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855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制造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偏心蜗杆泵由转子和定子构成,其中转子容纳在定子中并且偏心地在定子中运动。由转子的运动以及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贴靠,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形成了游移的输送腔。液态的或可流动的介质能够通过该输送腔沿着定子输送。偏心蜗杆泵例如用于输送水、石油和其它多种液体或可流动的介质。

为了形成输送腔,并且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回流来输送各种可流动的介质,转子加载压力地贴靠在定子的通过弹性材料构成的内壁上。因为尽管存在着所述的加载压力的贴靠,但在实践中在输送时通常还是记下了输送介质的回流,所以研发了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定子,它确保了转子更大加载压力地贴靠在各定子的弹性衬垫上。通常,转子在定子上的加载压力的贴靠通过弹性衬垫中的相应的材料补充来实现,或者通过缩小定子中的各孔口或转子容纳部的横截面来实现。

这种加载压力的贴靠可能会引起定子铁芯的转子容纳部的弹性衬垫的提前磨损,并因此引起定子的提前磨损。尤其由于通常由金属构成的转子在通常由橡胶或类似材料构成的定子内部的运动,所以定子会在此区域中出现一定摩擦或磨损。通过该磨损减少了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加载压力的贴靠力,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接触尤其不能沿着未中断的螺旋状接触线维持,因此降低了偏心蜗杆泵的功率。这尤其适用于已克服了较大吸入高度的泵。由于此原因,定子必须定期更换和替换。

还备选已知的实施例是,能够调整定子,以便平衡磨损。例如通过改变定子直径来调整定子-转子系统中的应力。

DE 3433269 A1描述了一种定子外罩,其具有形式为牵引螺栓的夹紧装置,它们分布在定子外罩的整个轴向长度上。这明显地增加了定子-转子系统的重量。此外,为了实现调整,所有夹紧装置必须单个地拧紧。

DE 3641855 A1描述了一种具有弹性体的可调节定子,该弹性体在管子外罩中硫化,该管子外罩通过纵向裂缝()以分段的方式分布在外围,并且设有至少一个包含管子外罩的卡箍。

EP 0292594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偏心蜗杆泵的、设置有纵向裂缝的定子外罩,它只在其压力区中具有夹紧装置,用于产生压力以及在定子磨损时用于调整。该应力通过适当的加强筋局部地分布在定子外罩的长度上。

DE 4312123 A1描述了一种具有多个纵向延伸的裂缝的定子外罩,这些裂缝简化了所述调整。为了能够在定子的压力侧的端部区域中更好地进行调整,这些裂缝在定子的吸入侧端部即将结束时终止并且只在压力侧端部上自由地开始。

DE 4403979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可调整定子,其具有连续的纵向裂缝,它们以较小的间距在定子的吸入侧端部之前终止。适宜的是,在该纵向裂缝之后分别跟随着连续的裂缝。

DE 10200393 A1描述了一种偏心蜗杆泵,其具有局部可再夹紧的定子。在此,在包围弹性体的定子铁芯的定子外罩中设置轴向非连续的夹紧间隙。留在进入侧上的接块在该侧面上构成夹紧障碍物。通过夹紧装置对定子进行再夹紧,该夹紧装置设置在具有夹紧间隙的定子外罩的区域中。

此外根据DE 2331173已知一种装置,其中通过将定子弹性体局部地压在定子的特定线或点上,来调整定子。为此,该定子在磨损尤其高的区域中包括螺旋状的板条。通过调整该螺旋状的板条,定子的内螺纹面的区域尤其沿径向方向改变其位置,这些区域在横截面中构成为直线部段。因此,磨损严重的定子衬垫能够这样变形,即再次呈现其原始的横截面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调整的定子,其中能够简单地平衡定子铁芯在转子容纳部区域中的磨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定子的方法,该定子包括弹性体的定子铁芯和金属的定子外罩。该定子铁芯固定在定子外罩的内部,其中定子铁芯的整个外罩面在很大程度上与定子外罩的整个内罩面粘附地连接在一起。

