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38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线路配套设施,具体地说是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超高压输电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为了限制子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子导线上设置间隔棒,而当前电网规模发展迅速,大风等恶劣天气频发,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其中,塑料布经大风刮到导线上呈高发趋势,给电网造成极大的隐患。现有清理塑料布的方法为将塑料布在导线上反复拖动,直至塑料布掉落,但是由于导线上隔段存在间隔棒,现有间隔棒棱角分明,容易使塑料布缠绕在间隔棒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塑料布缠绕的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包括半球形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相对闭合形成空心球,第一壳体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通孔,第二壳体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连接装置。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均为中空的筒形,第一连接筒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内壁连接,第一连接筒的另一端设置环形的第一连接台,第二连接筒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内壁连接,第二连接筒的另一端设置环形的第二连接台,第一连接台与第二连接台能够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由凸台和凹槽构成,凸台为环形,凸台安装在第一壳体端面上,凹槽为环形,凹槽开设在第二壳体端面上,凸台与凹槽能够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台内壁上开设数个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限位球,第二连接台的外壁上开设数个限位槽,限位槽的数量与固定槽数量相同且位置相互对应,限位槽为半球形,限位槽与限位球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间隔棒包裹,在间隔棒外部形成球形,减少塑料布的停留机会,降低塑料布在间隔棒位置被刮住的阻力,防止塑料布缠绕在间隔棒上,方便对塑料布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图2的Ⅰ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 2第二壳体 3第一通孔 4第二通孔 5第一连接筒 6第二连接筒 7凸台 8凹槽 9第一连接台 10第二连接台 11固定槽 12弹簧 13限位球 1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间隔棒防塑料布缠绕环球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半球形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能够相对闭合形成空心球,第一壳体1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通孔3,第二壳体2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通孔4,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位置相对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置连接装置。间隔棒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闭合形成的空心球内,各个导线能够通过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穿出,这种结构能够将间隔棒包裹,在间隔棒外部形成球形,减少塑料布的停留机会,降低塑料布在间隔棒位置被刮住的阻力,防止塑料布缠绕在间隔棒上,方便对塑料布进行清理。

所述的连接装置有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均为中空的筒形,第一连接筒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内壁连接,第一连接筒5的另一端设置环形的第一连接台9,第二连接筒6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内壁连接,第二连接筒6的另一端设置环形的第二连接台10,第一连接台9与第二连接台10能够配合连接。这种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扣合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与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连接装置由凸台7和凹槽5构成,凸台7为环形,凸台7安装在第一壳体1端面上,凹槽5为环形,凹槽5开设在第二壳体2端面上,凸台7与凹槽5能够配合连接。这种结构通过凸台7和凹槽5插接配合,方便安装和拆卸。

所述的第一连接台9内壁上开设数个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固定连接弹簧12的一端,弹簧12的另一端连接限位球13,第二连接台10的外壁上开设数个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数量与固定槽11数量相同且位置相互对应,限位槽14为半球形,限位槽14与限位球13相配合。这种结构能够通过限位球13和限位槽14的配合连接,使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固定紧密,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