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25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双头滑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滑车,包括架框,该架框内部设有上滑轮、外部下侧下滑轮,该架框的左侧板上开有用于线缆通过的开口,该架框的外部卡设有呈“U”字形的挡板,该挡板的左侧板和该开口相配,所述架框的左侧板上设有向左凸出且位于该开口的上方的1个左卡块、架框的右侧板上设有向右凸出的2个右卡块,该2个右卡块呈上下分布,该挡板的左侧板上开有和该左卡块相配的左滑槽、该挡板的右侧板上开有和该右卡块相配的右滑槽,且该左滑槽的边侧开有1个相配于该左卡块的左卡孔、该右滑槽的边侧开有2个分别相配于该2个右卡块的右卡孔,以及,该挡板的上侧板和该架框的上侧板之间设有拉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挡板的移动和固定较为简单,且较为稳定。
【专利说明】双头滑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头滑车。

【背景技术】
[0002]双头滑车是电力系统中带电作业以及线缆清障作业时的常用工具。通常,该双头滑车包括架框,该架框内部上侧设有上滑轮、外部下侧设有下滑轮,该架框的左侧板上开有用于线缆通过的开口,该架框的外部卡设有呈“U”字形的挡板,该挡板的左侧板位于该架框的左侧板的左侧,该挡板的左侧板和该开口相配,该挡板的右侧板位于该架框的右侧板的右侧,该挡板的上部连接有拉环。即,该挡板能够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该开口处于开放状和封闭状,继而利于该线缆通过。其缺陷在于:该挡板上下滑动后的固定多通过螺钉完成,即,将螺钉松开后该挡板能够上下滑动,将螺钉旋紧后使该挡板得以固定。显然,这样的操作较为繁琐,且极易出现螺钉自行松动而不够稳定从而该挡板无法对开口形成封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滑车,它具有挡板的移动和固定较为简单,且较为稳定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头滑车,包括架框,该架框内部上侧设有上滑轮、外部下侧设有下滑轮,该架框的左侧板上开有用于线缆通过的开口,该架框的外部卡设有呈“U”字形的挡板,该挡板的左侧板位于该架框的左侧板的左侧,该挡板的左侧板和该开口相配,该挡板的右侧板位于该架框的右侧板的右侧,该挡板的上部连接有拉环,所述架框的左侧板上设有向左凸出且位于该开口的上方的I个左卡块、架框的右侧板上设有向右凸出的2个右卡块,该2个右卡块呈上下分布,同时,该挡板的左侧板上开有和该左卡块相配的左滑槽、该挡板的右侧板上开有和该右卡块相配的右滑槽,且该左滑槽的边侧开有I个相配于该左卡块的左卡孔、该右滑槽的边侧开有2个分别相配于该2个右卡块的右卡孔,以及,该挡板的上侧板和该架框的上侧板之间设有拉簧。
[0005]所述架框的右侧板上位于该上滑轮的下方焊接有一弹簧板,该弹簧板的中部呈向下凸出的弧形、该弹簧板的左端呈向上凸出的弧形,且该弹簧板位于该架框的内部。
[0006]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挡板的移动和固定较为简单,且较为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双头滑车的挡板在该拉簧的作用下始终具有封闭该开口的趋势,从而一旦线缆进入该架框内,该卡孔(包括左卡孔和右卡孔)亦卡住相应的卡块(包括左卡块和右卡块),继而线缆不会自行脱出,较为稳定。当需要打开该开口时,仅需反响操作后上下滑动该挡板即可,极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0]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11]图中:10、架框,11、开口,12、左卡块,13、右卡块;20、上滑轮;30、下滑轮;40、挡板,41、左滑槽,411、左卡孔,42、右滑槽,421、右卡孔;50、拉环;60、拉簧;70、弹簧板;10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双头滑车,包括架框10。