该定子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围绕定子的纵轴线设置的螺旋轨道,其中在该螺旋轨道的区域中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不存在粘附连接。也就是说,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接合在某个位置上中断,这一点例如在应用适当辅助措施的情况下实现。特别是,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的橡胶-金属-接合在围绕定子纵轴线的最少一个螺旋轨道上中断。尤其优选的是,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接合在定子的主要磨损区的区域中中断。

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的优选至少两个螺旋轨道与转子和定子铁芯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相对应。

该定子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口,用于将压力传递介质(尤其是合适的流体)引入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中间腔中,该中间腔能够通过缺少的粘附构成。由于通过该至少一个接口将压力传递介质引入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中间腔(其是由于缺少的粘附而构成)中,所以能够平衡偏心蜗杆泵的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缺少的预应力。

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中间腔开始时是空的,即定子铁芯的外罩面也在缺少粘附的区域中无接合地贴靠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在填充压力传递介质时,定子铁芯的弹性体才被压力传递介质沿定子的纵轴线的方向挤压,并且构成所谓的压力腔。

尤其是,定子铁芯的弹性体通过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的螺旋轨道内部的压力传递介质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的区域中沿定子的纵轴线的方向受到挤压,因此再次在螺旋状接触线的区域中建立定子和转子之间的贴靠。

优选至少两个压力腔相对于定子的纵轴线对称构成,因此从相对而置的侧面开始均匀的压力能够对定子铁芯的弹性体并且相应地对定子的转子容纳部产生影响,尤其该压力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的区域中起作用。因此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形成两个相对而置的、螺旋地围绕定子的纵轴线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形成的无粘附区域,其与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协调一致。

备选地可规定,形成三个缺少粘附的区域,它们分别以120度角度围绕定子纵轴线偏置并且分别螺旋状地围绕定子纵轴线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形成。或者形成四个缺少粘附的区域,它们分别以90度角度围绕定子纵轴线偏置并且分别螺旋状地围绕定子纵轴线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形成;以及其它方案。

通常,定子铁芯的磨损在转子容纳部的区域中是对称的。因此,缺少粘附的呈螺旋状的区域同步地和/或对称地用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填充。优选这些压力腔或螺旋轨道相通地相互连接。尤其在建立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的粘附连接时就已经建立了该相通的连接。

在应用适当模板的情况下制造定子,该定子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具有相应的缺少粘附的区域,以形成可用压力传递介质填充的中空腔或压力腔。将模板设置在定子外罩内,以便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产生定义的粘附剂样式。在产生期望的粘附剂样式之后,取下模板,并且定子铁芯在定子外罩的内部形成或引入定子外罩中。在此,期望的未粘附的区域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以至少一个螺旋轨道的形式构成。

该方法尤其能够借助所谓的阳模或借助所谓的阴模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借助阳模来涂敷粘附剂时,防止粘附剂在待形成螺旋轨道的区域中涂敷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或定子铁芯的外罩面上。

阳模尤其模仿出该待形成的螺旋轨道。阳模插入定子外罩中并且定向。现在将粘附剂涂敷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随后,将阳模从定子外罩中取出,并且可以进一步使用。在已通过阳模遮盖的区域中未涂敷粘附剂。这时,定子外罩能够以已知的方式用弹性体填充。在此为了形成转子容纳部,将所谓的转子铁芯推入弹性体中。在该弹性体变硬之后,它通过粘附剂固定在定子外罩的内罩面上,并且是在这样的区域之外,即在该区域中没有粘附剂涂敷在定子铁芯的内罩面上。将转子铁芯去除。留下的内部空间形成了所谓的定子内腔或转子容纳部,偏心蜗杆泵的转子随后设置在其中,并且通过旋转运动在转子容纳部的内部形成在输送方向上运动的输送腔。

