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7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动机启动信号后,获取正余弦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和预设角度获取电动机的转子的预测角度;

将相同幅值的各预设方向的矢量电压脉冲依次发送至所述电动机,并接收所述电动机分别根据各矢量电压脉冲返回的相电流;

根据多个相电流确定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的静态角度;

计算所述预测角度和所述静态角度的角度差;

若所述角度差大于预设差值,则控制所述电动机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包括第一增量信号、第二增量信号、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所述预设角度包括预存电机磁极角和预存起始位置角,所述接收电动机启动信号后,获取正余弦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和预设角度获取电动机的转子的预测角度,包括:

判断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是否为第一次接收;

若是,则获取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所述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所述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预存电机磁极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

若否,则获取所述第一增量信号信号和所述第二增量信号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增量信号信号、所述第二增量信号信号和预存起始位置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所述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预存电机磁极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包括:

将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经过AD采集分别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

对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进行反正切计算,得到编码器角度;

计算所述编码器角度与所述预存电机磁极角之和,得到所述预测角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增量信号、所述第二增量信号和预存起始位置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包括:

将所述第一增量信号和所述第二增量信号分别处理为方波信号,将所述方波信号发送至QEP电路处理后得到脉冲数;

计算所述脉冲数与预设的单位脉冲对应角度的乘积;

计算所述乘积与所述预存起始位置角之和,得到所述预测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对360°进行六等分得到的六个角度的方向,所述根据多个相电流确定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的静态角度,包括:

获取各相电流的电流值并选取最大电流值;

按照各预设方向对应角度的大小顺序,对各预设方向的矢量电压脉冲对应的相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排序,并选取与所述最大电流值相邻的前电流值和后电流值;

若所述前电流值等于所述后电流值,则将所述最大电流值对应的矢量电压脉冲所在预设方向的角度作为所述静态角度;

若所述前电流值大于所述后电流值,则: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i>x</mi> <mo>-</mo> <mi>y</mi> </mrow> <mi>x</mi>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i>k</mi> <mo>)</mo> </mrow> <mo>+</mo> <mi>s</mi> <mo>;</mo> </mrow>

若所述前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后电流值,则: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i>y</mi> <mo>-</mo> <mi>x</mi> </mrow> <mi>y</mi> </mfrac> <mo>*</mo> <mi>k</mi> <mo>+</mo> <mi>s</mi> <mo>;</mo> </mrow>

其中,z为所述静态角度,x为所述前电流值,y为所述后电流值,k为预设系数,s为所述最大电流值对应的矢量电压脉冲所在预设方向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预测角度和所述静态角度的角度差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角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且不为零,则将所述静态角度作为所述正余弦编码器的初始角度,存储所述初始角度和所述角度差,并根据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正常运行;

若所述角度差为零,则将所述预测角度作为所述初始角度并存储,根据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正常运行。

6.一种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测角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电动机启动信号后,获取正余弦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和预设角度获取电动机的转子的预测角度;

相电流接收模块,用于将相同幅值的各预设方向的矢量电压脉冲依次发送至所述电动机,并接收所述电动机分别根据各矢量电压脉冲返回的相电流;

静态角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相电流确定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的静态角度;

角度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预测角度和所述静态角度的角度差;

故障预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角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停止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包括第一增量信号、第二增量信号、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所述预设角度包括预存电机磁极角和预存起始位置角,所述预测角度获取模块包括:

信号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是否为第一次接收;

第一信号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为第一次接收时,获取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所述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

第一角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所述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预存电机磁极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

第二信号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不为第一次接收时,获取所述第一增量信号和所述第二增量信号;

第二角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增量信号、所述第二增量信号和预存起始位置角获取所述预测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单圈绝对位置信号和第二单圈绝对位置信号经过AD采集分别得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对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进行反正切计算,得到编码器角度,计算所述编码器角度与所述预存电机磁极角之和,得到所述预测角度;

所述第二角度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增量信号和所述第二增量信号分别处理为方波信号,将所述方波信号发送至QEP电路处理后得到脉冲数,计算所述脉冲数与预设的单位脉冲对应角度的乘积,计算所述乘积与所述预存起始位置角之和,得到所述预测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对360°进行六等分得到的六个角度的方向,所述静态角度获取模块包括:

最大电流值选取单元,用于获取各相电流的电流值并选取最大电流值;

相邻电流值选取单元,用于按照各预设方向对应角度的大小顺序,对各预设方向的矢量电压脉冲对应的相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排序,并选取与所述最大电流值相邻的前电流值和后电流值;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在所述前电流值等于所述后电流值时,将所述最大电流值对应的矢量电压脉冲所在预设方向的角度作为所述静态角度;

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在所述前电流值大于所述后电流值时,根据: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i>x</mi> <mo>-</mo> <mi>y</mi> </mrow> <mi>x</mi>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i>k</mi> <mo>)</mo> </mrow> <mo>+</mo> <mi>s</mi> <mo>;</mo> </mrow>

确定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的静态角度;

第三分析单元,用于在所述前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后电流值时,根据: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i>y</mi> <mo>-</mo> <mi>x</mi> </mrow> <mi>y</mi> </mfrac> <mo>*</mo> <mi>k</mi> <mo>+</mo> <mi>s</mi> <mo>;</mo> </mrow>

确定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的静态角度;

其中,z为所述静态角度,x为所述前电流值,y为所述后电流值,k为预设系数,s为所述最大电流值对应的矢量电压脉冲所在预设方向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正余弦编码器故障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校正模块,用于在所述角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且不为零时,将所述静态角度作为所述正余弦编码器的初始角度,存储所述初始角度和所述角度差,并根据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正常运行;

正常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角度差为零时,将所述预测角度作为所述初始角度并存储,根据所述电动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正常运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