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9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主要由调节芯片U2,二极管整流器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正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顺次经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调节芯片U2的DRV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调节芯片U2的FB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P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调节芯片U2的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和调节芯片U2的IN管脚以及CS管脚相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分别与调节芯片U2的DRV管脚和VM管脚相连接的恒流驱动电路,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恒流驱动电路之间的微处理电路,以及串接在微处理电路与恒流驱动电路之间的脉冲调整电路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还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调节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其VC管脚则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调整电路由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三极管VT8,三极管VT9,负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正极与微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正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6,正极经电阻R28后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8,P极经电阻R27后与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可调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P极经电阻R21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5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正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P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1,一端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的电阻R20,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9组成;所述二极管D12的N极与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8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还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其漏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3的N极还与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由场效应管MOS1,三极管VT3,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调节芯片U的IN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可调电阻R7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8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正极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P极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调节芯片U2的C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还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栅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N极还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电路由三极管VT4,P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可调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经电阻R11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正极经电阻R10后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8,以及正极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正极与调节芯片U2的DRV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正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16,负极与可调电阻R16的调节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与调节芯片U2的VM管脚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以及P极经电阻R17后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10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1的正极分别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和调节芯片U2的DRV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6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共同形成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元自感知技术的巡航系统用脉冲调整型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芯片U为NCP1653集成芯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