备选地,预制的定子铁芯能够推入定子外罩中,并且通过粘附剂固定在该定子外罩上。优选冷却该预制的定子铁芯,因此减少它的外圆周。冷却的定子铁芯尤其具有比未冷却的定子外罩的内圆周更小的外圆周。在将定子铁芯加热到室温时,它会再次膨胀,因此定子铁芯的外圆周基本上相当于定子外罩的内圆周。通过粘附剂,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在涂敷粘附剂的区域中产生粘附连接。

备选地,能够应用类似的或相似的阳模,以便局部地在预制的定子铁芯的外罩面上阻止粘附剂的涂敷工作。随后,将阳模从定子铁芯中取出,并且可以进一步使用。在已通过阳模遮盖的区域中未涂敷粘附剂。现在,定子铁芯能够推入定子外罩中,并且通过粘附剂固定在定子外罩上。必要时,能够提前加热定子外罩,从而使定子外罩的圆周由于热膨胀而增大,并因此能够以间隙推到定子铁芯上。在将定子外罩冷却到室温时,定子外罩会收缩,从而使定子外罩的内圆周基本上相当于定子铁芯的外圆周。通过粘附剂,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在涂敷粘附剂的区域中产生粘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备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定子铁芯-定子外罩-连接,尤其为了实现橡胶-金属-连接,粘附剂标准化地放入定子外罩中。随后,在应用阴模的情况下,粘附剂在期望的位置上尤其沿着规划的螺旋轨道失去作用。

该阴模尤其遮盖不期望粘附的区域。相反,粘附应该中断的区域仍旧是空的。这时,这样空出的(即未被阴模遮盖的)粘附剂失去作用,其方式例如是:有针对性地带入污物抑或使粘附剂发生反应等。

这种阴模尤其是上述阳模的负片(Negativ)。

如同上面描述的一样,制造设置在定子外罩中的定子铁芯。在该弹性体变硬之后,它粘附在定子外罩的内罩面上,并且是在粘附剂没有失去作用的区域中。

备选地,能够应用类似的或相似的阴模,以便有针对性使涂敷在定子铁芯的外罩面上粘附剂局部地失去作用。在未通过阴模遮盖的区域中能够有针对性地使粘附剂失去作用,从而在将定子铁芯推入定子外罩中之后,在此区域中在定子铁芯和定子外罩之间不存在粘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用粘附剂涂层之前,将阴模放入定子外罩中并且定向。现在,首先在空出来的区域中将污物施加到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在除去阴模之后,用粘附剂来涂敷定子外罩的内壁面。该污物阻止粘附剂涂敷在相应的区域中。或者,该污物使粘附剂在相应的区域中失去粘附效果。最终结果是,也能够以这种方式形成螺旋轨道,以该螺旋轨道在制好的定子中中断了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的粘附。

例如通过涂敷油脂、油和/或漆或其它适当的介质,能够有针对性地污染该粘附剂,以使粘附剂失去作用。

使粘附剂失去作用的另一方案在于,使粘附剂在未被阴模遮盖的区域中发生反应,例如发生聚合作用。在应用辐射硬化的胶粘剂时,它能够在未被阴模遮盖的区域中通过施加合适的高能辐射(例如UV)来硬化。

如同已描述的一样,该至少两个螺旋轨道优选作为相通的系统相互连接。尤其该制造方法应用的模板尤其构成为相应的区域,其在待建立的螺旋轨道之间形成连接,在该螺旋轨道处在制好的定子中同样在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中断粘附。因此,该至少两个螺旋轨道在制好的定子中构成相通的系统,供应的压力传递介质能够均匀地分布在该系统中。

这一点的作用尤其是,供应的压力传递介质从至少两侧将均匀的、指向转子容纳部的方向的压力施加到定子铁芯的弹性体上,尤其施加到转子和定子铁芯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的区域中。

