 延伸至挂筒体外,并在端口内侧设有缩径结构,外套与鱼雷挂筒间设置隔套。
[0006] 所述外套缩径结构最小内径与连接电极电缆钢线直径相同,缩径结构处采用圆角 过渡。
[0007] 所述隔套外圆周设有至少2个槽口,且沿圆周均布。
[0008] 所述外套缩径结构设置在距外套端口内侧6-10mm处。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通过结构性改进改善电极钢缆线受力状态,使测井取芯作业更加安全可靠;
[0011] 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隔套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外套2.中套3.内套4.取芯电极鱼雷5.鱼雷挂筒6.电极电缆7.电极 电缆钢线8.缩径结构9.隔套10.电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6]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套1、中套2、内套3、取芯电极鱼雷4、 鱼雷挂筒5、电极电缆6、电极电缆钢线7、缩径结构8、隔套9和电缆芯10,本实用新型一种 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包括套装在取芯电极鱼雷4鱼雷挂筒5中的外套1、中套2和内套3, 所述外套1延伸至鱼雷挂筒5体外,并在端口内侧设有缩径结构8,外套1与鱼雷挂筒5间 设置隔套9。
[0017] 所述外套缩径结构8最小内径与连接电极电缆钢线7直径相同,缩径结构8处采 用圆角过渡。
[0018] 所述隔套9外圆周设有至少2个槽口,且沿圆周均布。(见图2)
[0019] 所述外套缩径结构8设置在距外套1端口内侧6-10mm处。
[0020] 使用时,将电极电缆6穿入鱼雷挂筒5,利用三锥套将电极电缆6固定,电极电缆 6的钢线7从三锥套的外套1中穿入,电缆芯10从三锥套外套1与鱼雷挂筒5的间隙中穿 过。在外套1与鱼雷挂筒5之间设置隔套,可在限制外套1摆动的同时使电缆芯10顺利通 过。
[0021] 在取芯爆破作业瞬间,取芯仪器受到强烈震动,由于三锥套外套1加长且缩径结 构8与电缆钢线同径,结合紧密,侧震动时产生的弯扭力传递到外套1上,不会向根部电缆 连接处传递,根部电缆连接处只承受拉力。
[0022] 本实用新型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将传递到电极电缆6上的力进行了分解,有 效改善了电缆钢线7的受力状态,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使测 井工作更加安全顺利。新型的三锥套结构制造简单,更换维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 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包括套装在鱼雷挂筒中的外套、中套和内套,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套延伸至挂筒体外,并在端口内侧设有缩径结构,外套与鱼雷挂筒间设置隔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缩径结构 最小内径与连接电极电缆钢线直径相同,缩径结构处采用圆角过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外圆周设 有至少2个槽口,且沿圆周均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芯电极三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缩径结构 设置在距外套端口内侧6-10mm处。
【文档编号】H02G15/06GK203871825SQ20142018539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董哲, 汪力 申请人:鞍山申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