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901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逆变器系统等的电压变换或led系统等中使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基于从pwm波形发生器输出的各种信号vg1’、vg2’、vp1、vp2,对施加于hi-mosfet及lo-mosfet的栅极电压的施加定时及施加电压值进行控制,对hi-mosfet及lo-mosfet在规定的定时施加规定的电压值的栅极电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85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最适合于例如led系统等系统的高耐压栅极驱动ic(以下,有时称为驱动电路)直接对功率设备进行控制。驱动电路的供给电源(vcc)大多由与驱动电路分开设置的ipd(intelligentpowerdevice)控制。在该情况下,产生独立地进行系统的控制和ipd的控制的需要,因此存在系统管理变困难的问题。

并且,在为了使基板面积缩小,将驱动电路和用于将vcc供给至驱动电路的电路形成于1个芯片的情况下,要求稳定地供给预先确定的vcc。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供给预先确定的vcc且适于基板面积的小型化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涉及的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电路,其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充电电路,其在该驱动电路启动时生成充电电流;以及vcc控制电路,其接收该充电电路的输出,输出用于供给该驱动电路的vcc的控制信号,将该驱动电路、该充电电路及该vcc控制电路设置于1个芯片。

本发明涉及的其他的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电路,其输出栅极驱动信号;vcc电路,其将vcc供给至该驱动电路;第1浮置端子,其与该驱动电路连接;以及第2浮置端子,其与该vcc电路连接,与该第1浮置端子绝缘,将该驱动电路及该vcc电路设置于1个芯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下面得以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驱动电路和vcc控制电路设置于1个芯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2个浮置端子,或者由反馈电路对vcc进行监视,从而可以提供能够稳定供给预先确定的vcc且适于基板面积的小型化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vcc的控制时序的时序图。

图3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

图4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

图5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电路进行说明。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控制电路18是将具有多个功能的电路集成于1个芯片的集成电路(ic)。为了与外部进行电气输入输出,在控制电路18设置有端子t1-t10。控制电路18具有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26。驱动电路26具有检测电路26a、26b、ff电路26c及信号生成电路26d。驱动电路26是高耐压栅极驱动ic(hvic)。

驱动电路26的控制对象是第1功率设备30。驱动电路26经由端子t9与第1功率设备30的栅极连接。驱动电路26(信号生成电路26d)是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将该栅极驱动信号施加于在外部设置的第1功率设备30的栅极的电路。向驱动电路26连接有供给浮置电位的端子t10。端子t10称为第1浮置端子。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与第1功率设备30的源极连接。

控制电路18具有端子t1。端子t1经由整流电路12、升压电路14与商用电源10(例如ac100v的外部电源)连接。控制电路18具有与该端子t1连接的充电电路20。充电电路20例如由恒流电路构成。商用电源10(电源电压)的电压被升压电路14升压至例如600v,该升压后的电压输入至充电电路20。充电电路20在驱动电路26启动时生成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被用于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的建立(启动)。

控制电路18具有vcc控制电路22。vcc控制电路22是输出用于生成被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的信号的电路。vcc控制电路22具有fb(feedback)检测电路22a、pfm(pulsefrequencymodulation)控制电路22b及信号生成电路22c。信号生成电路22c经由端子t6与第2功率设备40的栅极连接。信号生成电路22c是生成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经由端子t6施加于第2功率设备40的栅极的电路。第2功率设备40的漏极与升压电路14连接。此外,上述的第1功率设备30和第2功率设备40优选由例如功率mosfet或igbt等高耐压功率设备构成。

向vcc控制电路22连接有供给浮置电位的端子t7。将端子t7称为第2浮置端子。第2浮置端子(端子t7)与第2功率设备40的源极连接。第2浮置端子(端子t7)是与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绝缘的端子。因此,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的电位变动不对第2浮置端子(端子t7)的电位造成影响,第2浮置端子的电位变动不对第1浮置端子的电位造成影响。

向第2功率设备40的源极连接有电压变换部42。电压变换部42与第2功率设备40的通断对应地生成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将第2功率设备40和电压变换部42统称为外部转换器43。“外部”是指位于控制电路18的外部。