在该用于制造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方法中应用的模板具有基本上呈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并且具有中间的纵轴线。该模板能够围绕第二纵轴线以圆柱形的形式卷在一起,因此中间的纵轴线与第二纵轴线平行地定向。第二纵轴线因此相当于卷在一起的模板圆柱体的纵轴线。

模板的侧面(其与模板的中间纵轴线平行)在卷起来的模板中直接邻接,并且同时平行于第二纵轴线以及平行于中间的纵轴线。这样卷起来的模板尤其定义了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螺旋轨道,因此它们随后在制好的定子中制成。

该卷起来的模板这样设置在定子外罩的内部,该第二纵轴线或者卷起来的模板圆柱体的纵轴线设置得朝定子外罩的纵轴线同轴或重合。

特别是,通过阳模,该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螺旋轨道通过遮盖区域构成,即通过遮盖定子外罩内壁面或定子铁芯的外罩面的区域构成,因此在这些遮盖区域中阻止粘附剂涂敷。

特别是,通过阴模,该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螺旋轨道通过空出来的区域构成,也就是说,在该区域中有针对性地使涂敷或待涂敷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或定子铁芯的外罩面上的粘附剂失去作用。

借助所述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尤其能够制出用于偏心蜗杆泵的定子,该定子能够实现对定子铁芯进行简单、坚固且成本低廉的调整。通过该调整,能够在偏心蜗杆泵的定子铁芯磨损时,尤其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状接触线的区域中在转子容纳部的区域中再次建立偏心蜗杆泵的输送压力和输送容积。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附图中的单个元件相互间的大小比例不总是与实际的大小比例相符,因为有些形状被简化,但另一些形状为了实现更好的展示相比于其它元件放大示出。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的定子的横截面;

图2A和图2B示出了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A至4E示出了借助阳模制造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不同方法步骤;

图5示出了用于制造可液压调整的定子的阴模。

附图标记说明

1 定子

2 定子铁芯

3 定子外罩

4 转子容纳部

5 定子

6 中间腔

7 流体

8 缺少粘附的区域

9 压力腔

10 接口

11 阳模

12 螺旋轨道

13 连接轨道

14 相通轨道

15 相通的螺旋轨道

16 阴模

17 遮盖区域

18 空出的区域

19 螺旋轨道

20 相通轨道

31 遮盖的区域

32 未遮盖的区域

A 贴靠区域

L 纵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元件来说,应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此外为了使视觉清晰,在单个附图中只示出了那些对各附图的描述来说必要的参考标记。这些示出的实施例只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如何构成的例子,并不是最终的限定。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的定子的横截面。尤其是,图1A示出了未用过的定子1u,图1B示出了已用过的定子1b。

该定子1包括弹性体的定子铁芯2,它固定在构成为圆柱形的金属定子外罩3中。沿着定子1的纵轴线形成转子容纳部4。该转子(未示出)容纳在定子1的转子容纳部4的内部,并相对于定子1偏心地在转子容纳部4中运动。

从定子(未示出)的运动以及相互贴靠,在定子1和转子之间形成游移的输送腔,液态的或可流动的介质能够借助该输送腔沿着定子1输送。尤其是,定子铁芯2和转子之间的贴靠沿着接触线延伸,该接触线螺旋状地围绕定子的纵轴线盘旋。

在对比图1A和图1B时可明显地看到,在已用过的定子1b中转子(未示出)相对于定子1的运动在贴靠区域AB中引起了定子铁芯2的材料的损害。人们将这一点也称为定子1的磨损。

通过该磨损,在转子容纳部4的区域中减少了转子(未示出)和定子1b之间的加载压力的贴靠力,尤其是定子1b和转子(未示出)之间的接触不能保持沿着一条连续的螺旋状的接触线。输送的介质会出现不期望的回流,并且降低偏心蜗杆泵的功率。

