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822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具体涉及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因此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以其安全、清洁的特点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应用,光伏或者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通常含有多个发电单元,每一个发电单元的输出电压一般均在5oV以内,均需要一个具备高升压能力的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因而如采用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变换器,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变换器数量多,成本高等问题。目前,针对光伏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较多的解决方案均放在实现高升压这一目标上,对于变换器数量多的问题研究还较少。而目前文献中所提多输入DC/DC变换器通常均有传统基本DC-DC变换器拓扑组合变换而来,因而多不具备高升压能力,难以在光伏、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多输入DC/DC变换器升压能力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升压能力的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

m个输入端,m个功率开关S1、S2...Sm,m个电感L1、L2...Lm,1个输出滤波电容Co,m个输出二极管D1、D2、D3...Dm,n个增益单元;

m个输入端中:

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在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1的负极之间接第一功率开关S1,第一功率开关S1源极接输入电源1的负极,第一功率开关S1漏极与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相连;

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2的正极,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在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和输入电源2的负极之间接第二功率开关S2,第二功率开关S2源极接输入电源2的负极,第二功率开关S2漏极与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相连;

以此类推到第m相,第m电感Lm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m的正极,第m电感Lm的输出端接电容C1m的一端,在第m电感Lm和电容C1m的结点和变换器的负极之间接第m功率开关Sm,第m功率开关Sm源极接输入电源m的负极,第m功率开关Sm漏极与第m电感Lm和电容C1m的结点相连;

n个增益单元中:

增益单元1由m个电容C11、C12...C1m,m个二极管D11、D12...D1m构成,其内部结构中二极管D11的阴极连电容C1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连电容C12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3的另一端,以此类推,二极管D1(m-1)的阴极连电容C1(m-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m的另一端,二极管D1m的阴极连电容C1m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1的另一端。增益单元1的端口电容C11的一端接第一电感L1输出端,电容C12的一端接第二电感L2输出端,以此类推,电容C1m的一端接第m电感Lm输出端;

增益单元2由m个电容C21、C22...C2m,m个二极管D21、D22...D2m构成,其内部结构中二极管D21的阴极连电容C2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二极管D22的阴极连电容C22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以此类推,二极管D2(m-1)的阴极连电容C2(m-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m的另一端,二极管D2m的阴极连电容C2m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1的另一端,增益单元2的端口电容C21的一端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一端接电容C12的另一端,以此类推,电容C2m的一端接电容C1m的另一端;

以此类推到增益单元n,增益单元n由m个电容Cn1、Cn2...Cnm,m个二极管Dn1、Dn2...Dnm构成,其内部结构中二极管Dn1的阴极连电容Cn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n2的另一端,二极管Dn2的阴极连电容Cn2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n3的另一端,以此类推,二极管Dn(m-1)的阴极连电容Cn(m-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nm的另一端,二极管Dnm的阴极连电容Cnm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n1的另一端,增益单元n的端口电容Cn1的一端接电容C(n-1)1的另一端,电容Cn2的一端接电容C(n-1)2的另一端,以此类推,电容Cnm的一端接电容C(n-1)m的另一端;

最后,分别在电容Cn1、Cn2...Cnm的另一端各自引出二极管D1、D2...Dm的阳极,二极管D1、D2...Dm的阴极与电容Co和负载Ro的一端相连,电容Co和负载Ro的另一端与所有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

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控制方式为:相邻功率开关之间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邻两相之间开关驱动相位相差180°。

本发明一种多输入高升压DC/DC变换器,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多输入多升压单元实现变换器高升压输出,根据需求每增加一增益单元,可提高原基础上1倍基础增益。且该变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存在耦合电感,不存在变压器,开关和二极管电压应力也大大降低,该变换器输入端口数和增益单元均可调,应用范围广泛,更适用于大型高升压场合。

2:该变换器根据不用的应用场合,可以调整输入端口数,且每一路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均可控,能够实现自动均流,与传统接入多个变换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电路复杂度,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3:该变换器增益单元数可调,能适应更大的大电流输入场合,相较于传统变换器存在不均流,每相电流大小不可控,必须增加多个传感器和控制策略等问题,该变换器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均可控,在开关占空比相同时,每相电流都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总图。