对vcc控制电路22和外部转换器43的动作进行说明。vcc控制电路22接收充电电路20的输出而开始动作。具体地说,信号生成电路22c生成控制信号,将其施加于第2功率设备40的栅极。与此相对应,通过外部转换器43生成vcc(例如15v)。生成出的vcc经由端子t2供给至驱动电路26。

此时,通过与端子t2连接的fb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对vcc进行检测。fb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将信号传输至信号生成电路22c,以使得检测出的vcc成为预先确定的值。例如,fb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向信号生成电路22c通知为了实现预先确定的vcc所需的控制信号脉冲周期。fb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作为反馈电路起作用。反馈电路只要是对vcc进行检测,对vcc是否适当进行判定,如果不适当则向信号生成电路22c通知即可,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也可以是fb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以外的结构。

控制电路18具有切断充电电流的切断电路24。如果充电电路20的充电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值,则切断电路24切断充电电路20与驱动电路26的连接。具体地说,在将充电电路20与驱动电路26连接的配线设置有开关,切断电路24通过使该开关断开,从而切断充电电路20与驱动电路26的连接。

控制电路18构成为,将上述的驱动电路26、充电电路20、切断电路24及vcc控制电路22设置于1个芯片。充电电路20、切断电路24及vcc控制电路22是进行用于根据由升压电路14升压后的电压(例如600v)来生成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例如15v)的控制的电路。假如将该“进行用于生成vcc的控制的电路”与驱动电路26设置于不同基板,则需要2个基板,在所需要的基板面积增加的基础上,还需要用于基板间的电连接的配线。

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通过将进行用于生成vcc的控制的电路(充电电路20、切断电路24及vcc控制电路22)内置于形成有驱动电路26的芯片,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缩小基板安装面积,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另外,能够通过1个ic来控制进行用于生成vcc的控制的电路和驱动电路26,因此与通过不同的ic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系统管理变容易。例如,在vcc控制电路22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立即使驱动电路26停止等管理。

图2是表示vcc的控制时序的时序图。根据图2对vcc的控制时序进行说明。首先,在vcc启动时(驱动电路26启动时),充电电路20生成充电电流,从而vcc升高。图2所示的第1期间p1是充电电路20动作的期间。在第1期间p1中,切断电路24不动作,充电电路20与vcc控制电路22、驱动电路26连接。

如果充电电路20输出的vcc达到预先确定的值,则通过切断电路24切断充电电路20与驱动电路26的连接、及充电电路20与vcc控制电路22的连接。进而,开始第2期间p2。在第2期间p2中,通过vcc控制电路22和外部转换器43生成vcc。在第2期间p2中,首先,通过被输入了充电电路20的输出,从而fb检测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反馈电路)动作,开始输出由信号生成电路22c生成的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施加于在控制电路18的外部的外部转换器43设置的第2功率设备40的栅极。进而,将由外部转换器43生成的电压经由端子t2施加于驱动电路26。即,外部转换器43的输出是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

如上所述,将外部转换器43的输出输入至反馈电路(fb检测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22b)。在反馈电路中,对vcc是否适当进行判定,如果不适当,则向信号生成电路22c通知用于实现适当的vcc的脉冲周期。接收到该通知的信号生成电路22c对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变更。在图2中记载的是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变,但也能够改变脉冲宽度。第2功率设备40的源极电流在控制信号是高电平时流动。

如果从外部转换器43向驱动电路26稳定地供给vcc,则从驱动电路26向dc-dc转换器的高耐压功率设备(第1功率设备30)的栅极施加栅极驱动信号。假如,将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的电位设为600v,则为了将第1功率设备30的栅极电压vg设为比源极电压vs(600v)高15v左右,将栅极驱动信号设为615v左右。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的电位例如可在100~600v左右的范围取各种值。通过使第1功率设备30通断,从而能够驱动led电源部32,实现希望的发光状态。

至少在第1功率设备30反复通断的期间中,设置于驱动电路26的检测电路26a、26b对第1功率设备30的被控制部(led电源部32)的电流进行检测。进而,驱动电路26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以使得由检测电路26a、26b检测出的电流成为预先确定的值。