图2A和图2B示出了可液压调整的定子5的横截面。尤其是,图2A示出了未用过的定子5u,图2B示出了已用过的定子5b。

在此能够平衡已用过的定子5b在贴靠区域AB中的磨损,其方式是:在定子外罩3的壁部和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材料之间在中间腔6中压入适当的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7。因此尤其在贴靠区域AB中提高了转子(未示出)上的压力,因此能够阻止输送介质的回流。

在图2A中,定子外罩3的壁部和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材料之间的中间腔6是空的,这通过附图标记6l标出。在图2B中,定子外罩3的壁部和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部件之间的中间腔6借助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7填充,这通过附图标记6g标出。

该中间腔6尤其通过缺少粘附的区域8或缺少固定的区域在定子外罩3的壁部和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部件之间构成。在未用过的定子5u中,定子铁芯2和定子外罩3之间的中间腔6、6l是空的,即定子铁芯2的外罩面也在缺少粘附的区域中8无接合地贴靠在定子外罩3的内壁面上。在填充流体7时,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才被流体7沿定子5、5b的纵轴线的方向挤压,并且构成所谓的压力腔9。

图3示出了可液压调整的定子5的立体示意图。它在定子铁芯2和定子外罩3之间包括缺少粘附的区域8或中间腔6,该缺少粘附的区域8或中间腔6通过填充流体7(参照图2)形成压力腔9,用于在定子5和转子(未示出)之间平衡定子5在贴靠区域AB(参照图1)中的磨损。

该定子5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口10,用于将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7(参照图2)引入中间腔6中,该中间腔能够通过在定子铁芯2和定子外罩3之间缺少的粘附构成。由于通过至少一个接口10将流体7(参照图2B)引入定子铁芯2和定子外罩3之间的中间腔6(其是由缺少的粘附构成),所以能够平衡在偏心蜗杆泵的定子铁芯2和转子(未示出)之间沿着螺旋状的接触线缺少的预应力。

图4A至图4E示出了借助阳模11制造可液压调整的定子5的不同方法步骤。该阳模11(尤其参照图4B和图4C)仿制了中间腔6的螺旋轨道12-1、12-2(其在制好的定子5中相对而置),尤其是区域8,在此区域中在制好的定子5中未在定子铁芯2和定子外罩3之间形成粘附(参照图2)。

该阳模11具有基本上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其具有中间的纵轴线L11GF。该阳模11能够围绕着第二纵轴线L11以圆柱形的形式卷在一起,因此中间的纵轴线L11GF与第二纵轴线L11平行地定向。第二纵轴线L11因此相当于卷在一起的模板圆柱体11Z的纵轴线。

阳模11的侧面(其与阳模11的中间纵轴线L11GF平行)在卷起来的阳模11Z中直接邻接,并且同时平行于第二纵轴线L11以及平行于中间的纵轴线L11GF。这样卷起来的阳模11Z尤其定义了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螺旋轨道12-1、12-2,因此它们随后在制好的定子5(参照图3)中构成。

该卷起来的阳模11Z这样设置在定子外罩的内部,该第二纵轴线或者卷起来的模板圆柱体的纵轴线设置得朝定子外罩的纵轴线同轴或重合。

根据图4C,阳模11围绕纵轴线L11作为圆柱体11Z卷起来,并且根据图4D和4E插在和定位在定子外罩3(还参照图4A)中。在此,该第二纵轴线(即卷起来的模板圆柱体11Z的纵轴线L11)设置得朝定子外罩3的纵轴线L3同轴或重合。

该卷起来的阳模11Z尤其遮盖定子外罩3的内壁面的区域31,在该区域中应该没有粘附。这时粘附剂涂敷在定子外罩3的内壁面上,尤其涂敷在未被所述卷起来的阳模11Z遮盖的区域32上。随后,再次将阳模11从定子外罩3中取出,并且能够进一步使用。在通过卷起来的阳模11Z遮盖的区域31中未涂敷粘附剂。现在能够将弹性体填入定子外罩3中,定子铁芯2能够以常规已知的方式构成,其中特别是,所谓的转子铁芯为了形成转子容纳部4(参照图1)推入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中。在此通过该粘附剂在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和金属定子外罩3之间产生牢固的连接。