图2是多输入升压型变换器4相2单位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实例1:如图2所示,一种4相2单元高升压变换器,它包含4个输入电源,2个增益单元,4个功率开关S1、S2、S3、S4,4个电感L1、L2、L3、L4,8个电容Co、C11、C12、C13、C14、C21、C22、C23、C24其中,12个二极管D1、D2、D3、D4、D11、D12、D13、D14、D21、D22、D23、D24;其中:

4个输入端口中,

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1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1的一端,在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和输入电源1的负极之间接第一功率开关S1,第一功率开关S1源极接输入电源1的负极,第一功率开关S1漏极与第一电感L1和电容C11的结点相连。

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2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2的一端,在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和输入电源2的负极之间接第二功率开关S2,第二功率开关S2源极接输入电源2的负极,第二功率开关S2漏极与第二电感L2和电容C12的结点相连。

第三电感L3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3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3的一端,在第三电感L3和电容C13的结点和输入电源3的负极之间接第三功率开关S3,第三功率开关S3源极接输入电源3的负极,第三功率开关S3漏极与第三电感L3和电容C13的结点相连。

第四电感L4的输入端接输入电源4的正极,输出端接电容C14的一端,在第四电感L4和电容C14的结点和输入电源4的负极之间接第四功率开关S4,第四功率开关S4源极接输入电源4的负极,第四功率开关S4漏极与第四电感L4和电容C14的结点相连。

2增益单元中,

增益单元1由4个电容C11、C12、C13、C14,4个二极管D11、D12、D13、D14构成,其内部结构中二极管D11的阴极连电容C1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连电容C12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3的另一端,二极管D13的阴极连电容C13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4的另一端,二极管D14的阴极连电容C14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11的另一端。增益单元1的端口电容C11的一端接第一电感L1输出端,电容C12的一端接第二电感L2输出端,电容C13的一端接第二电感L3输出端,电容C14的一端接第四电感L4输出端。

增益单元2由4个电容C21、C22、C23、C24,4个二极管D21、D22、D23、D24构成,其内部结构中二极管D21的阴极连电容C21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二极管D22的阴极连电容C22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二极管D23的阴极连电容C23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4的另一端,二极管D24的阴极连电容C24的一端,阳极连电容C21的另一端。增益单元2的端口电容C21的一端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一端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23的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24的一端接电容C14的另一端。

最后分别在电容C21、C22、C23、C24的另一端各自引出二极管D1、D2、D3、D4的阳极,二极管D1、D2、D3、D4的阴极与电容Co和负载Ro的一端相连,电容Co和负载Ro的另一端与所有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

其控制方式为相邻功率开关之间采用交错控制策略;即每相邻两相之间开关驱动相位相差180°。根据功率开关状态的不同,可以将电路分为3种工作状态:

(1)功率开关均导通,此时输入电源1、输入电源2、输入电源3、输入电源4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功率开关S2、功率开关S3、功率开关S4分别向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充电;所有二极管均关断。

(2)控制器控制第一功率开关S1、第三功率开关S3关断,第二功率开关S2和第四功率开关S4导通,此时输入电源1通过电感L1、二极管D11给电容C12充电,给电容C11放电,通过二极管D21向电容C22充电;给电容C21放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1向负载Ro供电。输入电源3通过电感L3、二极管D13给电容C14充电,给电容C13放电,通过二极管D23向电容C24充电;给电容C23放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3向负载Ro供电。此时第二功率开关S2和第四功率开关S4均导通,输入电源2和输入电源4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2、S4向电感L2、L4充电;二极管D2、D4、D12、D14、D22、D24均关断。

(3)控制器控制第二功率开关S2、第四功率开关S4关断,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导通,此时输入电源2通过电感L2、二极管D12给电容C13充电,给电容C12放电,通过二极管D22向电容C23充电;给电容C22放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2向负载Ro供电。输入电源4通过电感L4、二极管D14给电容C11充电,给电容C14放电,通过二极管D24向电容C21充电;给电容C24放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4向负载Ro供电。此时第一功率开关S1和第三功率开关S3均导通,输入电源1和输入电源3分别通过功率开关S1、S3向电感L1、L3充电;二极管D1、D3、D11、D13、D21、D23均关断。

通过上述三种工作状态可知,实现了4路电源同时供电,可以有效降低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供电时所需的升压变换器数量。且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率密度高等优点。本发明的实施实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