假如是混装有vcc控制电路22和驱动电路26的芯片仅有1个浮置端子的情况,则驱动电路的浮置电位对vcc控制电路的浮置电位造成影响,或者vcc控制电路的浮置电位对驱动电路的浮置电位造成影响。在该情况下,vcc控制电路的动作有可能不稳定。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电路18中,使与驱动电路26连接的第1浮置端子(端子t10)和与vcc控制电路22连接的第2浮置端子(端子t7)相绝缘。由此,vcc控制电路22的浮置电位不从驱动电路26的浮置电位受到影响。因此,能够使vcc控制电路22的动作稳定,稳定地供给vcc。

如图2所示,在驱动电路26启动(vcc建立)时,首先,充电电路20动作。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根据例如600v这样的高电压来生成vcc(例如15v),因此如果持续使用充电电路20,则充电电路20发热。因此,不能使充电电路20长期地动作。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电路18中,仅在驱动电路26启动(vcc建立)时使充电电路20动作,如果通过充电电路20得到了不足15v但接近15v的值的输出,则关闭充电电路20。充电电路20的输出给出vcc控制电路22开始动作的契机。在充电电路20关闭后,由vcc控制电路22和外部转换器43生成vcc,因此能够抑制控制电路18的发热。

并且,vcc控制电路22具有反馈电路(fb检测电路22a和pfm控制电路),vcc控制电路22对在其自身的作用下生成的vcc是否是预先确定的值进行监视。并且,在vcc偏离预先确定的值时,对控制信号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始终提供预先确定的vcc。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电路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控制电路18优选具有2个浮置端子,但也可以将浮置端子设为1个。在该情况下,具有反馈功能的vcc控制电路22有利于vcc的稳定供给。

另外,作为将vcc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电路而设置有:充电电路,其与外部电源连接,在驱动电路启动时生成充电电流;切断电路,如果充电电路的输出达到预先确定的值,则切断充电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连接;以及vcc控制电路,其接收充电电路的输出,输出用于将vcc供给至驱动电路的信号。但是,作为vcc电路,也可以采用充电电路20、vcc控制电路22及切断电路24以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18具有2个浮置端子有利于vcc的稳定供给。

接受第1功率设备30的控制的被控制部不限定于led电源部32。作为被控制部,能够广泛地采用dc-dc转换器(斩波器型)的结构或半桥驱动器等。此外,这些变形也能应用于下面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电路。

下面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电路与实施方式1的控制电路的共通点多,因此将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

图3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在控制电路18设置有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具有pfc驱动电路和pfc控制电路152。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与驱动电路26、端子t11、t12连接。端子t11、端子t12与升压电路14连接。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以能够对供给至驱动电路26的vcc进行监视的方式与驱动电路26连接。

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电路18的特征在于,在形成有控制电路18的芯片设置有对升压电路14进行控制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根据该特征,与将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0和控制电路18设置于不同的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基板面积的缩小。

实施方式3

图4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在控制电路18设置有系统切断电路200。系统切断电路200与端子t2连接,对由vcc控制电路22提供的vcc进行检测。系统切断电路200在vcc变得比预先确定的电压低时,关闭驱动电路26。在实施方式1中提到了通过将驱动电路26和vcc控制电路22混装于1个芯片,从而系统管理变容易,实施方式3是其一个例子。

实施方式4

图5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图。第1功率设备30’和第2功率设备40’是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的fet。宽带隙半导体是碳化硅、氮化镓类材料或金刚石。例如第1、第2功率设备30’、40’是以碳化硅作为材料的mosfet。通过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1、第2功率设备30’、40’,从而与通过si形成它们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损耗,且能够进行高温动作。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电路的特征,提高本发明的效果。

标号的说明

18控制电路,20充电电路,22vcc控制电路,24切断电路,26驱动电路,26a、26b检测电路,30第1功率设备,32led电源部,40第2功率设备,42电压变换部,43外部转换器,150功率因数改善电路,152pfc控制电路,200系统切断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