在该弹性体变硬之后,它粘附在定子外罩3的内罩面上,并且是在这样的区域之外,即在该区域中没有粘附剂涂抹在定子铁芯2的内罩面上。将转子铁芯去除。留在后面的内部空间形成了所谓的定子内腔或转子容纳部4(参照图2),偏心蜗杆泵的转子随后设置在该转子容纳部中,并且通过旋转运动在转子容纳部4的内部形成在输送方向上运动的输送腔。

如尤其在图4B和图4C中所示的一样,阳模11这样构成,即通过阳模11遮盖的区域12通过将阳模11以模板圆柱体11Z的形式正确卷起来,围绕卷起来的模板圆柱体11Z的纵轴线L11形成两个螺旋轨道12-1、12-2。卷起来的以及设置在定子外罩3中的阳模11Z的纵轴线L11尤其与定子外罩3的纵轴线L3或定子5的纵轴线L5重合。

此外尤其在图4B和图4C中还可看到,卷起来的阳模11Z的两个螺旋轨道12从侧面通过连接轨道13相连。因此在制好的定子5中由于缺少粘附剂产生了所谓的相通轨道14(参照图3)。因此,这两个螺旋轨道12尤其是通过该连接轨道13相通的螺旋轨道15-1、15-2。在通过接口10填充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时,使压力传递介质或流体通过连接轨道13均匀地分布在相通的螺旋轨道15-1、15-2内,并且在形成中间腔6g(参照图2B)的情况下扩展开来。因此,定子铁芯2的弹性体均匀地从各相对而置的侧面(参照图2B的箭头)在沿螺旋状接触线的贴靠方向上压在转子容纳部4上。

图5示出了用于制造可液压调整的定子5的阴模16(参照图2、图3)。该阴模尤其遮盖了定子外罩的区域17,在该区域中希望实现定子外罩和定子铁芯之间的粘附。相反,这个应该中断粘附的区域18保持空着的状态,阴模16尤其定义了空着的区域18,该区域在阴模16围绕其纵轴线L16GF正确卷起来之后形成了两个螺旋轨道19-1、19-2,它们在制好的定子5中由于未涂敷粘附剂通过相通轨道20相通地相互连接。

首先,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也参照图4A)完全用粘附剂遮盖。随后,围绕纵轴线卷起来的阴模16与图4D和图4E类似地插入已用粘附剂预处理的定子外罩中,并且定向。

在另一步骤中,这时,这样空出来的(即未被阴模16的区域17遮盖的)粘附剂在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不起作用,其方式是:有针对性地带入污物或使该粘附剂发生反应等。例如能够应用漆、油、油脂或诸如此类的作为污物,它消除了未被阴模16的区域17遮盖的表面中的粘附剂的作用。此外还可能的是,应用例如缓慢硬化的粘附剂,其中可以通过高能辐射来加速该硬化过程。通过施加高能辐射,使空出来的区域18中的粘附剂发生反应,从而丧失粘附效果。相反,仍旧保留了通过阴模16的区域17遮盖的表面中的粘附剂的粘附效果。

当粘附剂的粘附效果在阴模16的空出区域18相应不起作用之后,除去阴模16并且将定子铁芯放入定子外罩中。在该弹性体变硬之后,它粘附在定子外罩的内罩面上,并且是在粘附剂仍旧起作用的区域中。

特别是,即使在应用阴模16时,也在涂敷于定子外罩的内壁面上的粘附剂局部不起作用时,在定子外罩3和定子铁芯2之间产生了相通的螺旋轨道15-1、15-2(参见图3),它们通过连接轨道13相互连接。

本发明已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可想像的是,本发明还能够变形或变化,而不会离开下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