该架框10内部上侧设有上滑轮20、外部下侧设有下滑轮30。该架框10的左侧板上开有用于线缆100通过的开口 11。该架框10的外部卡设有呈“U”字形的挡板40。S卩,该挡板40具有左侧板、右侧板,且其左侧板的上端和其右侧板的上端通过上侧板连接起来。该挡板40的左侧板位于该架框10的左侧板的左侧,该挡板40的左侧板和该开口 11相配。即,该挡板40的左侧板能够打开该开口 11和封闭该开口 11。该挡板40的右侧板位于该架框10的右侧板的右侧,该挡板40的上部连接有拉环50。进一步的讲,该架框10的左侧板上设有向左凸出且位于该开口 11的上方的I个左卡块12,该架框10的右侧板上设有向右凸出的2个右卡块13,该2个右卡块13呈上下分布。同时,该挡板40的左侧板上开有和该左卡块12相配的左滑槽41、该挡板40的右侧板上开有和该右卡块13相配的右滑槽42。S卩,该左卡块12能够沿着该左滑槽41移动、该右卡块13能够沿着该右滑槽42移动。而且,该左滑槽41的边侧开有I个相配于该左卡块12的左卡孔411、该右滑槽42的边侧开有2个分别相配于该2个右卡块13的右卡孔421。S卩,该左卡块12能够进入该左卡孔411内、该右卡块13能够进入该右卡孔421内。以及,该挡板40的上侧板和该架框10的上侧板之间设有拉簧60。这样,在该拉簧60的作用下,该挡板40的左侧板具有将该开口 11予以封闭的趋势。当需要将该开口 11打开时,仅需将该左挡块12从该左卡孔411内移出且进入该左滑槽41内、将该右挡块13从该右卡孔421内移出且进入该右滑槽42内,该挡板40即可上下移动,使该开口 11打开。显然,这样的操作较为简单,且能够保证该开口 11被封闭时的稳定。
[0013]更进一步的讲,该架框10的右侧板上位于该上滑轮20的下方焊接有一弹簧板70。该弹簧板70的中部呈向下凸出的弧形、该弹簧板70的左端呈向上凸出的弧形,且该弹簧板70位于该架框10的内部。即,该线缆100进入该架框10内之后,该弹簧板70的中部能够将该线缆100压向该上滑轮20,继而进一步降低了该线缆100从该开口 11处自行脱出的几率。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双头滑车,包括架框(10),该架框(10)内部上侧设有上滑轮(20)、外部下侧设有下滑轮(30),该架框(10)的左侧板上开有用于线缆(100)通过的开口( 11),该架框(10)的外部卡设有呈“U”字形的挡板(40),该挡板(40)的左侧板位于该架框(10)的左侧板的左侧,该挡板(40)的左侧板和该开口(11)相配,该挡板(40)的右侧板位于该架框(10)的右侧板的右侧,该挡板(40)的上部连接有拉环(50),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10)的左侧板上设有向左凸出且位于该开口( 11)的上方的I个左卡块(12 )、架框(10 )的右侧板上设有向右凸出的2个右卡块(13),该2个右卡块(13)呈上下分布,同时,该挡板(40)的左侧板上开有和该左卡块(12)相配的左滑槽(41)、该挡板(40)的右侧板上开有和该右卡块(13)相配的右滑槽(42),且该左滑槽(41)的边侧开有I个相配于该左卡块(12)的左卡孔(411)、该右滑槽(42)的边侧开有2个分别相配于该2个右卡块(13)的右卡孔(421),以及,该挡板(40)的上侧板和该架框(10)的上侧板之间设有拉簧(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10)的右侧板上位于该上滑轮(20)的下方焊接有一弹簧板(70),该弹簧板(70)的中部呈向下凸出的弧形、该弹簧板(70)的左端呈向上凸出的弧形,且该弹簧板(70)位于该架框(10)的内部。
【文档编号】H02G1/02GK203859444SQ20142024799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锦洲 申请人: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