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805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包括水平的上盖板、下盖板和侧板;侧板为“M”形,为一体式结构,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位于“M”型侧板顶部两端,第一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上盖板下方;第二连接板位于“M”型侧板底部两端及中间位置,第二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下盖板上方;侧板与上盖板、下盖板构呈三个三角形腔体,包括第一散热腔,第二散热腔以及第三散热腔;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内壁上均设有母线插槽;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外壁上均设有散热板,可有效散热,节约电力传输过程中因为发热损耗的能量,节约能源,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领域的配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

【背景技术】
[0002]母线槽系统是一种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的配电系统中。对于对于现有的母线槽而言,散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现有结构散热能力不足,导致在电力传输时,由于发热损耗了大量的能量。专利号为“201320784381.8”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节能母线槽,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该母线槽内的散热仓为菱形,其虽然散热性能较好,但由于菱形形状具有不稳定性,使用时一旦母线插入母线槽中,对母线槽产生重力作用,母线槽承压性能较差,易发生倾斜,容易损坏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可有效散热,节约电力传输过程中因为发热损耗的能量,节约能源,安全可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其中,包括水平的上盖板、下盖板和上、下盖板间的侧板;所述侧板为“M”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数量为两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上盖板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板数量为三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底部两端及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下盖板上方;所述侧板与上盖板、下盖板构呈三个三角形腔体,包括第一散热腔,第二散热腔以及第三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内壁上均设有母线插槽;所述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外壁上均设有散热板。
[0006]有益效果;使用“M”型侧板,使得母线槽内部呈多个散热腔结构,大大加大了散热面积,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节约电力传输过程中因为发热损耗的能量,节约能源。同时,采用三角形结构,提高散热腔稳定性,加大母线槽承压性能,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
[0010]如图所示,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其中,包括水平的上包括水平的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上、下盖板间的侧板3 ;所述侧板3为“M”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数量为两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3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侧板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4固定在上盖板I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板5数量为三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3底部两端及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板5与侧板3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板5固定在下盖板2上方;所述侧板3与上盖板1、下盖板2构呈三个三角形腔体,包括第一散热腔6,第二散热腔7以及第三散热腔8 ;所述第一散热腔6与第三散热腔8两边内壁上均设有母线插槽9 ;所述第一散热腔6与第三散热腔9两边外壁上均设有散热板10。
[0011]有益效果;使用“M”型侧板,使得母线槽内部呈多个散热腔结构,大大加大了散热面积,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节约电力传输过程中因为发热损耗的能量,节约能源。同时,采用三角形结构,提高散热腔稳定性,加大母线槽承压性能,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能。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型智能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上盖板、下盖板和上、下盖板间的侧板;所述侧板为“M”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数量为两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上盖板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板数量为三个,呈水平设置,位于“M”型侧板底部两端及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侧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下盖板上方;所述侧板与上盖板、下盖板构呈三个三角形腔体,包括第一散热腔,第二散热腔以及第三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内壁上均设有母线插槽;所述第一散热腔与第三散热腔两边外壁上均设有散热板。
【文档编号】H02G5/10GK204118639SQ20142039789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华勤 申请人:江苏鑫开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